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九卷十頁雲:諸後得智、有二分耶?有義、俱無。離二取故。有義、此智見有相無。說此智品有分別故。聖智皆能親照境故。不執著故;說離二取。有義、此智二分俱有。說此思惟似真如相,不見真實真如性故。又說此智分別諸法自共相等,觀諸有情根性差別,而爲說故。又說此智,現身土等,爲諸有情,說正法故。若不變現似色聲等;甯有現身說法等事。轉色蘊依,不現色者;轉四蘊依,應無受等。又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彼體非實,無緣用故。由斯後智,二分俱有。 - 朱芾煌
世親釋六卷十四頁雲:後得卽是能成立智;此不應說唯是世間。由于世間未積習故。亦不應說唯出世間。由隨世間而現前故。由是因緣,不可定說。 - 朱芾煌
世親釋八卷二十頁雲:次當顯示根本後得譬喩差別。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卽彼複開目;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別智。于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初頌顯示二智差別,其相可知。如虛空者:譬如虛空、周遍無染,非能分別,非所分別;如是根本無分別智、應知亦爾。遍一切法一味空性,故名周遍。一切諸法、所不能染;故名無染。自無分別,是故說名非能分別。亦不爲他分別行相,是故說名非所分別。如是應知無分別智,譬如虛空。現色像者:譬如空中所現色像,是可分別;如是後得無分別智、應知亦爾。是所分別,亦能分別。 - 朱芾煌
成唯識論十卷四頁雲: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後得不然。故非斷道。有義、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于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無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是曾習故。相執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余修所斷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