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一卷十七頁雲:謂一日月之所照臨,名一世界。
二解 顯揚十八卷十八頁雲:何因緣故,此叁千大千世界中,有多世界,乃至色究竟天;而同說爲一世界,但至梵世?謂亦由二因故。一、同成壞故,二、建立衆會故。
叁解 集論四卷二頁雲: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處,名一世界。 - 朱芾煌
如叁千世界中說。
二解 集論四卷二頁雲:千中千界,總名第叁大千世界。 - 朱芾煌
集論四界二頁雲:複有清淨世界、非苦谛攝。非業煩惱力所生故。非業煩惱增上所起故。然由大願清淨善根增上所引。此所生處、不可思議。唯佛所覺。尚非得靜慮者靜慮境界;況尋思者。 - 朱芾煌
顯揚一卷十七頁雲:叁千世界者:一、小千世界。二、中千世界。叁、大千世界。謂一日月之所照臨,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南贍部洲,千東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盧洲,千四大王衆天,千叁十叁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複千小千世界,名爲第二中千世界。複千中千世界,名爲第叁大千世界。問:何因緣故,小千世界,名爲卑小?答:猶如特牛,斷去兩角。以缺減故,名爲卑小。如是梵世以下,其中所有千世界,不如上地,故名卑小。如是叁千世界,叁災所壞。謂火水風災。 - 朱芾煌
瑜伽四十六卷十六頁雲:雲何世界無量?謂于十方,無量世界,無量名號,各各差別。如此世界,名曰索诃;此界梵王,名索诃主。如是一切,皆當了知。 - 朱芾煌
顯揚一卷十七頁雲: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南贍部洲,千東毗提诃洲,千西瞿陀尼洲,千北拘盧洲,千四大王衆天,千叁十叁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樂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合名第一小千世界。
二解 集論四卷二頁雲: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衆天,千叁十叁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總名小千世界。 - 朱芾煌
集論四卷二頁雲:千小千界,總名第二中千世界。
二解 如叁千世界中說。 - 朱芾煌
俱舍論十一卷十五頁雲:論曰:千四大洲,乃至梵世,如是總說爲一小千。千倍小千,名一中千界。千中千界,總名一大千。如是大千,同成同壞。 - 朱芾煌
如一佛土中說。
二解 集論四卷二頁雲:乃至一日一月周遍流光所照方處,名一世界。如是千世界中,有千日,千月,千蘇迷盧山王,千四大洲,千四大王衆天,千叁十叁天,千夜摩天,千睹史多天,千樂變化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如是總名小千世界。千小千界,總名第二中千世界。千中千界,總名第叁大千世界。如此叁千大千世界,總有大輪圍山周匝圍繞。又此叁千大千世界,同壞同成。譬如天雨,滴如車軸,無間無斷,從空下注;如是東方無間無斷無量世界,或有將壞,或有將成,或有正壞,或壞已住,或有正成,或成已住,如于東方,乃至一切十方亦爾。 - 朱芾煌
顯揚叁卷六頁雲:二、世界無量作意。謂諸菩薩,乃至思惟十方無量世界器世間相。既思惟已;如實了知此世界染,此世界淨;如實了知皆如幻化,唯是虛妄分別影像;虛僞不實,隨相流轉;或成或壞,種種形貌差別建立;或勝或劣,或麁或細,或遠或近;或複分析至于極微;或于廣略,或于現化,或于變異,或于遠近,或于隱顯。如是等事,而得自在如實了知。 - 朱芾煌
佛地經論二卷叁頁雲: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顯示世尊現從睹史天宮來下,殊勝功德謂現化身普于一切世界洲渚同時流下入母胎故。又雲:其身流布一切世界者:顯示世尊同時普于一切世界,示現受用及變化身殊勝功德。謂于一切無邊世界,隨所化宜,現琉璃等妙色身故。 - 朱芾煌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雲:有余部師,說余世界,亦別有佛,出現世間。所以者何?有多菩薩,現俱修習菩提資糧。一界一時,可無多佛;多界多佛,何理能遮。故無邊界中,有無邊佛現。若唯一佛;設住一劫時,尚不遍爲一世界佛事;況同人壽,能益無邊。然諸有情,居無邊界,時處根性,差別無邊。佛應遍觀此有情類;如是時處,應見世尊,佛便應機現通說法,令其過失,未生不生,諸有已生,能令斷滅。令其功德,未生能生,諸有已生,能令圓滿。如何一佛,此事頓成。是故同時,定有多佛。然彼所引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出于世等;應共思擇:此言,爲說一界多界。若說多界;則轉輪王,余世界中,亦應非有。以說如佛,遮俱生故。若許輪王,余界別有;如何不許別界佛耶。佛出世間,具吉祥福。多界多佛,何過而遮。謂多界中,諸佛俱現,便能饒益無量有情,令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道。 - 朱芾煌
瑜伽叁十八卷四頁雲:彼彼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于世。何以故?于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發願,同勤修集菩提資糧。若一菩薩,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卽于此日,卽于此分,卽于此月,卽于此年,一切亦爾。如一菩薩,勇悍策勵,熾然精進;一切亦爾。于今現見此世界中,多百菩薩,同時發願,同修施惠,同修淨戒,同修忍辱,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能;況于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 朱芾煌
瑜伽七十九卷一頁雲:問如說五種無量。謂有情界無量等。彼一切世界、當言平等平等?爲有差別?答:當言有差別。彼複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于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于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叁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于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異生菩薩、得生于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于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爲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衆生故;密意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舍懈怠;于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于彼生。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 - 朱芾煌
佛地經論一卷七頁雲: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者:謂大宮殿、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或大宮殿、其體周遍無邊界故;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由此二句、顯佛淨土顯色圓滿。 - 朱芾煌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雲:若爾;何故一世界中,無二如來,俱時出現?以無用故。謂一界中,一佛足能饒益一切。又願力故。謂諸如來,爲菩薩時,先發誓願;願我當在無救無依盲暗界中,成等正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爲救、爲依、爲眼、爲導。又令敬重故。謂一界中,唯有一如來;便深敬重。又令速行故。謂令如是知一切智尊,甚爲難遇。彼所立教,應速修行。勿般涅盤,或往余處,便令我等無救無依。故一界中無二佛現。 - 朱芾煌
顯揚十七卷八頁雲:論曰:有情世界,器世界,此之二種,雖不依見;亦不應思。何以故?世共了知,現成相故。問:何故不思此事如是生;非不如是耶?答:若如是思者;或謂卽如是,或謂異如是,或謂無如是。此叁種過所隨逐故。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