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五卷十一頁雲:比量者:謂與思擇俱已思、應思、所有境思。此複五種。一、相比量。二、體比量。叁、業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如彼卷十一頁至十叁頁廣釋。
二解 雜集論十六卷十頁雲:比量者:謂現余信解。此雲何?謂除現量所得,余不現事,決定俱轉。先見成就;今現見彼一分時,于所余分,正信解生。謂彼于此,決定當有。由俱轉故。如遠見煙,知彼有火。是名現量爲先比量。
叁解 因明入正理論雲:言比量者:謂藉衆相而觀于義。相有叁種。如前已說。由彼爲因,于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如疏八卷二十頁釋。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十二頁雲:法比量者:謂以相鄰相屬之法,比余相鄰相屬之法。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以屬有色、有見、有對、比有方所、及有形質。屬有漏故,比知有苦。屬無漏故,比知無苦。屬有爲故,比知生住異滅之法。屬無爲故,比知無生住異滅法。如是等類,名法比量。 - 朱芾煌
因明入正理論雲:若似因智爲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爲因,于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如疏八卷二十六頁釋。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十一頁雲:體比量者:謂現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見體。或現見彼一分自體,比類余分。如以現在、比類過去,或以過去、比類未來,或以現在近事、比遠,或以現在、比于未來。又如飲食衣服嚴具車乘等事、觀見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又以一分成熟、比余熟分。如是等類、名體比量。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十一頁雲:相比量者:謂隨所有相狀相屬;或由現在,或先所見,推度境界。如見幢故,比知有車;由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膚細軟發黑輕躁容色姘美,比知少年,以面皺發白等相,比知是老,以執持自相,比知道俗,以樂觀聖者,樂聞正法,遠離悭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說所說,善作所作,比知聰睿,以慈悲,愛語,勇猛,樂施,能善解釋甚深義趣,比知菩薩,以掉動輕轉嬉戲歌笑等事,比未離欲,以諸威儀恒常寂靜,比知離欲,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能寂靜正行神通,比知如來應等正覺具一切智,以于老時見彼幼年所有相狀,比知是彼。如是等類,名相比量。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十二頁雲:業比量者:謂以作用、比業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廣迹住處,比知是象。曳身行處,比知是蛇。若聞嘶聲;比知是馬。若聞哮吼;比知師子。若聞咆勃;比知牛王。見、比于眼。聞、比于耳。齅、比于鼻。嘗、比于舌。觸、比于身。識、比于意。水中見礙,比知有地。若見是處、草木滋潤,莖葉青翠;比知有水。若見熱灰;比知有火。叢林掉動,比知有風。瞑目執杖,進止問他,蹎蹶失路;如是等類,比知是盲。高聲側聽,比知是聾。正信、聰睿、離欲、未離欲、菩薩、如來、如是等類,以業比度,如前應知。 - 朱芾煌
因明入正理論雲: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如疏四卷二十二頁釋。 - 朱芾煌
如比量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十二頁雲:因果比量者:謂以因果展轉相比。如見有行,比至余方;見至余方,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見有人,備善作業,比知必當獲大財富;見大財富,比知先已備善作業。見先修習善行惡行,比當興衰;見有興衰,比先造作善行惡行。見豐飲食,比知飽滿;見有飽滿,比豐飲食。若見有人食不平等,比當有病;現見有病,比知是人食不平等。見有靜慮,比知離欲;見離欲者,比有靜慮。若見修道,比知當獲沙門果證;若見有獲沙門果證,比知修道。如是等類,當知總名因果比量。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