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37 條與「那伽」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那伽

  梵語na^ga  之音譯。(一)意譯龍、象、無罪、不來。稱佛或阿羅漢爲摩诃那伽,喻其有大力用。據玄應音義卷二十叁載,那伽有叁義:(一)龍,(二)象,(叁)不來。孔雀經稱佛爲那伽,由佛不更來生死之故。大智度論卷叁(大二五·八一中):“摩诃言大,那名無,伽名罪。阿羅漢諸煩惱斷,以是故名大無罪。”又佛之禅定,稱爲那伽定,或那伽大定。俱舍論卷十叁(大二九·七二上):“有余部說,諸佛世尊常在定故。心唯是善,無無記心,故契經說:“那伽行在定,那伽住在定,那伽坐在定,那伽臥在定。””准此,那伽,亦謂“常在定”之義。(參閱“龍象”6392)

  (二)即彌勒成道時之菩提樹。又作龍華樹、龍華菩提樹。(參閱“龍華樹”6391)

  (叁)印度自古以來之種族。非雅利安人種,散住于現今東北印度阿薩密(Assam)地方,以及緬甸西北部等地,崇拜龍蛇。龍城(梵Na^gapura  )之名,今仍存于各地。  

佛學大詞典 【2】那伽

  即指西方。又作縛噜拏(梵Varun!a  ,意譯水天)方、龍方。那伽(梵na^ga  ),意譯龍。于密教中,有所謂守護佛法之“護世八方天”,即于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方等八方,各有一守護天神,其中西方之守護天神,系水天龍王,故西方又稱那伽方。(參閱“水天”1484)

佛學大詞典 【3】那伽犀那

  梵名Na^gasena  。(一)又作羅迦納、納阿噶塞納。十六羅漢之第十二。傳與其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共住于半度波山,護持正法,饒益有情。唐代禅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爲坐于巉岩之上,著通肩法衣,以拳拄颔,開口露舌,風貌甚奇。蘇東坡贊曰:“以惡辘物,如火自爇;以信入佛,如水自濕。垂肩捧手,爲誰虔敬?大師無德,水火無功。”又西藏所傳則以其爲十八羅漢之第十四。[阿羅漢具德經、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贊集、佛像圖彙卷叁]



  (二)又作那先。意譯龍軍。印度論師名。(參閱“那先”3022)

佛學大詞典 【4】那伽阏剌樹那

  梵名Na^ga^rjuna  。即古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創始者龍猛菩薩,亦爲密教付法之第叁祖。又稱那伽阿順那、那伽阏剌樹那菩提薩埵。玄奘之前,多譯爲“龍樹”,亦有譯爲“龍勝”者,今人則多用“龍樹”一名,然于密教典籍,多依用唐代所譯之“龍猛”。據鸠摩羅什所譯之龍樹菩薩傳載,因其生于樹下,故命名爲“阿周陀那”;阿周陀那爲樹名,以龍成其道,乃以龍配字,故號龍樹。[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大唐西域記卷八](參閱“龍樹”6393)

佛學大詞典 【5】诃多伐那伽羅寺志

巴利名Hatthavanagallaviha^ravam!sa  。凡十一章。作者不詳。爲南傳上座部佛教叁藏外之著作,書成于錫蘭波洛羅摩婆诃二世(巴Parakkamaba^hu  Ⅱ,  1236~1270  在位)時期。其內容主要敘述阿多那迦羅(巴Attanagalla  )地區诃多伐那伽羅寺之曆史,一至八章載室利僧伽菩提國王(巴Siri  San%ghabodhi,  251~253  在位)之事迹,九至十一章則描述該寺各種建築物之藝術造型等。

佛学大词典中的【5】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