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5本字典中找到 5 條與「超度」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俗语佛源】的查詢結果:
俗語佛源 【1】超度

  《地藏經》稱: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惡業,死後又沒人爲他追薦,其神識就可能投生到餓鬼、地獄等惡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以“善願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于地獄等惡道而轉生人天等“善趣”,俗謂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約始于梁武帝所創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系梵語ullambana的音譯,意爲救倒懸,即解救淪落地獄、餓鬼中的衆生的倒懸之苦。唐時民間已盛行超度。如唐·張鷟《朝野佥載》卷四載:“村人遂于陂中設齋超度。”超度的具體內容包括念佛、誦經、營齋、做道場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說法,舉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锢之于阿皮地獄,永永埋頭,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又如《金瓶梅詞話》第二八回:“叫賊淫婦陰山背後永世不得超生。”又如《廿載繁華夢》第十七回:“不如一發請幾名師傅和幾位禅師,開壇講經,超升作福。”今亦引申爲救助、解脫等意。舉二例:孫中山《行易知難》:“本大總統看到北方學界,都是在這樣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們。”又如《抗日歌謠·今年到了新四軍》:“今年到了新四軍,百姓個個得超生。”(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

俗语佛源中的【1】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