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5本字典中找到 12 條與「行蘊」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行蘊

  梵語sam!ska^ra-skandha,巴利語san%kha^ra-khandha。行,遷流、變化、造作之意;蘊,聚集、類別之意。佛教將一切有爲法分類爲五種,稱爲“五蘊”,行蘊即其中之第四類,乃指具有造作、遷流性質之諸法所類聚者。俱舍宗將一切有爲、無爲之諸法概分爲七十五法,其中,有四十四種心所與十四種不相應法等,共計五十八法,總稱爲行蘊。此系于全部五蘊中,除去色、受、想、識等四蘊之外,將其余一切諸行皆統攝于行蘊。然若依准“一切有爲法皆爲造作遷流者”之義而言,則不獨行蘊,即連其余色、受等四蘊亦皆可稱爲行蘊。惟俱舍宗極力反對此說,如普光之俱舍論記卷一即謂,色、受、想、識等四蘊雖亦屬造作遷流者,然因涵攝行之性質較少之故,故宜各別稱名,而行蘊涵攝行之性質較多之故,故得以稱爲行。

  行蘊之解釋及其涵攝之範圍,除上記之外,另有異說,如經部與大乘佛教即以六思身爲行蘊。所謂六思身,即與六識相應之“思”,如眼觸所生之思、耳觸所生之思,乃至鼻、舌、身、意等諸觸所生之思。此一界說,範圍極爲寬廣。[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一、大毗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俱舍論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五蘊”1212)

佛学大词典中的【1】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