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s/u^nyata^,巴利語sun~n~ata^。音譯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乃真如之異名。依唯識家之說,真如爲遠離我、法二執之實體,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真如實體即躍然而現,亦即依空而顯明實性,非謂真如之體爲空。又梵語之 s/u^nyata^,除譯爲空性外,經論中亦譯作無、空門(叁解脫門之一)等。[大日經住心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七末]
又作一道無爲心。乃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八。謂于真如實相之上,無相亦無境,故知自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中間,實不可得。[十住心論卷八](參閱“一道無爲心”74)
龍樹造。爲“十二門論”(鸠摩羅什譯)觀因緣門第一所引用。本論論述諸法無自性,倡性空中道之思想。其主旨與論證方法,大體與中論相近。全書計有七十叁首偈頌。第一頌總論,爲根本命題部分,即宗要。自第二頌至第七十一頌,詳述第一頌內容,爲本論之中心。其中,第二頌至第六十六頌,由世俗之觀點,敘述存在之生滅變化;而自六十七頌至七十一頌,即由勝義谛之立場,敘述不變化之境界。後二頌乃“勸信得益”分,爲本書之結論。故書名“七十”即指第二頌至七十一頌。本論僅有藏譯本,缺梵本、漢譯本。[龍樹七十空性論之研究(楊白衣,佛光學報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