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5 条与“道谛”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佛学次第统编】的查询结果:
佛学次第统编 【1】道谛

  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略则戒、定、慧,广则三十七道品。此三十七合为七科,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为七科。分述如次: - 明·杨卓

佛学次第统编 【2】道谛(二)

  道以能通为义,正道及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
  一、正道者,实观三十七品(已见前文),三解脱门(见下文),缘理慧行,名为正道。
  二、助道者,得解观中种种诸对治法,及诸禅定,皆是助道。
  复次:
  一、正道者,谓见谛八忍、八智,此十六心思惟。九无碍九解脱,此十八心真无漏慧,名为正道。
  一、八忍  欲界与上二界四谛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
  一、忍可印证欲界四谛,曰四法忍:
  一、苦法忍  二、集法忍  三、灭法忍  四、道法忍
  二、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谛,曰四类忍:
  一、苦类忍  二、集类忍  三、灭类忍  四、道类忍
  以此八忍,正断三界之见惑。
  二、八智
  一、证欲界四谛之智,曰四法智:
  一、苦法智  二、集法智  三、灭法智  四、道法智
  二、证上二界四谛之智,曰四类智:
  一、苦类智  二、集类智  三、灭类智  四、道类智
  即观八谛而正断烦恼无间道之位曰忍。既断烦恼而了解脱之位曰智。总称八忍八智。是无漏智之初也。
  三、九无碍九解脱  三界有九地,九地中皆有见惑修惑。每地修惑,分为九品。先断粗大,次第断微细。每断一品之修惑,有无间道解脱道之二种。正断惑之位,曰无间道。既断惑已得解脱之位,谓之解脱道。
  二、其余方便对治诸禅三昧,及三十七品三解脱等,皆是助道,所谓三解脱门者如次。
  三解脱门  解脱即自在之义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由此三解脱门,则能通至涅槃。
  一、空  观诸法无我我所。
  二、无相  男女一异等相不可得。
  三、无愿  知一切法无相无所作。
  此二道相扶,能通涅槃,审实不虚,即名道谛也。 - 明·杨卓

佛学次第统编 【3】道谛下四行

  道谛下四行者:
  一、道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能通至涅槃,故名道。
  二、正行  谓观五不受阴三十七品等道,非颠倒法,故名正。
  三、迹行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是一切圣人去处,故名迹。
  四、乘行  谓观三十七品等道,能运行人必至三解脱,爱见等烦恼不能遮,故名乘。
道谛下四行
  ┌地狱………………………………┐
  │饿鬼………………………………│
  │畜生………………………………├四恶趣四有┐
  ┌欲界┤修罗………………………………┘  ├五道┐︵
  │  │人……东洲…南洲…西洲…北洲……四洲四有┘  │六
  │  └欲天……四王…忉利…夜摩…┐  │道
  │  ┌────────┘  │︶
  │  └…兜率…化乐…他化……六欲六有  ┐  ├二
  ┌苦  │  ┌初禅前二┐  │  │十
  │谛…三┤  ┌初禅┤  ├二有……………┐  │  │五
  │  界│  │  └大  梵┘  │  │天│有
  │  │  │二禅………………一有……………│  ├道┘
  │  │色界┤三禅………………一有……………├四禅七有  │
  │  │  │  ┌四禅前三┐  │  │
  │  │  └四禅┤无  想├三有……………┘  │
  │  │  └那  含┘  │
  │  └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四空四有┘
  │
  │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  ┌──┴──┐  ┌──┴──┐  ┌──┴──┐
  │  苦  集  灭  道  苦  集  灭  道  苦  集  灭  道
  │  │  │  │  │  │  │  │  │  │  │  │  │
  │  ┌身─○─┼─┼─┼─○─┼─┼─┼─○─┼─┼─┼
  │  │  │  │  │  │  │  │  │  │  │  │  │  │
  │  │边─○─┼─┼─┼─○─┼─┼─┼─○─┼─┼─┼
  │  五│  │  │  │  │  │  │  │  │  │  │  │  │
  │  ┌利┤见─○─○─○─○─○─○─○─○─○─○─○─○
  │  │使│  │  │  │  │  │  │  │  │  │  │  │  │
  │  │  │戒─○─┼─┼─○─○─┼─┼─○─○─┼─┼─○
  │  │  │  │  │  │  │  │  │  │  │  │  │  │  │
  │  │  └取─○─○─○─○─○─○─○─○─○─○─○─○
  │  ┌  见惑┤  │  │  │  │  │  │  │  │  │  │  │  │
  │  │  │  ┌贪─○─○─○─○─○─○─○─○─○─○─○─○
  │  │  │  │  │  │  │  │  │  │  │  │  │  │  │  │
四谛┤  │  │  │嗔─○─○─○─○─┼─┼─┼─┼─┼─┼─┼─┼
  │  │  │五│  │  │  │  │  │  │  │  │  │  │  │  │
  │  │  └钝┤痴─○─○─○─○─○─○─○─○─○─○─○─○
  │  │  使│  │  │  │  │  │  │  │  │  │  │  │  │
  │  │  │慢─○─○─○─○─○─○─○─○─○─○─○─○
  │  │  │  │  │  │  │  │  │  │  │  │  │  │  │
  │  │  └疑─○─○─○─○─○─○─○─○─○─○─○─○
  │集│  十  七  七  八  九  六  六  七  九  六  六  七
  ├谛┤  └──┬──┘  └──┬──┘  └──┬──┘
  │  │  三十二  二十八  二十八
  │  │  └───────┬───────┘
  │  │   八十八使
  │  │  ┌贪  欲……五趣杂居地┐  ┌上  上
  │  │  │  ┌离生喜乐地│  ┌上品┤上  中
  │  │  │嗔  │定生喜乐地│九地各┐│  └上  下
  │  │思  │  色…┤离生喜乐地│九品  ││  ┌中  上
  │  └惑…四┤痴  └舍念清净地├  ├┤中品┤中  中
  │  使│  ┌空无边处地│共成八││  └中  下
  │  │  │识无边处地│十一品┘│  ┌下  上
  │  └慢  无色┤无所有处地│  └下品┤下  中
  │  └非非想处地┘  └下  下
  ├灭谛
  │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  │四正勤……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
  │道  │  ┌─────────────┘
  └谛…三┤  └…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得生
  十│四如意足……欲…念…进…慧
  七│五根……信…进…念…定…慧
  道│五力……信…进…念…定…慧
  品│七觉支……择…进…喜…除…舍…定…慧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
  ┌───────────────┘
  └…正精进…正念…正定

  ┌别┐
  ┌苦谛┤  ├苦苦……坏苦……行苦
  │  └通┘
  │  ┌业……不善业……善业……不动业
  │集谛┤
  │  └烦恼………………见…………爱
又│  ┌有余涅槃
四┤灭谛┤
谛│  └无余涅槃
  │  ┌正道……三十七品……三解脱门
  │  ┌甲┤
  │  │  └助道…………种种对治及禅定
  │  │  ┌四法忍……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
  │道│  十┌八忍┤
  └谛│  ┌六┤  └四类忍……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
  │  ┌正  │心│  ┌四法智……苦法智…集法智…灭法智…道法智
  │  │道…三│  └八智┤
  │  │  十┤  └四类智……苦类智…集类智…灭类智…道类智
  │  │  四│  ┌九无碍
  └乙┤  心└十八心┤
  │  └九解脱
  │  ┌三十七品
  └助道  ┤三解脱门……一、空…二、无相…三、无作
  └其余方便对治诸禅三昧

  ┌苦谛下四行……一无常行…二苦行…三空行…四无我行
  │集谛下四行……一集行……二因行…三缘行…四生行
  十六行┤灭谛下四行……一尽行……二灭行…三妙行…四出行
  └道谛下四行……一道行……二正行…三迹行…四乘行 - 明·杨卓

佛学次第统编中的【3】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