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667)唐代律僧。又稱南山律師、南山大師。爲南山律宗之祖。浙江吳興人,一說江蘇潤州丹徒人,俗姓錢。字法遍。十六歲出家,先後隨日嚴寺慧頵、大禅定寺智首學律。後住于終南山仿掌谷(長安之南),營建白泉寺,研究弘宣四分律,其宗派稱南山律宗。曾至各地講說律學,亦參與玄奘之譯場。嚴守戒品,深好禅那。曆住崇義寺、豐德寺、淨業寺。顯慶叁年(658),奉敕任長安西明寺上座。未久,撰釋門章服儀、釋門歸敬儀等。龍朔二年(662),高宗敕令僧尼須禮拜君親,師與玄奘等上書力爭,此事乃止。幹封二年二月,于淨業寺創立戒壇,諸方前來求戒者二十余人,爲後世建築戒壇之法式。于是年十月入寂,世壽七十二,法臘五十二。谥號“澄照”。
生平獎掖後進,不遺余力,德行淳厚,缁素共仰。所著之四分律刪繁補阙行事鈔十二卷、羯磨疏叁卷、戒本疏六卷、拾毗尼義鈔六卷、比丘尼義鈔六卷,稱爲律學五大部。其中行事鈔爲研究四分律所不可或缺之書。另撰有大唐內典錄十卷,系一部整理經典之目錄書。又針對道教之說,編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廣弘明集叁十卷等,以宣揚佛教。此外尚著有續高僧傳十卷、釋氏略譜、釋迦方志、叁寶感通錄等諸書,皆爲後世治學者之指南。[宋高僧傳卷十四、佛祖曆代通載卷十五、大唐內典錄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