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7 条与“异相”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法相辞典】的查询结果:
法相辞典 【1】异相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八页云:问:言异相者,为灭坏故、名为异相?为转变故、名异相耶?设尔;何失。若灭坏故名异相者;应有为相、但有三种。异卽灭故。若转变故名异相者:应同转变外道所宗?答:应作是说:非灭坏故、及转变故、名为异相。然令诸行、作用损败,作用朽故,作用羸弱,作用衰瘁,作用慢缓,故名异相。有作是说:令转变故名为异相。问:若尔;应同转变外道所立宗义?答:彼执诸行相续转时,前位不灭,转变为后;如薪成灰、乳为酪等。今说诸行相续转时,前灭后生,而有转变。谓有为法、生时势盛,灭时势衰。生时力强,灭时力劣。生时名新。灭时名故。生时滋茂,灭时枯瘁。生时和合,灭时离散。生时兴举,灭时堕落。生时猛利,灭时迟钝。生时得作用,灭时失作用。生时得增上,灭时失增上。生时得功能,灭时失功能。生时炽盛,灭时萎歇。生时增进,灭时退减。生时得士用,灭时失士用。生时未熟,灭时已熟。故名转变、非同外道。
二解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一页云:老、谓衰损。引果功能、令其不能重引别果。谓有为法、若无异相衰损功能;何缘不能引别果已,更不重引。引而复引,应成无穷。若尔;又应非剎那性。由此故知别有异相。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2】异相

集论四卷三页云:何等变异相?谓诸行异异生,由不相似相续转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异相非相

佛地经论五卷九页云:色等诸法变坏等相、不相似故;名为异相。远离如是各别异相,卽是共相。如是共相、以何为相?非相为相。如契经言:一切法性、唯有一相。所谓非相。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4】异相无我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异相无我者:与妄所执我相异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5】识蕴异相差别

瑜伽五十四卷四页云:云何异相差别?谓有贪心、离贪心、有瞋心、离瞋心等。如经广说。乃至不解脱心,极解脱心。是名一门异相差别。复有约界异相差别。谓欲界有四心。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有三心。除不善。无色界有三心。亦除不善。无漏有二心。有学,及无学。又欲界善心有二种。谓加行、及生得。无覆无记心有四种。异熟生心,威仪路心,工巧处心,及变化心。此唯是生得。谓天龙药叉等。然无修果心。于色界中,无工巧处心。无色界、亦尔。当知善心、如下,上亦尔。一切处有。又有约种异相差别。谓欲界有五心。一、见苦所断心,二、见集所断心,三、见灭所断心,四、见道所断心,五、修道所断心。如欲界有五心。如是色无色界,各有五心。幷无漏心,总为十六。初异相心差别义,我当分别。一切有情,略有三品。一、未发趣定品;二、虽已发趣,未得定品;三、已得定品。此复二种。一、不清净,二、极清净。于初品中,或时起染污心。由贪等缠,绕彼心故。或时起善无记心。由贪等缠,暂远离故。第二品中,或时令心,于内静息。或时失念,于五妙欲,其心驰散。或时极静息故;便为惛沉睡眠、缠覆其心。或时为断彼故,于净妙境,安处其心。或时于彼不正安处,心便掉举。若正安处,便不掉举。由沉掉盖,未断灭故;于彼二品,俱不寂静。由断灭故,心得寂静。若由如理作意,已得根本静虑;名定心若未得者,名不定心。道究竟故,名善修心。断究竟故,名极解脱心。与此相违,名不善修心、及不解脱心。从定心已来,当知是第三品。是名识蕴异相差别。 - 朱芾煌

法相辞典中的【5】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