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5 條與「道谛」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法相辞典】的查詢結果:
法相辭典 【1】道谛

瑜伽六十四卷十頁雲:雲何道谛?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淨道、如是一切、總略爲一,說名道谛。世尊就勝,依能攝受沙門果證,但略顯示八聖支道、名爲道谛。資糧道者:有十叁種。如聲聞地已說應知。方便道者:若就最勝;謂于暖頂忍世第一法位中所有一切諸念住等菩提分法。清淨道者:謂于見道修道究竟道中,卽彼所攝所有一切菩提分法。究竟道中所有能引諸功德道、彼亦皆入道谛數中。又諸菩薩方便道者:謂六波羅蜜多所攝。清淨道者:謂般若波羅蜜多所攝。此約最勝說。非不一切菩提分法,皆遍修習。
二解  瑜伽六十六卷叁頁雲:複次若能證解第一義谛所有正見,及正見爲先、一切聖道;是名道谛。複次欲令于苦,遍知;于集,永斷;于滅,作證;于道,修習;故略建立諸聖谛相。若廣建立;當知其相、無量無邊。又六十八卷二頁至五頁廣釋。
叁解  雜集論八卷十七頁雲:雲何道谛?謂由此道故;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是略說道谛相。今于此中、依四聖谛,以其作用,顯道體相。如彼卷十七頁至十卷十六頁廣釋。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2】道谛

瑜伽五十五卷十六頁雲:道谛義雲何?答:能成叁谛義。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3】道谛非苦

瑜伽六十七卷十五頁雲:道非苦受等所攝,故非苦苦。道非變壞。何有變時,當生壞苦。道能解脫一切雜染品粗重故;能違一切生相續故;是故亦非行苦所攝。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4】道谛四行

雜集論十卷十五頁雲:複次道谛有四行相。謂道相、如相、行相、出相。何故名道相?因此尋求真實義故。所以者何?由此聖道,是諸聖者證真義路;是故名道。何故名如相?以能對治諸煩惱故。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不如理。道能除此,是故名如。何故名行相?善能成辦心,令不顛倒故。所以者何?心不覺悟真實道理,于無常等法,起常等顛倒。善能修治此顛倒心、令離顛倒,覺真實義;是故名行。何故名出相?趣真常迹故。所以者何?由此聖道、能趣出離究竟常迹;是故名出。
二解  大毗婆沙論七十九卷九頁雲:緣道谛有四行相。一、道,二、如,叁、行,四、出。違害邪道,故名爲道。違害非理,故名爲如。趣涅盤宮,故名爲行。能永超度,故名爲出。是能出性;非沒性故。是出要路,故名爲道。能契正理,故名爲如。能正趣向,故名爲行。永超生死,故名爲出。又雲:問:有四行相、觀于聖道,何故但名道谛;不名如等叁種谛耶?答:亦應說爲如行出谛,而不說者;是有余說。複次既說爲道谛;當知已說如行出谛。以相同故。複次能知、所知、易分別故;但名道谛;非如行出。謂佛世尊、說有道智,故此所知、但名道谛。如智、所知;覺、所覺等,應知亦爾。複次道名唯顯趣涅盤路,故立谛名。如、濫正理;行、通有漏;出、通涅盤。故此不名如行出谛。複次此道谛名、舊所傳說,是舊文句。過去諸佛,過殑伽沙,皆以道名表示此谛。今佛亦爾,故不應責。複次此谛四相、道相最初,是故世尊但名道谛。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5】道谛有叁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雲:道谛叁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計所執故。二、永斷道。能斷依他起故。叁、作證道。能證圓成實故。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6】道谛有四種

顯揚二卷二頁雲:道谛者:亦有四種。如前所說。全攝者:謂一切覺分。勝攝者:謂八聖道支。世俗谛攝者:謂于世俗谛所攝苦谛集谛滅谛,爲遍知故,爲永斷故,爲作證故;一切聖道。勝義谛攝者:謂于勝義谛所攝苦谛集谛滅谛,爲遍知故;如是廣說。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7】四行了道谛

瑜伽叁十四卷十六頁雲:于滅谛相正覺了已;複正覺了,真對治道,于所知境,能通尋求義故;能實尋求義故;由于四門隨轉義故;一向能趣涅盤義故;所以說名道如行出。如是行者,由四種行,了道谛相。 - 朱芾煌

法相辭典 【8】四智心品一向是善一向無漏道谛所攝

佛地經論叁卷十二頁雲:如是四智相應心品,一向是善,一向無漏,道谛所攝。諸佛無有一切有漏種子法故。雖複現化,作生死身,業煩惱等,似苦集谛;實是無漏道谛所攝。隨世俗相,名五、十二、十八、蘊等;而實非是蘊處界攝。離戲論故,離諸相故。 - 朱芾煌

法相辞典中的【8】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