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一卷十七页云:谓一日月之所照临,名一世界。
二解 显扬十八卷十八页云:何因缘故,此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说为一世界,但至梵世?谓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坏故,二、建立众会故。
三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 - 朱芾煌
如三千世界中说。
二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千中千界,总名第三大千世界。 - 朱芾煌
集论四界二页云:复有清净世界、非苦谛摄。非业烦恼力所生故。非业烦恼增上所起故。然由大愿清净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处、不可思议。唯佛所觉。尚非得静虑者静虑境界;况寻思者。 - 朱芾煌
显扬一卷十七页云:三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三、大千世界。谓一日月之所照临,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南赡部洲,千东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卢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复千小千世界,名为第二中千世界。复千中千世界,名为第三大千世界。问:何因缘故,小千世界,名为卑小?答:犹如特牛,断去两角。以缺减故,名为卑小。如是梵世以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三千世界,三灾所坏。谓火水风灾。 - 朱芾煌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页云:云何世界无量?谓于十方,无量世界,无量名号,各各差别。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如是一切,皆当了知。 - 朱芾煌
显扬一卷十七页云: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南赡部洲,千东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卢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
二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总名小千世界。 - 朱芾煌
集论四卷二页云:千小千界,总名第二中千世界。
二解 如三千世界中说。 - 朱芾煌
俱舍论十一卷十五页云:论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总说为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总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坏。 - 朱芾煌
如一佛土中说。
二解 集论四卷二页云: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处,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苏迷卢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众天,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乐变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总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总名第二中千世界。千中千界,总名第三大千世界。如此三千大千世界,总有大轮围山周匝围绕。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同坏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车轴,无间无断,从空下注;如是东方无间无断无量世界,或有将坏,或有将成,或有正坏,或坏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于东方,乃至一切十方亦尔。 - 朱芾煌
显扬三卷六页云:二、世界无量作意。谓诸菩萨,乃至思惟十方无量世界器世间相。既思惟已;如实了知此世界染,此世界净;如实了知皆如幻化,唯是虚妄分别影像;虚伪不实,随相流转;或成或坏,种种形貌差别建立;或胜或劣,或麁或细,或远或近;或复分析至于极微;或于广略,或于现化,或于变异,或于远近,或于隐显。如是等事,而得自在如实了知。 - 朱芾煌
佛地经论二卷三页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显示世尊现从睹史天宫来下,殊胜功德谓现化身普于一切世界洲渚同时流下入母胎故。又云: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显示世尊同时普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用及变化身殊胜功德。谓于一切无边世界,随所化宜,现琉璃等妙色身故。 - 朱芾煌
俱舍论十二卷十一页云:有余部师,说余世界,亦别有佛,出现世间。所以者何?有多菩萨,现俱修习菩提资粮。一界一时,可无多佛;多界多佛,何理能遮。故无边界中,有无边佛现。若唯一佛;设住一劫时,尚不遍为一世界佛事;况同人寿,能益无边。然诸有情,居无边界,时处根性,差别无边。佛应遍观此有情类;如是时处,应见世尊,佛便应机现通说法,令其过失,未生不生,诸有已生,能令断灭。令其功德,未生能生,诸有已生,能令圆满。如何一佛,此事顿成。是故同时,定有多佛。然彼所引无处无位,非前非后,有二如来,出于世等;应共思择:此言,为说一界多界。若说多界;则转轮王,余世界中,亦应非有。以说如佛,遮俱生故。若许轮王,余界别有;如何不许别界佛耶。佛出世间,具吉祥福。多界多佛,何过而遮。谓多界中,诸佛俱现,便能饶益无量有情,令得增上生,及决定胜道。 - 朱芾煌
瑜伽三十八卷四页云:彼彼十方无量无数诸世界中,应知同时有无量佛出现于世。何以故?于十方界,现有无量无数菩萨,同时发愿,同勤修集菩提资粮。若一菩萨,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发菩提心,愿趣菩提;卽于此日,卽于此分,卽于此月,卽于此年,一切亦尔。如一菩萨,勇悍策励,炽然精进;一切亦尔。于今现见此世界中,多百菩萨,同时发愿,同修施惠,同修净戒,同修忍辱,同修精进,同修静虑,同修智能;况于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 - 朱芾煌
瑜伽七十九卷一页云:问如说五种无量。谓有情界无量等。彼一切世界、当言平等平等?为有差别?答:当言有差别。彼复有二种。一者、清净,二者、不清净。于清净世界中,无那落迦、傍生、饿鬼、可得。亦无欲界、色无色界,亦无苦受可得。纯菩萨僧、于中止住。是故说名清净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萨、由愿自在力故;于彼受生。无有异生、及非异生声闻独觉,若异生菩萨、得生于彼。问:若无异生菩萨及非异生声闻独觉、得生彼者;何因缘故,菩萨教中,作如是说:若菩萨等、意愿于彼;如是一切、皆当往生?答:为化懈怠种类、未集善根、所化众生故;密意作如是说。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劝励时,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从此渐渐堪于彼生。当得法性,应知是名此中密意。 - 朱芾煌
佛地经论一卷七页云: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者:谓大宫殿、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或大宫殿、其体周遍无边界故;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由此二句、显佛净土显色圆满。 - 朱芾煌
俱舍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若尔;何故一世界中,无二如来,俱时出现?以无用故。谓一界中,一佛足能饶益一切。又愿力故。谓诸如来,为菩萨时,先发誓愿;愿我当在无救无依盲暗界中,成等正觉,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为救、为依、为眼、为导。又令敬重故。谓一界中,唯有一如来;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谓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为难遇。彼所立教,应速修行。勿般涅盘,或往余处,便令我等无救无依。故一界中无二佛现。 - 朱芾煌
显扬十七卷八页云:论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种,虽不依见;亦不应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现成相故。问: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谓卽如是,或谓异如是,或谓无如是。此三种过所随逐故。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