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47 條與「忏悔」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佛学次第统编】的查詢結果:
佛學次第統編 【1】忏悔

  忏悔二字,乃梵漢雙舉之詞,梵語忏摩,華言悔過,言忏者乃忏摩之略,言悔乃悔過之意也。總之忏摩原意,乃請他忍恕之義。悔過者,則又自行悔罪之意也。止觀曰:“忏名陳露先惡,悔名改往修來。”是又就去來言之矣。
  忏悔爲天臺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觀經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長,發露忏悔,罪即消除。”業報差別經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普賢行願品曰:“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 明·楊卓

佛學次第統編 【2】忏悔五法

  比丘忏悔罪時,行五種之方式,著袈裟、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禮大比丘足,說所犯之罪名。 - 明·楊卓

佛學次第統編 【3】叁品忏悔

  往生禮贊曰忏悔有叁品:
  一、上品忏悔  身毛孔中血流,眼中血出。
  二、中品忏悔  遍身熱行從毛孔出,眼中血流。
  叁、下品忏悔  遍身徹熱,眼中淚出。 - 明·楊卓

佛學次第統編 【4】叁種忏悔

  叁種忏悔法者:
  一、作法忏  向佛前報陳過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爲滅犯戒之罪。
  二、取相忏  于定心而運忏悔之想,如佛來摩頂,以感瑞相爲期者,爲滅煩惱之性罪。
  叁、無生忏  正心端坐,而觀無生之理者,爲滅障中道之無明,觀普賢經曰:“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實相,衆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 明·楊卓

佛学次第统编中的【4】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