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一詞,是梵語毗梨耶(Virya)的意譯,有時也譯爲“勤”,意爲勤修佛法,即毫不懈怠地修善止惡,利益衆生。菩薩“六度”大行中,有“精進”一事,至爲重要。如《維摩诘經·佛國品》謂:“精進是菩薩淨土。”隋·江總《攝山棲霞寺碑》亦謂:“六和精進,十會允諧。”又《成唯識論》卷六指出:精進以“勇悍爲性”,因此,經中亦作“勇猛精進”。如《無量壽經》卷上:“勇猛精進,志願無惓。”又如《大般若經》中有精進菩薩,名“善勇猛”,後來,以精進、勇猛精進泛指刻苦學習,不斷進步。如《朱子語類》卷四叁:“善人只循循自守,據見定,不會勇猛精進。”(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