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5 条与“道谛”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法相辞典】的查询结果:
法相辞典 【1】道谛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道谛?谓资粮道、若方便道、若清净道、如是一切、总略为一,说名道谛。世尊就胜,依能摄受沙门果证,但略显示八圣支道、名为道谛。资粮道者:有十三种。如声闻地已说应知。方便道者:若就最胜;谓于暖顶忍世第一法位中所有一切诸念住等菩提分法。清净道者:谓于见道修道究竟道中,卽彼所摄所有一切菩提分法。究竟道中所有能引诸功德道、彼亦皆入道谛数中。又诸菩萨方便道者:谓六波罗蜜多所摄。清净道者:谓般若波罗蜜多所摄。此约最胜说。非不一切菩提分法,皆遍修习。
二解  瑜伽六十六卷三页云:复次若能证解第一义谛所有正见,及正见为先、一切圣道;是名道谛。复次欲令于苦,遍知;于集,永断;于灭,作证;于道,修习;故略建立诸圣谛相。若广建立;当知其相、无量无边。又六十八卷二页至五页广释。
三解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云何道谛?谓由此道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略说道谛相。今于此中、依四圣谛,以其作用,显道体相。如彼卷十七页至十卷十六页广释。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2】道谛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页云:道谛义云何?答:能成三谛义。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3】道谛非苦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页云:道非苦受等所摄,故非苦苦。道非变坏。何有变时,当生坏苦。道能解脱一切杂染品粗重故;能违一切生相续故;是故亦非行苦所摄。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4】道谛四行

杂集论十卷十五页云:复次道谛有四行相。谓道相、如相、行相、出相。何故名道相?因此寻求真实义故。所以者何?由此圣道,是诸圣者证真义路;是故名道。何故名如相?以能对治诸烦恼故。所以者何?一切烦恼,皆不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何故名行相?善能成办心,令不颠倒故。所以者何?心不觉悟真实道理,于无常等法,起常等颠倒。善能修治此颠倒心、令离颠倒,觉真实义;是故名行。何故名出相?趣真常迹故。所以者何?由此圣道、能趣出离究竟常迹;是故名出。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九页云:缘道谛有四行相。一、道,二、如,三、行,四、出。违害邪道,故名为道。违害非理,故名为如。趣涅盘宫,故名为行。能永超度,故名为出。是能出性;非没性故。是出要路,故名为道。能契正理,故名为如。能正趣向,故名为行。永超生死,故名为出。又云:问:有四行相、观于圣道,何故但名道谛;不名如等三种谛耶?答:亦应说为如行出谛,而不说者;是有余说。复次既说为道谛;当知已说如行出谛。以相同故。复次能知、所知、易分别故;但名道谛;非如行出。谓佛世尊、说有道智,故此所知、但名道谛。如智、所知;觉、所觉等,应知亦尔。复次道名唯显趣涅盘路,故立谛名。如、滥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盘。故此不名如行出谛。复次此道谛名、旧所传说,是旧文句。过去诸佛,过殑伽沙,皆以道名表示此谛。今佛亦尔,故不应责。复次此谛四相、道相最初,是故世尊但名道谛。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5】道谛有三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二页云: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起故。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6】道谛有四种

显扬二卷二页云:道谛者:亦有四种。如前所说。全摄者:谓一切觉分。胜摄者:谓八圣道支。世俗谛摄者:谓于世俗谛所摄苦谛集谛灭谛,为遍知故,为永断故,为作证故;一切圣道。胜义谛摄者:谓于胜义谛所摄苦谛集谛灭谛,为遍知故;如是广说。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7】四行了道谛

瑜伽三十四卷十六页云:于灭谛相正觉了已;复正觉了,真对治道,于所知境,能通寻求义故;能实寻求义故;由于四门随转义故;一向能趣涅盘义故;所以说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道谛相。 - 朱芾煌

法相辞典 【8】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

佛地经论三卷十二页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一向是善,一向无漏,道谛所摄。诸佛无有一切有漏种子法故。虽复现化,作生死身,业烦恼等,似苦集谛;实是无漏道谛所摄。随世俗相,名五、十二、十八、蕴等;而实非是蕴处界摄。离戏论故,离诸相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中的【8】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