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3本字典中找到 15 條與「安隱」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法相辞典】的查詢結果:
法相辭典 【1】安隱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頁雲:無有病惱,故名安隱。
  二解  瑜伽八十叁卷二十一頁雲:安隱者:謂超過一切人與非人,災橫怖畏故。
  叁解  雜集論八卷十六頁雲:何故此滅複名安隱?離怖畏住所依處故。無老病死等一切怖畏,聖住所依,故名安隱。
  0625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安隱

  瑜伽七十卷五頁雲:安隱住者:煩惱苦斷,能作證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安隱依持

  如六種依持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安隱

如苦行中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二種安隱

  瑜伽二十叁卷十九頁雲:此安隱住,複有二種:一者、遠離所食極多。由是因緣,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二者、于食不生味著。由是因緣,遠離諸惡尋思擾動不安隱住。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叁法得安隱

瑜伽十四卷六頁雲:又于正教誡方便,現修習時;由叁種法,得安隱住。一者、空、無願、無相、滅盡等至。二者、四靜慮。叁者、四無量。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7】安隱尋及遠離尋

  大毗婆沙論四十四卷七頁雲:如契經說:佛告苾刍,我初成佛,多起二尋。謂安隱尋,及遠離尋。問:此二尋,以何爲自性?答:安隱尋,以出離尋爲自性。遠離尋,以無恚害尋爲自性。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對治欲尋。遠離尋,對治恚害尋。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無貪善根相應。遠離尋,無瞋癡善根相應。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對治貪相應尋。遠離尋,對治瞋癡相應尋。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慈悲相應。遠離尋,喜舍相應。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苦集智相應。遠離尋,滅道智相應。有說:翻此。複次安隱尋,空及苦集無願叁摩地俱。遠離尋,無相及道無願叁摩地俱。有說:翻此。尊者妙音說曰: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安隱尋。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覺天說曰:見還滅功德相應尋,名安隱尋。見流轉過失相應尋,名遠離尋。大德說曰: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遠離尋。脅尊者曰:無邊安樂意相應尋,名安隱尋。無邊利益意相應尋,名遠離尋。尊者世友說曰:無邊憐愍意樂所起,名安隱尋。無邊調善意樂所起,名遠離尋。問:何故初成佛已,多分起此二尋?答:由此二尋,是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前行者,及淨道故。複次爲對治昔在家時受欲樂故;初成佛已,多起遠離尋。爲對治修苦行時無利苦故;初成佛已,起安隱尋。複次初成佛已,慶自德故;多起安隱尋。欲度他故;多起遠離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8】四緣不得安隱而住

瑜伽九十八卷十四頁雲:複次若有苾刍,于諸覺支,方便修習;由四因緣,令其不得安隱而住。何等名爲四種因緣?一者、一切煩惱品類麁重,皆未離故。二者、奢摩他品諸隨煩惱,現在前故。叁者、毗缽舍那品諸隨煩惱,現在前故。四者、道未調善,而乘駕故。與此相違,四種因緣,令其獲得安隱而住。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9】衆生存活住持安隱

瑜伽五十七卷十五頁雲:問:依何根處,說如是言:衆生存活住持安隱?答:依命根說。有諸氣息,故名衆生。思慮相應,故名存活。等余而住,故名爲住。增上而轉,故說名持。無有病惱,故名安隱。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0】安隱及樂相應安隱

瑜伽八十叁卷二頁雲:依現法樂,名樂安隱。依後法樂,說名爲樂相應安隱。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1】十二有支逼惱世間令不安隱

辯中邊論上卷五頁雲:論曰:覆障故者:謂由無明,覆如實理,障真見故。安立故者:謂由諸行,植本識中,業熏習故。將導故者:謂有取識。引諸有情,至生處故。攝故者:謂名色攝有情自體故。圓滿故者:謂六內處。令諸有情,體具足故。叁分別故者:謂觸能分別根境識叁。順叁受故。受用故者:謂由受支,領納順違非二境故。引起故者:謂由愛力,令先業所引後有得起故。連縛故者:謂取。令識緣順欲等連縛生故。現前故者:謂由有力,令已作業,所與後有諸異熟果,得現前故。苦果故者:謂生老死。性有逼迫,酬前因故。唯此所說十二有支,逼惱世間,令不安隱。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12】爲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

瑜伽二十叁卷十六頁雲:雲何名爲爲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受諸飲食?謂飲食已;壽命得存。是名存養。若除饑羸;是名爲力。若斷故受,新受不生,是名爲樂。若以正法追求飲食,不染不愛;乃至廣說;而受用之。是名無罪。若受食已;身無沈重,有所堪能,堪任修斷;如前廣說。如是名爲安隱而住。 - 朱芾煌

法相辞典中的【12】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