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梵語叁摩地(samadhi)的意譯,意爲注心一境,不散亂。修“定”能産生伏除煩惱妄想之力,故稱“定力”。如《無量壽經》卷下:“定力、慧力、多聞之力。”坐禅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錢起《題延州聖僧穴》詩:“定力無涯不可稱,未知何代坐禅僧。”後用“定力”指處變不驚、自我控製的意志。如《兒女英雄轉》第二一回:“一個鄉裏的媽媽兒,他可曉得甚麼叫作恒心,又可曉得甚麼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著花兒,回到床前,什麼定力都盡了,不禁嗚嗚咽咽的痛哭起來。”(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