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31 條與「阿修羅」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佛學大詞典 【1】阿修羅

  梵名Asura  。略稱修羅。爲六道之一,八部衆之一,十界之一。又作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羅、阿素洛、阿須倫、阿須輪。意譯爲非天、非同類、不端正。舊譯不酒、不飲酒,或系誤譯。阿修羅爲印度最古諸神之一,系屬于戰鬥一類之鬼神,經常被視爲惡神,而與帝釋天(因陀羅神)爭鬥不休,以致出現了修羅場、修羅戰等名詞。

  據增一阿含經卷叁阿須倫品載,其身形廣長八萬四千由旬,口縱廣千由旬。另于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大樓炭經卷二阿須倫品、起世因本經卷五等,均詳載其住處與事迹。有關阿修羅之業因,諸經多舉出嗔、慢、疑等叁種生因,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則列舉十種阿修羅之生因:(一)身行微惡,(二)口行微惡,(叁)意行微惡,(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諸善根。此外,阿修羅所持有之琴,特稱爲阿修羅琴。阿修羅欲聽聞何種曲調,則曲音自然彈出。此亦阿修羅所具有之褔德。

  阿修羅之形像有多種說法,或謂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六足,身形爲須彌山之四倍;或謂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叁頭六手;或謂叁面青黑色,忿怒裸形相,六臂。

[長阿含經卷十、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十、卷十一、卷叁十、佛地經論卷六、觀音經義疏記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二、慧苑音義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二]

佛學大詞典 【2】阿修羅

  略稱修羅道。爲六道之一。多由嗔、慢、疑等叁因而受生,乃常懷嗔心而好戰鬥之大力神之生所。此外,又指阿修羅之世界、阿修羅之生存狀態。(參閱“六道”1298、“阿修羅”3651)

佛學大詞典 【3】阿修羅

  指阿修羅道之琴。阿修羅因福德使然,雖欲聽聞曲調而無彈者,琴亦能隨意出聲。大智度論以此比喻法身之菩薩,心無所分別,而自然應衆生之根機,得于種種說法教化。[大智度論卷十七、法華玄義卷六]

佛學大詞典 【4】阿修羅

  指阿修羅道之王。諸經典中,列舉不少阿修羅王之名,其中,法華經序品列有婆稚、佉羅骞馱、毗摩質多羅、羅侯等四大阿修羅王,各有百千眷屬。起世因本經卷五亦列舉四大阿修羅王,並記載其住處。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東面千由旬處之大海下,國王縱廣八萬由旬,有七重城壁,王城稱爲設摩婆帝,中央集會處稱爲七頭;踴躍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南面千由旬處之大海下,國土縱廣八萬由旬;奢婆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西面千由旬處之大海下;羅侯羅阿修羅王住于須彌山北面千由旬處之大海下,宮殿之莊嚴似毗摩質多羅者。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更詳述四大阿修羅王之住處、宮殿、園林、侍者、婇女、業因及壽命。新華嚴經卷一所列阿修羅則有羅侯、毗摩質多羅、巧幻術、大眷屬、大力、遍照、堅固行妙莊嚴、廣大因慧、出現勝德、妙好音聲等阿修羅王。[雜阿含經卷四十、長阿含經卷二十阿須倫品、大樓炭經卷五、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大毗婆沙論卷一七二、大智度論卷叁十](參閱“阿修羅”3651)

佛學大詞典 【5】阿修羅四生

  阿修羅以其果報殊勝,鄰次于諸天,卻不同于諸天,故稱阿修羅(意即非天)。據楞嚴經卷九載,阿修羅因業力之牽引,分爲胎、卵、濕、化四生。即:(一)卵生,謂若于鬼道中以護法之力,乘小神通而入空中,此種阿修羅從卵而生,爲鬼趣所攝。(二)胎生,謂若于天道中因降德遭貶墜,其所居之處,鄰于日月,此種阿修羅從胎而出,爲人趣所攝。(叁)濕生,謂有部分較下劣之阿修羅,生起大海之心,而沈住于水穴口,朝遊虛空,暮歸水宿,此種阿修羅因濕氣而有,爲畜生趣所攝。(四)化生,謂有一種阿修羅執持世界,其勢力大而無畏,能與梵王、帝釋天、四天王爭權,此種阿修羅因變化而有,爲天趣所攝。(參閱“阿修羅”3651)

佛學大詞典 【6】婆利阿修羅

  梵名Vadis/asura  。又作婆梨阿修羅。爲阿修羅王之一。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叁所載,佛陀往昔爲菩薩時,某次入王舍城內,該國臣衆見其威儀顯赫而互相言說,指其爲天王、龍王,或稱贊其爲婆梨阿修羅王等。[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四]

佛學大詞典 【7】婆稚阿修羅

  梵名Balinasura  。阿修羅王之一。又作跋墀阿修羅、跋稚阿修羅、末利阿修羅。婆稚,意譯爲被縛、五處被縛、五惡,即被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等五惡所縛,不得脫離;又稱爲有縛,乃爲帝釋天所縛之意。或因勇健,故又譯爲有力。[妙法蓮華經卷一、  添品妙法蓮華經卷一、法華文句卷二、法華玄贊卷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叁、慧苑音義卷上]

佛學大詞典 【8】羅侯羅阿修羅

  梵名Ra^huasura  。略稱羅侯阿修羅。四種阿修羅王之一。羅侯羅意爲障月,以此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故有此名。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詳述四大阿修羅王之住處、宮殿、園林、侍者、婇女、業因及壽命等。據載,此王住海底地下第一層(二萬一千由旬),身量廣大,如須彌山王。所住光明城縱廣八千由旬,園林房舍皆以寶莊嚴。舉手障日光輪,即形成日蝕;以手障月,形成月蝕。論其業因,謂王過去爲婆羅門時,見火燒塔,遂滅火而令塔不壞,欲以救塔之福德爲因,願得大身。然雖作此願,猶不信正法,不正思惟,常愛鬥戰,不修正業,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起世經卷五阿修羅品]

佛學大詞典 【9】阿修羅說五念處叁十八品

  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載,傳說阿修羅嫉妒佛陀說法,佛爲諸天說四念處,阿修羅則說五念處;佛說叁十七道品,阿修羅則說叁十八品,常爲邪曲之心所障礙蔽覆,猜疑懼怕而娆害正法。

佛学大词典中的【9】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