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尊崇,敬畏直至,謂之頂禮膜拜。如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回:“一時轟動了吉州百姓,扶老攜幼,都來頂禮膜拜。”頂禮是佛家最虔敬的禮拜儀式。其法,五體投地,以頂額觸地(或尊者之足),翻雙掌(表示承尊者之足)。《歸敬儀》下釋道:“經律文中,多雲頭面禮足,或雲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者,足也。以我所尊,敬彼所卑者,禮之極也。”例如清·張岱《陶庵夢憶·阿育王寺舍利》:“余初見叁珠連絡如牟尼串,煜煜有光。余複下頂禮,求見形相。再視之,見一白衣觀音小像,眉目分明。”頂禮亦作朝拜解釋。如《花月痕》第八回:“發願朝山,航南海,涉峨嵋,前年頂禮五臺。”置于“膜拜”,當爲我國古代西北部族對敬畏者的禮儀,謂合掌加額,伏地跪拜。見于古書《穆天子傳》二:“吾乃膜拜而受。”後連用爲頂禮膜拜。(李明權)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