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4本字典中找到 6 條與「彈指」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俗语佛源】的查詢結果:
俗語佛源 【1】彈指

  原指印度的習俗。其法,彎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撚彈作聲。印度人用彈指表示喜悅、贊歎等意思。如《法華經·如來神力品》:“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聲欬,俱共彈指。”智顗注:“彈指者,隨喜也。”在古代,中國人已熟悉印度人的這個習俗。如《世說新語·政事》載:“公因便還到過任邊,雲:“君出,臨海便複無人。”任大喜悅,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阇,蘭阇!””後在詩文中,多用“彈指”表示激憤。如宋·文天祥《與湖南大帥江丞相論秦寇事宜劄子》:“凡懷忠憤,無不彈指!”不過,今天人們用“彈指”一詞,多表示短暫易逝的時間。如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叁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又如郭沫若《北上紀行》詩之五:“彈指人將老,回頭憾苦多。”亦作“一彈指頃”。如趙樸初《滿庭芳·爲人民大會堂作》詞:“一彈指頃恒沙湧,樓殿重重。”此比喻意亦出于佛經。《無量壽經》謂:一心念佛的人,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如彈指頃,即生彼國(西方淨土)”。“一彈指頃”有多長呢?或說“心九百六十轉”康僧會《大安般守意經》序),或說“二十念爲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翻譯名義集·時分》)等。可見,“彈指”之間雖很短暫,但已有許多念頭在生生滅滅了。(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俗语佛源中的【1】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