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115 條與「出世」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法相辞典】的查詢結果:
法相辭典 【1】出世

雜集論叁卷十一頁雲:雲何出世?幾是出世?爲何義故,觀出世耶?謂能對治叁界,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故;是無分別出世間義。能對治叁界者:謂諸聖道。此複二種。一、聲聞獨覺所得。對治常等顛倒。無顛倒分別故,名無分別。二、菩薩等所得。對治一切色等法戲論。無戲論分別故,名無分別。諸無爲法,非一切分別所依處故。名無分別。又出世後所得,亦名出世。依止出世故。如是諸蘊一分,及叁界二處一分,是出世。爲舍執著獨存我故,觀察出世。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出世

瑜伽一百卷二十一頁雲:出世道者:謂由此故;能證究竟諸煩惱斷。
二解  集論六卷五頁雲:雲何出世道?謂于修道中,法智類智品所攝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彼相應叁摩地等。或未至定所攝,或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所攝。非想非非想處,唯是世間。不明了想,恒現行故。由此道理,故名無想。如世尊言;乃至有想叁摩缽底,方能如實照了通達。滅定亦是出世間攝。由聖道後所證得故。要于人趣,方能引發。或于人趣,或于色界,能現在前。生無色界,多不現起。由住寂靜解脫異熟者,于此滅定,多不發起勤方便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出世道修

如十一種修品類差別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出世間定

顯揚二卷叁頁雲:出世間初靜慮者:謂先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入初靜慮根本。不以如是行,如是狀,如是相,作意;然或于色受想行識所攝諸法,思惟如病如癰如箭;障礙無常苦空無我。或複思惟苦是苦,集是集,滅是滅,道是道。或複思惟真如,法性,實際。如是于諸法中,思惟如病,乃至實際已;于如是法,心生厭怖。生厭怖已;于不死界,攝心而住。或于真如法性實際,攝心而住。此處無分別智,及彼相應心及心法,及彼所依止,轉依。由深入所知義故;則能永斷隨眠。非一切煩惱之所依處。不退轉法。如是名爲出世間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應當廣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出世間智

瑜伽八十卷八頁雲:雲何出世間智?謂如是製伏貪瞋癡纏諸雜染已;複能對治微細隨眠所有雜染。此真實智,名出世智。此複雲何?謂卽依彼製伏對治叁處善巧。謂緣起善巧,補特伽羅無我勝解善巧,法無我勝解善巧。爲欲超度無余雜染對治四種無知故;不待他教,于內精勤觀察自心。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出世盡智

如盡智無生智中說。
二解  成唯識論九卷十二頁雲:斷世間故;名出世間。二取隨眠,是世間本。唯此能斷,獨得出名。或出世名,依二義立。謂體無漏,及證真如。此智具斯二種義故;獨名出世。余智不然。卽十地中無分別智。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7】出世種子

如四種內法種子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8】諸佛出世

瑜伽二十一卷五頁雲:雲何名爲諸佛出世?謂如有一,普于一切諸有情類,起善利益增上意樂;修習多千難行苦行;經叁大劫阿僧企耶,積集廣大福德智能二種資糧;獲得最後上妙之身,安坐無上勝菩提座;斷除五蓋;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叁十七菩提分法;現證無上正等菩提。如是名爲諸佛出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由如是,名爲出世。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9】出世道離欲

瑜伽二十二卷一頁雲:雲何名爲由出世道而趣離欲?謂如有一,親近善士。于聖法中,已成聰慧;于聖法中,已得調順。于苦聖谛,如實知苦;于集聖谛,如實知集;于滅聖谛,如實知滅;于道聖谛,如實知道。既得成就有學智見;從此已後,漸修聖道,遍于叁界見修所斷一切法中,自能離系;自得解脫。如是便能超過叁界。如是名爲由出世道而趣離欲。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0】出世第一法

大毗婆沙論叁卷二頁雲:問:文雖不說;義必應有。雲何出世第一法耶?答:苦法智忍是。謂此能持一切聖道故。有余師說:金剛喻定是。謂此能得一切結盡遍知果故。有作是說:初盡智是。謂此能持一切無學法故。或有說者,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是。謂于一切有爲法中,此最勝故。複有說者,涅盤界是。謂于一切有爲無爲法中,此最勝故。有說:阿羅漢最後聖道剎那是。謂如異生位最後剎那心,名世第一法;如是阿羅漢最後剎那無漏心名出世第一法。有說:阿羅漢最後心是。謂如異生位最後心,是世第一法;如是阿羅漢最後心,是出世第一法。評曰:彼不應作是說。以阿羅漢最後心,非出世法故。此諸說中,初說爲善。由此能任持一切聖道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1】出世間正智

瑜伽七十二卷五頁雲:何等名爲唯出世間正智?謂由此故;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由此故;彼諸菩薩,于五明處,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證圓滿所知障淨。
二解  顯揚六卷一頁雲:唯出世間正智者:謂由正智,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諸菩薩,以世出世智,于五明處精勤學時,由遍滿真如智多現在前故;速疾證得所知障淨。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2】出世無生智

如盡智無生智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3】出世盡智

如盡智無生智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4】出世諸法差別

瑜伽六十五卷十四頁雲:又由五相,建立出世諸法差別。何等爲五?一、見道所斷對治。二、修道所斷對治。叁、由想解脫之所解脫。謂諸聲聞獨覺菩薩,已入無戲論理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四、彼所緣無見無對色。五、一分所治解脫之所解脫。謂諸有學。若一切所治解脫之所解脫。謂諸無學。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5】減劫佛方出世

俱舍論十二卷八頁雲:論曰:從此洲人壽八萬歲,漸減乃至壽極百年。于此中間,諸佛出現。何緣增位、無佛出耶?有情樂增,難教厭故。何緣減百、無佛出耶?五濁極增,難可化故。言五濁者,一、壽濁。二、劫濁。叁、煩惱濁。四、見濁。五、有情濁。劫減將末,壽等鄙下。如滓穢故,說名爲濁。由前二濁,如其次第,壽命、資具、極被衰損。由次二濁,善品衰損。以耽欲樂自苦行故。或損在家出家善故。由後一濁,衰損自身。謂壞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無病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6】出世間正智

顯揚六卷一頁雲:世間出世間正智者:謂諸聲聞及獨覺等,初通達真如已;由初一向出世間正智力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故;于諸安立谛中,起厭怖叁界心及愛味叁界寂靜處。又由彼正智多現在前故;速疾證得煩惱障淨。
二解  瑜伽六十九卷十五頁雲:又卽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爲依止故;能入見道。升見道時,卽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爲修。此則名爲谛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昔來于彼曾未解脫。由此生故;是諸聖者、于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複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又隨所欲,應可爲他所記別者,當爲建立。又審觀察而記別之。又能于諸聖谛現觀,以無倒慧、而正建立。複于此上、隨其所應,未離欲處,以世間道漸次修習,能離彼欲;乃至能于無所有處,離欲作證。此諸聖者,以出世間智後所得諸世俗智,離諸欲時,當知同彼非聖道者所作離欲,但能損伏煩惱種子;非謂永斷。此世俗智,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應言此智、亦是世間,亦出世間。不應一向名爲世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7】出世無生智

如盡智無生智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8】出世行差別

雜集論十卷十六頁雲:問:于諸谛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出世行,有何差別?答:于所知境,不善悟入、善悟入、性差別故;有障無障性差別故;有分別無分別性差別故。所以者何?于諸谛中無常苦等十六世間行,于所知境界,不通達真如性故;煩惱所隨眠故;依名言門,起戲論故;如其次第,不善悟入,有障礙,有分別。出世間行,與此相違。善悟入,無障礙,無分別。由此道理,世出世行,互有差別。雲何出世行無有分別而善悟入所知境界?由彼諸行現在前時,雖複現證見無常義;然不依名言戲論門,見此是無常義。如無常行于無常義,余行于余義,隨其所應,亦如是。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9】世間出世間法

瑜伽一百卷十七頁雲:若法、有漏,有诤,有愛味,依耽嗜;如是一切,名爲世間。若能治此,依世俗谛所起俗智乃所引法,亦名世間。與此相違,名出世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0】出世間正見果相

瑜伽六十二卷十頁雲:又出世間正見果相,當知卽是前後常故;無所對故。若法,所治若有;生已無滅。所治若無;滅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對。若法,所治若有若無,若生不生;常時是有。彼法名所對治。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1】世間出世間正智

瑜伽七十二卷五頁雲:何等名爲世間出世間正智?謂聲聞、獨覺、以初正智,通達真如已;由此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于諸安立谛中,令心厭怖叁界過患;愛味叁界寂靜。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證圓滿煩惱障淨。又卽此智,未曾得義,名出世間。緣言說相爲境界義,亦名世間。是故說爲世間出世間。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我說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有世間出世間智。若分別所攝智,唯名爲世間。初正智所攝智,唯名出世間。第二正智所攝智,通名世間出世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2】同時有多佛出世

  顯揚二十卷十一頁雲:問:雲何應知于一時間有多如來出現于世?答:由六因故。一、無量有情、同于一時發大覺願,現可得故。二、無量有情、同修方便菩提資糧,現可得故。叁、更相障礙,不應理故。四、菩提資糧,同時圓滿,俱出世間,應道理故。五、次第出現,不應理故。六、畢竟不成,不應理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3】出世間道淨惑所緣

如四聖谛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4】出世間道七種作意

瑜伽叁十四卷一頁雲:如是已辯往世間道。若樂往趣出世間道;應當依止四聖谛境,漸次生起七種作意。所謂最初了相作意,最後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證得阿羅漢果。如彼卷一頁至十六頁廣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5】出世間法從何種生

瑜伽五十二卷十六頁雲:問:若此習氣,攝一切種子,複名遍行麁重者;諸出世間法,從何種子生?若言麁重自性種子爲種子生;不應道理。答:諸出世間法,從真如所緣緣種子生。非彼習氣積集種子所生。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6】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瑜伽二十卷十六頁雲:雲何出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略有五種。何等爲五?一、入聖谛現觀。二、入聖谛現觀已;離諸障礙。叁、入聖谛現觀已;爲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四、修習如所得道。五、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如彼卷十六頁至二十六頁廣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7】出世末那雲何建立

瑜伽六十叁卷十二頁雲:問:若彼末那,于一切時,思量爲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雲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卽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爲意識所依。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8】出世清淨離欲增上

雜集論五卷七頁雲:出世清淨離欲增上者:謂所建立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由此永害諸隨眠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9】出世間善根所起

佛地經論一卷十一頁雲:如是淨土方所圓滿,既超叁界異熟果地;如涅盤等;應無有因。若有因者;應叁界攝?若言淨土超過叁界,還有超過叁界法因;此應當說、其相雲何?勝出世間善根所起。謂大宮殿、用出世間無分別智後所得智善根爲因,而得生起。非是無因。非大自在天等爲因。雲何淨土超過叁界而用出世無分別智後所得智世間淨法爲異熟因?不說與彼爲異熟因。然爲余因,彼得生起。如苦法智忍品,世第一法爲因。此用本來無分別智後得無漏善法種子,叁無數劫,修令增廣,爲此淨土變現生因。無分別智,名出世間。後得過前,說名爲勝。用勝出世無漏善根,爲此生因。或諸聲聞獨覺聖道,名出世間。如來善根,過彼名勝。此佛淨土,如來識中無漏善根爲因而生。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0】有佛出世得值圓滿

  瑜伽九十四卷十一頁雲:卽于聖處有佛出世得值圓滿者:謂如今時,有薄伽梵釋迦牟尼,出現于世。是爲如來應正等覺。乃至廣說。若廣解釋,應知如前攝異門分。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1】多世界中有多佛出世

  俱舍論十二卷十一頁雲:有余部師,說余世界,亦別有佛,出現世間。所以者何?有多菩薩,現俱修習菩提資糧。一界一時,可無多佛;多界多佛,何理能遮。故無邊界中,有無邊佛現。若唯一佛;設住一劫時,尚不遍爲一世界佛事;況同人壽,能益無邊。然諸有情,居無邊界,時處根性,差別無邊。佛應遍觀此有情類;如是時處,應見世尊,佛便應機現通說法,令其過失,未生不生,諸有已生,能令斷滅。令其功德,未生能生,諸有已生,能令圓滿。如何一佛,此事頓成。是故同時,定有多佛。然彼所引無處無位,非前非後,有二如來,出于世等;應共思擇:此言,爲說一界多界。若說多界;則轉輪王,余世界中,亦應非有。以說如佛,遮俱生故。若許輪王,余界別有;如何不許別界佛耶。佛出世間,具吉祥福。多界多佛,何過而遮。謂多界中,諸佛俱現,便能饒益無量有情,令得增上生,及決定勝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2】後得智是世間出世

  世親釋六卷十四頁雲:後得卽是能成立智;此不應說唯是世間。由于世間未積習故。亦不應說唯出世間。由隨世間而現前故。由是因緣,不可定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3】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

顯揚十七卷二頁雲:論曰:從此谛現觀已上,于修道中,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謂于欲系苦谛生二智。一、現觀審察智,二、現觀決定智。于色無色系苦谛,亦有如是二智。如于苦谛有四智,如是于集滅道谛,亦各有四智。如是總有十六種智。複次如是現觀智,若聲聞等所得;爲對治欲色無色叁界雜染。若諸菩薩所得;爲對治十種地障。如是當知諸所作事成就究竟,所謂轉依究竟,亦是現觀智究竟,亦名究竟現觀。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4】世間衰盛及出世衰盛

佛地經論五卷十八頁雲:惡趣因果,名世間衰。善趣因果,名世間盛。又世間壞及世間成,如其次第,名爲衰盛。又損減名衰,增長名盛。二乘因果,名出世衰。大乘因果,名出世盛。又退名衰,進名爲盛。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5】修世出世智略有四道

  瑜伽六十九卷十六頁雲: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方便道,二、無間道,叁、解脫道,四、勝進道。于一切地修道所斷軟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能無間斷,是第二道。無間斷已,是第叁道。次後于斷,是第四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6】五事世間出世間等分別

瑜伽七十二卷十二頁雲:問:如是五事,幾世間?幾出世間?答:叁、是世間。真如、是出世間。正智一分、唯出世間,一分、通世間出世間。真如、一切言說戲論寂靜所緣義,名出世間;非超過言說戲論相義故。如世間、出世間;墮攝、非墮攝,當知亦爾。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7】五種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如出世間一切種清淨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8】出世間道淨惑所緣有四種

如四聖谛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9】出世間道用世間道爲助伴

瑜伽七十卷十二頁雲:複次由四因緣,出世間道,用世間道以爲助伴。一、隱障諸蓋故。二、遠分製伏故。叁、厭患朽壞故。四、法力滋潤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0】多世界中同時有多佛出世

  瑜伽叁十八卷四頁雲:彼彼十方無量無數諸世界中,應知同時有無量佛出現于世。何以故?于十方界,現有無量無數菩薩,同時發願,同勤修集菩提資糧。若一菩薩,于如是日,于如是分,于如是月,于如是年,發菩提心,願趣菩提;卽于此日,卽于此分,卽于此月,卽于此年,一切亦爾。如一菩薩,勇悍策勵,熾然精進;一切亦爾。于今現見此世界中,多百菩薩,同時發願,同修施惠,同修淨戒,同修忍辱,同修精進,同修靜慮,同修智能;況于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1】世間道離欲與出世道離欲

瑜伽八十八卷六頁雲:又見雜染得解脫時,亦能于余畢竟解脫。非余雜染得解脫時,卽能解脫諸見雜染。所以者何?由生此者,依世間道,乃至能離無所有處所有貪欲。由此見故;于下上地所有諸行和雜自體,不觀差別,總計爲我;或計我所。由此因緣,雖升有頂;而複退還。若于如是一切自體,遍知爲苦;由出世道,先斷一切薩迦耶見;後能永斷所余煩惱。由此因緣,無複退轉。是故當知唯見雜染,是大雜染。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2】一佛土中同時無二佛出世

  瑜伽叁十八卷四頁雲:又于十方,現有無量無數叁千大千佛土;無二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于一佛土,幷出于世,一時成佛。況有無量無數菩薩,于一世界,一時成佛。又不應言衆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時圓滿;前後相避,次第成佛。亦不應言一切菩薩,皆不成佛。是故當知,衆多菩薩同時修集菩提資糧俱圓滿者,于十方面無量無數隨其所淨空無如來諸佛國土,各別出世,同時成佛。由此道理,多世界中,決定應有衆多菩薩,同時成佛。決定無有一佛土中,有二如來,俱時出世。何以故?菩薩長夜,起如是願,隨令增長。我當獨一,于無導首諸世界中,爲作導首;調伏有情,令脫衆苦;令般涅盤。如是長夜所起大願,隨令增長,攝受正行,得成滿故;無二如來,于一世界,俱時出現。又一如來,于一叁千大千佛土,普能施作一切佛事。是故第二如來出世,無所利益。又一如來,于一佛土,出現于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爲熾盛,極爲隨順。何以故?彼作是思:一切世間,唯一如來;更無第二。若于此土,化事已訖;或往余方,或入滅度。我等何從當修梵行。我等何從當聞正法。如是思已;發起深厚欲勤精進;速修梵行,速聞正法。若一佛土,多佛出世;彼于所作,不能速疾。故一佛土,一佛出世,令諸有情成辦自義,極爲熾盛,極爲隨順。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3】出世間智初中後際生起次第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頁雲:複次如是已說初中後際諸世俗智;初中後際諸出世智,次我當說。謂見道,修道,無學道。若法智品見道;對治欲界見所斷惑。若類智品見道;對治色無色界見所斷惑。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能了別色界無色界耶?答:若有曾于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善思,善取相者;卽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所余諸智,或在毗缽舍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類智,二品所攝。又于見道初智生時,諸余智因,由能生緣所攝受故;皆得增長。一切見道,卽此剎那;皆名爲得。于此得已;後時漸漸次第現前。當知見道,是勝進道。于修道中,若有修習出世間道而離欲者;應知如前方便道等,皆是出世。若于苦等諸聖谛中,有戲論想,而現行者;是世俗智。離戲論想,而現行者;是出世智。爲于諸谛,以有相想,善取相故;爲如先時所見所知,修習種種微妙智故;爲以世間諸善厭行,令心厭故;爲受種種妙法樂故;是諸聖者,亦修世間離欲之道,而離諸欲。無學地中,卽如所說出世間智,解脫修道所斷惑故;極善清淨。又出世智,能爲一切世間功德所依持處;能令一切上地下地所有功德,皆自在轉。如是名爲初中後際出世間智次第生起。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4】二法能違世出世間正行境界

  瑜伽十叁卷二十二頁雲:又有二法,甚能違越世出世間正行境界。謂于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愛果,無有顧慮;于所作罪,無有羞恥。及于現法他所殺縛衰退等事,無有顧慮;于所作罪,無有羞恥。與此相違。當知卽是白品二法。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5】空無願無相有聞思修及世出世差別

  瑜伽七十二卷十四頁雲:若無差別,總說爲空無願無相;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爲性。若唯以叁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修所成爲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爲性。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6】思惟五事能入世出世靜慮無色分別

  瑜伽七十二卷十六頁雲: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初靜慮定?答:思惟欲界所系及初靜慮所系相名分別。如是思惟下地所系及第二靜慮地所系相名分別,能入世間第二靜慮。如是所余靜慮無色,如其所應,當知亦爾。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出世初靜慮定?答:卽思惟欲界所系及初靜慮地所系相名分別真如。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如其所應,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本性法爾唯是世間。問:非想非非想處所系相,當言是相耶?答:當言無想相;亦名微細相。 - 朱芾煌

法相辞典中的【46】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