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93 條與「外道」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俗语佛源】的查詢結果:
俗語佛源 【1】天魔外道

  “天魔”,居欲界天頂及色界天頂,領執世樂,故生邪見,憎嫉賢聖涅槃道法。“外道”,史料載有六師外道,經上說有九十六種外道,“至妙虛通,目之爲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楞嚴經》說:“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于邪見。或汝陰魔,或複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爲子。”“洗心非正”是說不能以正法洗心。佛教認爲,凡修禅定,先須洗滌從前所有邪惡知見,如同除去毒蜜,方可貯藏甘露。一有不盡,便足以致魔。“陰魔”依身心而起,“天魔”等則是外魔入心。若能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可奈何。“外道”也足以成爲修道的障礙。如《楞嚴經》卷一說:“阿難因乞食次,經曆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娑毗迦羅”譯言“金頭”或“黃發”,謂其發黃如金,爲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爲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名。由他所傳幻咒,自言先從梵天所說,稱爲先梵天咒。這是外道妨道的一個例子。後沿用以指邪門歪道。如《朱子語類·論語》:“淳于髡是個天魔外道,本非學于孔孟之門者。”也作“邪魔外道”。見于《藥師經》卷下:“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沿用如《儒林外史》第一回:“若是八股文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禹振聲)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俗語佛源 【2】邪魔外道

  語本《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佛教關于“魔”有許多說法,如煩惱魔、陰魔、死魔和天魔等。“魔”能擾亂身心,障礙善念與修行,與“正覺”相反,故稱“邪魔“。佛教稱佛法以外的宗教、哲學派別爲“外道”。傳說古印度有九十六外道,其中著名的爲六師外道,後因以邪魔外道指妖魔鬼怪。如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你將金錢銀紙快安排,邪魔外道當攔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過來。”也指異端邪說。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又指歪門邪道。《歧路燈》第七五回:“如今世上許多做假銀的,俱是邪魔外道。”(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俗语佛源中的【2】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