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3本字典中找到 154 条与“精进”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佛学大词典 【1】精进

  梵语vi^rya,巴利语viriya。音译作毗梨耶、毗离耶。又作精勤、勤精进、进、勤。谓勇猛勤策进修诸善法;亦即依佛教教义,于修善断恶、去染转净之修行过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进。盖精进为修道之根本,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善地法之一,唯识宗则以为十一善心所之一。又精进为三十七道品中之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之一。另精进亦为六波罗蜜、十波罗蜜之一。

  关于精进与精进波罗蜜之别,诸经论中说法不一,据优婆塞戒经卷七毗梨耶波罗蜜品、大智度论卷十六等所举,精进乃指世间及三十七道品中之精进;精进波罗蜜则指菩萨为证佛道之精进。

  就精进之种类而论,诸经论中亦有多说,玆列举如下:(一)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六种精进,即:增减、增上、舍障、入真、转依、大利。同论另将三乘之精进配以上、中、下三品,即:声闻之精进为下品,缘觉之精进为中品,菩萨之精进则属上品;又以声闻、缘觉二乘小利之精进为下觉,菩萨大利之精进为上觉。(二)据大智度论卷十六将菩萨之精进分为身精进与心精进二种:精进虽为心数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称身精进,如行布施、持戒是为身精进,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为心精进;勤修外事为身精进,内自专精为心精进;粗之精进为身精进,细之精进为心精进;为福德之精进为身精进,为智慧之精进为心精进等。(三)据大方广十轮经卷八精进相品举出世间、出世间二种精进。世间精进乃勤修布施、持戒等诸有漏业;出世间精进则勤修灭一切烦恼、惑障等诸无漏业。此外,成唯识论卷九举出被甲(被甲则勇)、摄善(修行善法)、利乐(利益众生)等三种精进。梁译摄大乘论卷中举出勤勇、加行、不下难坏无足等三种精进。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弘誓、发行、无下、不动、无厌等五种精进。旧华严经卷二十四举出不转、不舍、不染、不坏、不厌倦、广大、无边、猛利、无等等、救一切众生等十种精进。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精进品亦举出自性、一切、难行、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此世他世乐、清净等九种精进。

  次就精进之功德利益而论,大乘庄严经论卷八举出七种,即:(一)得现法乐住,(二)  得世间法,(三)得出世间法,(四)得资财,(五)得动静,(六)得解脱,(七)得菩提。又菩萨地持经卷二力品,亦举出四种精进之功德力。

  又一般慎身心、断酒肉之精进,称为精进洁斋。[杂阿含经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六度集经卷六、法华经序品、大宝积经卷四十五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维摩经卷上、持世经卷三、卷四、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七、诸法集要经卷八精进品、大毗婆沙论卷八十、卷一四二、瑜伽师地论卷七十八]

佛学大词典 【2】精进

  弓有强劲捷疾之推进力量,故经典中常以之比喻精进。同类用语有“智慧箭”、“慧剑”等,即以箭之锐利可摧斩余物比喻智慧可斩断烦恼。大智度论卷十(大二五·一三三上):“忍铠心坚固,精进弓力强,智慧利劲箭,破憍慢诸贼。”

佛学大词典 【3】二种精进

  即身精进与心精进。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恶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大智度论卷八十]  

佛学大词典 【4】精进佛七

  专以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为主,为期七天之修持法会。修净土宗者,常集众限期念佛,或一七日,或多七日,以收克期取证之效,是为佛七;于精进佛七期中,以专一念佛,俾得一心不乱为宗旨。佛七期中之日课,如每日几枝香,或换班昼夜不断等种种规定,须视时地环境而定。民国二十九年(1940),我国净土宗高僧印光大师于灵岩山寺示寂,该寺遂于示寂日正式起精进佛七,以资纪念。

  民国六十一年农历二月,煮云法师曾于台东清觉寺举办精进佛七。此后师每月举办一次,每次于初一开七。民国六十三年七月,更举办大专精进佛七,其后每年寒暑假皆举行,以引导大专学生深入佛法之实际修持。于佛七中,规定每日九枝香,礼佛一千拜,并持守八关斋戒、禁语,且禁止与外界联络。自精进佛七举办以来,台湾较具规模之道场,纷纷举办,并礼请煮云法师为主七和尚。此外,凤山佛教莲社更于近年举办暑期儿童精进佛七。[灵岩念诵仪规]

佛学大词典 【5】莲华精进

  唐代僧。龟兹国(新疆库车)人。又称勿提提犀鱼。住于屈支城西门外之莲华寺,除西域诸国之语言外,兼通梵、汉语言。唐贞元(785~804)初年,长安章敬寺悟空从印度归来,途经此地而留止年余,请师翻译其所带回之梵文十力经,贞元六年,悟空返长安,将该经与佛牙等奉献朝廷。其余事迹不详。[宋高僧传卷三、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

佛学大词典 【6】三种精进

  (一)成唯识论卷九所立之三种精进。即:(一)被甲精进,发勇猛、自利利他之大誓愿,期无数大劫而c  退屈之念,誓成大事,恰如被甲临敌之大威势。(二)摄善精进,摄诸善法精进修行。(三)利乐精进,利乐一切众生,心不疲倦。

  (二)菩萨善戒经卷五所立之三种精进。即:(一)庄严精进,菩萨发心精勤修习一切梵行,庄严道果。复为化诸众生,于三界中示现受生,乃至为慈悲故,入地狱中,代受其苦,心不休息。(二)摄善法精进,菩萨既修六度梵行,不为烦恼、恶业、邪见之所倾动,摄持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心不放逸。(三)利益众生精进,菩萨于一切时,修习圣道,利益一切众生,以种种法而化导之,咸使断灭恶因,成就善果,虽历尘劫,心不疲倦。[无性摄论卷七](参阅“精进”5883)

佛学大词典 【7】五种精进

  精进,即勇猛修善断恶之心理及行为。据成唯识论卷六举出五种精进,即:(一)被甲精进,谓于最初发勇猛强烈之誓愿心,如先着盔甲而后见贼,不怖种种难行,修诸胜行。(二)加行精进,谓生起坚固勇悍之方便,以策励其心,决定勇行。(三)  无下精进,谓不自轻蔑,亦不畏惧,能更生勇励而无怯下之心。(四)无根精进,谓能忍受酷寒炎热等苦。(五)无足精进,谓于下劣之善无厌足,欣求最上之胜功德。[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阿毗达磨集论卷一、显扬圣教论卷一](参阅“精进”5883)

佛学大词典 【8】精进菩萨

  大精进,梵名S/auraya  ,音译输罗野。又称勇猛菩萨。贤劫十六尊之一。为密教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降三世羯磨会等各外院方坛南方四尊中第二位之菩萨。密号不退金刚,种子为晵(s/u)或朜(vi),晵有本性寂静之义,即涅槃寂静之貌,朜有如来言说精进坚固之义。三昧耶形为独钴戟或一钴杖,表示勇猛精进,犹如独钴戟之能贯彻。其真言为:唵(om!)秫罗野(s/u^ra^ya  ,勇猛)尾(vi,种子)娑缚贺(sva^ha^)。其形像,身呈肉色,左手作拳,置于腰际,右手执独钴戟,趺坐莲华座上。[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九广大解脱曼拏罗品、金

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下]

佛学大词典 【9】二种精进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三昧,以三七日(即二十一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皆当精进,故有二种心。据法华忏仪载,二种精进心即:(一)事中修一心精进,指行人于道场,三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妙,俨然在目,心不异缘,乃至忏悔行道,诵经坐禅,悉皆一心,令与行法相应,无有懈怠,此称事中修一心精进。  (二)理中修一心精进,指行人初入道场,乃至三七日满,于其中间所作行仪,常当照了,一心寂静。如礼佛时,即知能礼与所礼,本性空寂;虽为空寂,而自然感应道交,不可思议。盖由理体平等,生佛不二,虽无能礼之人,而有我身礼诸佛前,虽无所礼之佛,而有诸佛随心显现,如是念念,无有懈怠,此称理中修一心精进。  

佛学大词典 【10】精进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精勤无怠,故有下列十种利益:(一)他不折伏,指不为一切邪论妄计所折伏。(二)得佛所摄,指为诸佛所摄受而不舍弃。(三)为非人所护,非人,指鬼神之类。谓于一切时处,为鬼神之类所卫护。(四)闻法不忘,指于所闻之法,常能忆持而不忘失。(五)未闻能闻,谓修菩萨行者乐法之心无有厌足,往昔所未闻者,今皆得闻。(六)增长辩才,指精通于诸法义,辩才增长,随问随答而无疑碍。(七)得三昧性,三昧,即正定。指身心寂静,定性现前,不为世相所变迁。(八)少病少恼,指善能调适身心,常得轻安而少病少恼。(九)得食能消,指于饮食方面,食已即消,而无停滞之患。(十)如优钵罗花,指虽处于生死之境,然不为烦恼所染着,犹如优钵罗花(青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使见者生仰慕之心。

佛学大词典 【11】精进波罗蜜菩萨

  精进波罗蜜,梵名A^ryavi^rya  -pa^ramita^  ,音译阿利也微利也波罗蜜多。十波罗蜜菩萨之一。位于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上列左方第三位。密号惠护金刚。种子为骺(vi^),三昧耶形为戟,形像为身呈肉色,着羯磨衣,左手持独股戟,右手屈无名指、小指,竖余指作刀印,坐于赤莲花上。真言为“唵  尾哩野  迦里  吽  尾哩裔裔尾哩裔  娑缚贺”。此尊于大日经、大日经疏及阿阇梨所传曼荼罗中皆不传,乃出于玄法寺仪轨卷下、青龙寺仪轨卷中。据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载,结精进波罗蜜菩萨之印,诵真言三遍,即灭无量劫懈怠懒惰之业种,获三种精进(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利乐有情精进);精进波罗蜜圆满则身心安乐,离诸疾病苦恼,所愿皆成办。[胎藏界大法对受记卷三、胎藏界七集卷中、诸说不同记卷六]

佛学大词典中的【11】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