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37 条与“那伽”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佛学大词典 【1】那伽

  梵语na^ga  之音译。(一)意译龙、象、无罪、不来。称佛或阿罗汉为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那伽有三义:(一)龙,(二)象,(三)不来。孔雀经称佛为那伽,由佛不更来生死之故。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八一中):“摩诃言大,那名无,伽名罪。阿罗汉诸烦恼断,以是故名大无罪。”又佛之禅定,称为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论卷十三(大二九·七二上):“有余部说,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无无记心,故契经说:“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卧在定。””准此,那伽,亦谓“常在定”之义。(参阅“龙象”6392)

  (二)即弥勒成道时之菩提树。又作龙华树、龙华菩提树。(参阅“龙华树”6391)

  (三)印度自古以来之种族。非雅利安人种,散住于现今东北印度阿萨密(Assam)地方,以及缅甸西北部等地,崇拜龙蛇。龙城(梵Na^gapura  )之名,今仍存于各地。  

佛学大词典 【2】那伽

  即指西方。又作缚噜拏(梵Varun!a  ,意译水天)方、龙方。那伽(梵na^ga  ),意译龙。于密教中,有所谓守护佛法之“护世八方天”,即于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方等八方,各有一守护天神,其中西方之守护天神,系水天龙王,故西方又称那伽方。(参阅“水天”1484)

佛学大词典 【3】那伽犀那

  梵名Na^gasena  。(一)又作罗迦纳、纳阿噶塞纳。十六罗汉之第十二。传与其眷属千二百阿罗汉共住于半度波山,护持正法,饶益有情。唐代禅月大师贯休画其像为坐于巉岩之上,着通肩法衣,以拳拄颔,开口露舌,风貌甚奇。苏东坡赞曰:“以恶辘物,如火自爇;以信入佛,如水自湿。垂肩捧手,为谁虔敬?大师无德,水火无功。”又西藏所传则以其为十八罗汉之第十四。[阿罗汉具德经、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罗汉图赞集、佛像图汇卷三]



  (二)又作那先。意译龙军。印度论师名。(参阅“那先”3022)

佛学大词典 【4】那伽阏剌树那

  梵名Na^ga^rjuna  。即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之创始者龙猛菩萨,亦为密教付法之第三祖。又称那伽阿顺那、那伽阏剌树那菩提萨埵。玄奘之前,多译为“龙树”,亦有译为“龙胜”者,今人则多用“龙树”一名,然于密教典籍,多依用唐代所译之“龙猛”。据鸠摩罗什所译之龙树菩萨传载,因其生于树下,故命名为“阿周陀那”;阿周陀那为树名,以龙成其道,乃以龙配字,故号龙树。[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卷上、大唐西域记卷八](参阅“龙树”6393)

佛学大词典 【5】诃多伐那伽罗寺志

巴利名Hatthavanagallaviha^ravam!sa  。凡十一章。作者不详。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三藏外之著作,书成于锡兰波洛罗摩婆诃二世(巴Parakkamaba^hu  Ⅱ,  1236~1270  在位)时期。其内容主要叙述阿多那迦罗(巴Attanagalla  )地区诃多伐那伽罗寺之历史,一至八章载室利僧伽菩提国王(巴Siri  San%ghabodhi,  251~253  在位)之事迹,九至十一章则描述该寺各种建筑物之艺术造型等。

佛学大词典中的【5】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