梵语s/u^nyata^,巴利语sun~n~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异名。依唯识家之说,真如为远离我、法二执之实体,故修空观而离我法二执之处,真如实体即跃然而现,亦即依空而显明实性,非谓真如之体为空。又梵语之 s/u^nyata^,除译为空性外,经论中亦译作无、空门(三解脱门之一)等。[大日经住心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卷七末]
又作一道无为心。乃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八。谓于真如实相之上,无相亦无境,故知自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中间,实不可得。[十住心论卷八](参阅“一道无为心”74)
龙树造。为“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观因缘门第一所引用。本论论述诸法无自性,倡性空中道之思想。其主旨与论证方法,大体与中论相近。全书计有七十三首偈颂。第一颂总论,为根本命题部分,即宗要。自第二颂至第七十一颂,详述第一颂内容,为本论之中心。其中,第二颂至第六十六颂,由世俗之观点,叙述存在之生灭变化;而自六十七颂至七十一颂,即由胜义谛之立场,叙述不变化之境界。后二颂乃“劝信得益”分,为本书之结论。故书名“七十”即指第二颂至七十一颂。本论仅有藏译本,缺梵本、汉译本。[龙树七十空性论之研究(杨白衣,佛光学报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