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叁卷二頁雲:言精進者,發起加行,其心勇悍。
二解 此是四念住中精進。瑜伽八十叁卷九頁雲:言精進者:謂爲斷除慢緩策勤諸過失故。
叁解 如勤中說。
四解 顯揚一卷五頁雲:精進者:謂心勇、無墮、不自輕賤、爲體。斷懈怠障爲業。如前乃至增長精進爲業。如經說:起精進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轭。
五解 攝論二卷二十五頁雲:又能遠離所有懈怠、惡不善法;及能出生無量善法、令其增長;故名精進。
六解 五蘊論叁頁雲:雲何精進?謂懈怠對治,心于善品,勇悍爲性。
七解 廣五蘊論六頁雲:雲何精進?謂懈怠對治,善品現前,勤勇爲性。謂若被甲、若加行、若無怯弱、若不退轉、若無喜足、是如此義。圓滿成就善法爲業。
八解 入阿毗達磨論上七頁雲:精進、謂于善不善法生滅事中,勇悍爲性。卽是沈溺生死泥者、能策勵心、令速出義。 - 朱芾煌
法蘊足論九卷五頁雲:雲何精進根?謂依出家遠離所生善法、所起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是名精進根。複次學精進、無學精進、及一切非學非無學精進、皆名精進根。 - 朱芾煌
集異門論七卷二頁雲:精進力雲何?答: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名。爲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是名精進力。 - 朱芾煌
如瑜伽四十二卷十四頁至二十頁說。 - 朱芾煌
如八支聖道中說。
二解 品類足論八卷二頁雲:正精進雲何?謂聖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正精進。 - 朱芾煌
集異門論十八卷五頁雲:八精進事者:雲何爲八?具壽當知;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于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衆多飲食。若不遂心;便作是念:我食雖少;而身輕利。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一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依止城邑,或聚落住。于日初分,著衣持缽,入城邑等,巡行乞食。彼乞食時,作如是念:願得美妙衆多飲食。若得遂心;便作是念:我食既多,身力強盛。堪能進修所修勝行。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二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晝營事業,作如是念:我于晝時,既營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于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叁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作諸事業。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作事業;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于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四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晝行道路,作如是念:我于晝時,既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于夜分,應自策勤,補先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五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期至明日,當行道路。便作是念:我既明日當行道路;無暇修學大師聖教。今于夜分,應預精勤,補當間缺。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六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正爲病苦之所嬰纏,便作是念:我既病苦之所嬰纏;或有是處,因斯病苦之所嬰纏,便舍身命;于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七精進事。複次具壽!如有一類,病苦嬰纏,雖愈未久。作如是念:我遭病苦之所嬰纏,雖愈未久;或有是處,病苦還起;因斯病苦,便舍身命;于大師教,空無所得。作是念已;精進熾然,求得未得,求至未至,求證未證。是名第八精進事。如是八種,名精進事。問:何緣此八名精進事?答:精進者,謂策勵。由此八事,未生而生;生已倍複增長廣大。由此因緣,名精進事。 - 朱芾煌
無性釋七卷十二頁雲:被甲精進,謂最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卽是解釋契經所說初有勢句。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頁雲:雲何菩薩擐甲精進?謂諸菩薩,于發加行精進之前,其心勇悍,先擐誓甲。若我爲脫一有情苦;以千大劫等一日夜,處那洛迦,不在余趣;乃至菩薩經爾所時,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假使過此百千俱胝倍數時劫,方證無上正等菩提;我之勇悍。亦無退屈。于求無上正等菩提,非不進趣。既進趣已;勤勇無懈。何況所經時短苦薄。是名菩薩擐甲精進。若有菩薩,于如是相菩薩所有擐甲精進,少起勝解,少生淨信;如是菩薩,尚已長養無量勇猛,發勤精進大菩提性;何況菩薩成就如是擐甲精進。如是菩薩,于求菩提,饒益有情,無有少分難行事業,可生怯劣難作之心。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二解 無性釋七卷十二頁雲:加行精進,謂加行時,如所意樂,勤修加行。卽是解釋契經所說次有勤句。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法蘊足論七卷十五頁雲:雲何精進覺支?謂世尊說:若聖弟子、爲令已生惡不善法斷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惡不善法不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未生善法生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爲令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滿倍增廣大智作證故;起欲、發勤精進、策心、持心。彼修如是四正勝時,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總名精進。亦名精進根。亦名精進力。亦名精進覺支。亦名正勤。是聖出世無漏無取道隨行道俱有道隨轉,能正盡苦,作苦邊際。諸有學者、如所見諸行,思惟觀察,令至究竟;于諸行中,深見過患。于永涅盤,深見功德。若阿羅漢、如解脫心思惟觀察,令至究竟,所有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覺支。 - 朱芾煌
瑜伽叁十七卷十五頁雲:精進威力者:謂諸菩薩、住勤精進,能斷解怠,精進所治。是名第一。卽此精進、能作自己菩提資糧,及所依止;亦卽能作同事,攝事成熟有情。是名第二。勤精進故;得安樂住。不爲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雜亂。後後所證、轉勝于前。倍生觀喜,以自饒益。勤修善品,不以身語、損惱于他;令他發生精進樂欲,以饒益他。是名第叁。由此因力,于當來世,愛樂殊勝士夫功業。是名第四。是名精進威力四相。此外無有若過若增。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頁雲:又由五相,發勤精進;速證通慧。謂有勢力者:由被甲精進故。有精進者:由加行精進故。有勇悍者:由于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有堅猛者:由寒熱蚊虻等、所不能動精進故。有不舍善轭者:由于下劣無喜足精進故。又爲斷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如其次第,奢摩他,毗缽舍那品,隨煩惱故;願正止觀,無有失壞。 - 朱芾煌
成唯識論六卷叁頁雲:此相差別,略有五種。所謂被甲、加行、無下、無退、無足。卽經所說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不舍善轭。如次應知。此五別者;謂初發心、自分、勝進。自分行中,叁品別故。或初發心、長時、無間、殷重、無余、修差別故。或資糧等、五道別故。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諸佛究竟道、樂利樂他故。或二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別故。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頁雲:雲何菩薩難行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叁種。若諸菩薩、無間遠離諸衣服想,諸飲食想,諸臥具想,及己身想;于諸善法,無間修習,曾無懈廢。是名第一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如是精進,盡衆同分,于一切時,曾無懈廢。是名第二難行精進。若諸菩薩、平等通達功德相應,不緩不急,無有顛倒,能引義利精進成就;是名第叁難行精進。如是菩薩難精進力,當知卽是緣有情悲,及與般若能攝之因。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八時趣入懈怠不發精進中說。 - 朱芾煌
集異門論十叁卷十頁雲:勤精進住者:精進雲何?答:若于出離遠離所生善法,精勤勇猛,勢用策勵。不可製伏,策心相續;是名精進。由彼成就如是精進,于所修習能行勝行,進趣證會。是故說爲勤精進住。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巻十九頁雲:雲何菩薩清淨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十種。一、相稱精進,二、串習精進,叁、無緩精進,四、善攝精進,五、應時修習精進,六、通達衆相精進,七、不退弱精進,八、不舍轭精進,九、平等精進,十、回向大菩提精進。若諸菩薩、或爲彼彼諸隨煩惱、極所逼切;爲斷彼彼隨煩惱故;修習種種相稱對治。謂爲對治諸貪欲故;修習不淨。爲欲對治諸瞋恚故;修習慈愍。爲欲對治諸愚癡故;修習觀察緣性緣起。爲欲對治諸尋思故;修習息念。爲欲對治諸憍慢故;修界差別。如是等類、是名菩薩相稱精進。若諸菩薩、非唯成就始業初業所有精進;謂爲住心、教授教誡;非不亦由串習加行、積習加行。是名菩薩串習精進。若諸菩薩、亦非唯有串習加行、積習加行,爲住其心、教授教誡;然此始業初業菩薩、于此加行,不緩加行,無間加行,殷重加行。是名菩薩無緩精進。若諸菩薩、從師長所、或自多聞力所持故;無倒而取。爲住其心,發勤精進。是名菩薩善攝精進。若諸菩薩、無倒取已;于應止時,能正修止。于應舉時,能策其心。于應舍時,能正修舍。是名菩薩應時修習相應精進。若諸菩薩、于其種種止舉舍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無忘失;能善通達;無間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薩通達衆相相應精進。若諸菩薩、聞說種種最極廣大最極甚深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菩薩精進,不自輕蔑;心不怯弱。不于所有少分下劣差別證中,而生喜足;不求上進。是名菩薩不退弱精進。若諸菩薩、于時時間,密護根門;飲食知量;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正知而住。于如是類等持資糧,能攝受轉。卽于其中,熾然修習。于能引攝無倒義利,于一切時、勤加功用。是名菩薩不舍轭精進。若諸菩薩、發勤精進,不緩不急,平等雙運;普于一切應作事中,亦能平等殷重修作。是名菩薩平等精進。若諸菩薩、一切精進;有所爲作、無不皆爲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是名菩薩回向大菩提精進。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頁雲:依此在家出家二品精進,各有叁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叁、饒益有情精進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七頁雲:雲何菩薩善士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五種。一、無所棄舍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不舍一切欲加行故。二、無退減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如先所受,若等若增、發勤精進、隨長養故。叁、無下劣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勇猛熾然、長時無間,精勤策勵,心無怯弱、無退屈故。四、無顛倒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引義利方便善巧所攝持故。五、勤勇加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于無上正等菩提,速進趣故。 - 朱芾煌
如一切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八十九卷四頁雲:又勤精進、應知五種。一、被甲精進。二、加行精進。叁、不下精進。四、無動精進。五、無喜足精進。此中最初、當知發起猛利樂。欲次隨所欲,發起堅固勇悍方便。次爲證得所受諸法,不自輕蔑,亦無怯懼。次能堪忍寒熱等苦。後于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轉勝轉妙諸功德住。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二十五卷十八頁雲:雲何名爲性勤精進?謂能安住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于善法中能不舍轭,翹勤無惰,起發圓滿,能有所作,于諸有智同梵行者,躬自承奉。如是名爲性勤精進。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頁雲:雲何菩薩一切精進?謂此精進,略有二種。一者、依在家品精進,二者、依出家品精進。當知依此二品精進,各有叁種。一、擐甲精進,二、攝善法精進,叁、饒益有情精進。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說法師衆相圓滿十相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五頁雲:雲何菩薩自性精進?謂諸菩薩、其性勇悍,堪能攝受無量善法,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熾然無間,無有顛倒,及此所起身語意動。當知是名菩薩所行精進自性。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集異門論十六卷十頁雲:雲何精進等覺支?答:諸聖弟子、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廣說乃至勵意不息;是名精進等覺支。
二解 品類足論七卷十一頁雲:精進等覺支雲何?謂聖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滅思惟滅,于道思惟道,無漏作意相應,諸勤精進,勇健勢猛,熾盛難製,勵意不息,心勇悍性;是名精進等覺支。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四頁雲:謂九種相精進,名爲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一者、自性精進。二者、一切精進。叁者、難行精進。四者、一切門精進。五者、善士精進。六者、一切種精進。七者、遂求精進。八者、此世他世樂精進。九者、清淨精進。如彼卷十四頁至二十頁廣釋。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頁雲:雲何菩薩攝善法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爲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加行;能成辦施戒忍精進靜慮慧波羅蜜多。當知此複略有七種。一、無動精進。一切分別,種種分別,根本煩惱,少分煩惱,一切異論,一切苦觸,不傾動故。二、堅固精進。是殷重加行故。叁、無量精進。能現證得一切明處故。四、方便相應精進。所應得義,無顛倒道,隨順而行故。平等通達故。五、無倒精進。爲欲證得能引義利所應得義願所引故。六、恒常精進。是無間加行故。七、離慢精進。由勤精進,離高舉故。由此七種攝善法精進勤加行故;令諸菩薩、速能圓滿波羅蜜多;疾證無上正等菩提。由此精進、是能修證能成菩提一切善法最勝因緣。余則不爾。是故如來以種種門稱贊精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七頁雲:雲何菩薩一切門精進?謂此精進,略有四種。一、離染法精進,二、引白法精進,叁、淨除業精進,四、增長智精進。離染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未生不生,已生斷滅。引白法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一切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令不忘失增長廣大。淨除業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叁業,皆悉清淨;能攝妙善身語意業。增長智精進者: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集能增聞思修慧。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八頁雲:雲何菩薩一切種精進?謂此精進,六種、七種,總十叁種。雲何菩薩六種精進?一、無間精進。謂一切時,修加行故。二、殷重精進。謂能周備修加行故。叁、等流精進。謂先因力所任持故。四、加行精進。數數思擇種種善品正加行故。五、無動精進。一切苦觸不能動故;亦不轉成余性分故。六、無喜足精進。少分下劣差別證中,不喜足故。菩薩成就如是六種一切種精進發勤精進故;所以說言:有勢,有勤,有勇,堅猛,于諸善法,不舍其轭。雲何菩薩七種精進?一、與欲俱行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數于無上正等菩提,猛利欲願隨長養故。二、平等相應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能令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不染汙心,亦不纏心。由此精進,能令菩薩于諸善法,等習而住。叁、勝進精進。謂諸菩薩,若爲隨一根本煩惱及隨煩惱染心纏心;爲斷如是諸煩惱故;精進勇猛,如滅頭然。四、勤求精進。謂諸菩薩,勇猛勤求一切明處,無厭倦故;五、修學精進。謂諸菩薩,于所學法,如應如宜,普于一切法隨法行,能成辦故。六、利他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于如前說十一種相,應知其相。七、善護精進。謂諸菩薩所有精進,起正加行,善自防守。若有所犯;如法悔除。如是菩薩十叁種精進,名一切種精進。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瑜伽四十二卷十四頁至二十頁說。 - 朱芾煌
瑜伽十八卷五頁雲:雲何精進能舍衆苦?謂如有一、有學見迹,作是思惟;我應當證叁界離欲諸結永盡。便臻遠離,于彼勇猛精勤而住;不多安止貪欲纏心。又能如實了知現在諸欲貪纏所有出離;于貪欲蓋,淨修其心。遂能斷滅諸貪欲纏,及貪欲纏爲緣所生心諸懮苦。如貪欲蓋,乃至疑蓋、當知亦爾。如是精進爲依爲導,能舍衆苦。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四十二卷十六頁雲:雲何菩薩饒益有情精進?謂此精進、有十一種。如戒品說。彼說屍羅,此說精進;當知是名彼此差別。 - 朱芾煌
如難行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二十八卷十頁雲:精進有四。何等爲四?一、爲聞精進。二、爲思精進。叁、爲修精進。四、爲障淨精進。爲聞精進者:謂爲聽未聞,聞已究竟,勤心勇猛審決加行。爲思精進者:謂如所聞法,獨處空閑,思惟其義,籌量觀察。爲修精進者:謂入寂靜,于時時間,勤修止觀。爲障淨精進者:謂于晝夜策勵精進,經行宴坐,從諸障法,淨修其心,勤心勇猛審決精進。 - 朱芾煌
如淸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大毗婆沙論一百九十八卷十一頁雲:有諸外道、現見世間爲求富貴,廣施功力,而不能得;有不希求、自然而得。便作是念:無力無精進。乃至廣說。若有者;應求、乃得。不求、不得。現見相違;故知無也。然世福樂、必由先時定不定業。有施功力而不獲者,以無先時業故。有不施功而便得者,以有先時決定因故。彼于此事,不善了知;便謂無力無精進。乃至廣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善士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清淨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九十八卷六頁雲:複有苾刍、如所聞法,如所得法,起大功用,發大精進。或正爲他宣說開示,或以勝妙音詞讀誦。從此無間,漸次因緣,能隨獲得勝叁摩地。當知是名精進增上叁摩地。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瑜伽七十八卷十一頁雲: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陵他。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于諸善法,終不舍轭。如是名爲七種精進清淨之相。 - 朱芾煌
如攝善法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種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一切門精進中說。 - 朱芾煌
如知量中說。 - 朱芾煌
瑜伽叁十五卷五頁雲:雲何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謂諸菩薩、性自翹勤,夙興晚寐,不深耽樂睡眠倚樂。于所作事,勇決樂爲;不生懈怠。思擇方便,要令究竟。凡所施爲一切事業,堅固決定。若未皆作、未皆究竟;終不中間懈廢退屈。于諸廣大第一義中,心無怯弱。不自輕懱。發勇猛心,我今有力、能證于彼。或入大衆,或與他人共相擊論,或余種種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能引義利大事務中,尚無深倦;何況小事。如是等類、當知名爲菩薩精進波羅蜜多種姓相。 - 朱芾煌
瑜伽六十八卷五頁雲:複次略有五種發起正精進因緣。一、宣說正法。二、修行共住。叁、察懈怠過失,見精進功德。四、由思擇力相續成熟。五、知所證得前後差別。 - 朱芾煌
瑜伽十五卷一頁雲:又依四處,于八時中,趣入懈怠,不發精進。當知如是補特伽羅,是懈怠類;非精進類。謂依乞食處,依所作處,依遊行處,依界不平等處。依此四處。八時差別。多食精美,身沈重時。少食麁惡,身劣頓時。將欲所作,護惜力時。已有所作,身疲倦時。將欲遊行,護惜力時。已涉長塗,身疲倦時。正爲病苦所纏擾時。所病已愈,恐更發時。此懈怠類補特伽羅,乃至未遇懈怠所依,少似精進。若得遇已;速發懈怠。是故名爲懈怠種類。與此相違,亦依四處,于八時中,發勤精進。當知如是補特伽羅,能伏懈怠。勤精進類,雖遇懈怠所依;亦能發勤精進;何況不遇?是故名爲勤精進類。 - 朱芾煌
瑜伽七百五卷六頁雲:複次精進波羅蜜多、有十清淨。一、安處清淨,二、純熟清淨,叁、策發清淨,四、方便清淨,五、不虛時住清淨,六、不艱辛住清淨,七、出離清淨,八、攝受助伴清淨,九、速疾神通清淨,十、無盡性清淨。 - 朱芾煌
瑜伽九十四卷九頁雲:此精進者、于諸善法,未證能證。無退失時,能辦自義他義俱義。雲何名爲能辦自義?謂出家已;由其二相,說名有果。一者、證得煩惱離系究竟涅盤。謂離系果。二者、能起世間勝樂。謂往善趣樂異熟果。雲何名爲能辦他義?謂廣爲他宣說法要,令其能往世間善趣,究竟涅盤。雲何名爲能辦俱義?謂自修治淨福田性,堪任受用從淨信邊所得如法衣服等事。由此受用,攝養己身、令其能順一切善品。又能令他于己所作,得大果報。謂于當來往善趣故。得大勝利。謂當獲得財寶仆從、皆圓滿故。得大榮盛,謂當獲得壽命色力樂辯才等、自圓滿故。得大修廣。謂卽于上所得叁處,長時隨逐、無間斷故。 - 朱芾煌
瑜伽十四卷十五頁雲:又有五種爲斷煩惱正精進障。一者、耽著等至及生。二者、耽著利養恭敬。叁者、放逸。四者、惡慧。五者、其心下劣,或增上慢。 - 朱芾煌
無性釋七卷十二頁雲:無怯弱無退轉無喜足精進,謂隨意樂所作善事,乃至安坐妙菩提座,終不放舍。于自疲苦,心不退屈;名無怯弱。于他逼惱,心不移動;名無退轉。乃至菩提,于其中間,進修善品,嘗無懈廢,名無喜足。如是叁句,如數解釋,契經所說有勇、堅猛、于諸善法不舍轭句。 - 朱芾煌
瑜伽六十八卷二頁雲:問:何因緣故,正見、正思惟、正精進、說爲慧蘊?答:由此慧蘊,略有叁種作業;因此叁法,方得究竟。謂通達諸法真義,是初業。通達諸法真義已;卽于真義,爲他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易了。是第二業。爲斷余結,法隨法行。是第叁業。如是叁業,由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故;如其次第,而得究竟。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