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7本字典中找到 1000+ 條與「」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五灯会元】的查詢結果:
五燈會元 【1】跋陀

  秦跋陀禅師,問生法師講何經論,生曰:「大般若經。」師曰:「作麼生說色空義?」曰:「衆微聚曰色。衆微無自性曰空。」師曰:「衆微未聚,喚作甚麼?」生罔措。師又問:「別講何經論?」曰:「大涅槃經。」師曰:「如何說涅槃之義?」曰:「涅而不生,槃而不滅。不生不滅,故曰涅槃。」師曰:「這個是如來涅槃,那個是法師涅槃?」曰:「涅槃之義,豈有二邪?某甲只如此,未審禅師如何說涅槃?」師拈起如意曰:「還見麼?」曰:「見。」師曰:「見個甚麼?」曰:「見禅師手中如意。」師將如意擲于地曰:「見麼?」曰:「見。」師曰:「見個甚麼?」曰:「見禅師手中如意墮地。」師斥曰:「觀公見解,未出常流,何得名喧宇宙!」拂衣而去。其徒懷疑不已,乃追師扣問:「我師說色空涅槃不契,未審禅師如何說色空義?」師曰:「不道汝師說得不是,汝師只說得果上色空,不會說得因中色空。」其徒曰:「如何是因中色空?」師曰:「一微空故衆微空,衆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無衆微,衆微空中無一微。」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本生

  本生禅師,拈拄杖示衆曰:「我若拈起,你便向未拈起時作道理。我若不拈起,你便向拈起時作主宰。且道老僧爲人在甚處?」時有僧出曰:「不敢妄生節目。」師曰:「也知阇黎不分外。」曰:「低低處平之有余,高高處觀之不足。」師曰:「節目上更生節目。」僧無語。師曰:「掩鼻偷香,空招罪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本童

  本童禅師,因僧寫師真呈,師曰:「此若是我,更呈阿誰?」曰:「豈可分外也。」師曰:「若不分外,汝卻收取。」僧擬收,師打曰:「正是分外強爲。」曰:「若恁麼即須呈于師也。」師曰:「收取!收取!」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渌清

  渌清禅師,僧問:「不落道吾機,請師道。」師曰:「庭前紅苋樹,生葉不生華。」僧良久,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正是道吾機,因甚麼不會?」僧禮拜,師打曰:「須是老僧打你始得。」問:「如何是無相?」師曰:「山青水綠。」僧參,師以目視之。僧曰:「是個機關,于某甲分上用不著。」師彈指叁下。僧繞禅床一匝,依位立。師曰:「參堂去。」僧始出。師便喝,僧卻以目視之。師曰:「灼然用不著。」僧禮拜。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齊聳

  齊聳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老僧並不知。」曰:「和尚是大善知識,爲甚麼不知?」師曰:「老僧不曾接下機。」問:「如何是道?」師曰:「往來無障礙。」複曰:「忽遇大海,作麼生過?」僧擬議,師便打。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仙天

  仙天禅師,新羅僧參,方展坐具,擬禮拜,師捉住雲:「未發本國時道取一句?」僧無語。師便推出曰:「問伊一句,便道兩句。」僧參,展坐具,師曰:「這裏會得孤負平生去也。」曰:「不向這裏會得,又作麼生?」師曰:「不向這裏會,更向那裏會?」便打出。僧參,才展坐具,師曰:「不用通時暄,還我文彩未生時道理來!」曰:「某甲有口,啞卻即閑,若死覓個臘月扇子作麼?」師拈棒作打勢。僧把住曰:「還我未拈棒時道理。」師曰:「隨我者隨之南北,不隨我者死住東西。」曰:「隨與不隨且置,請師指出東西南北。」師便打。披雲和尚來,才入方丈,師便問:「未見東越老人時,作麼生爲物?」雲曰:「秖見雲生碧嶂,焉知月落寒潭。」師曰:「秖與麼也難得。」曰:「莫是未見時麼?」師便喝。雲展兩手,師曰:「錯怪人者有甚麼限?」雲掩耳而出。師曰:「死卻這漢平生也!」洛瓶和尚參,師問:「甚處來?」瓶曰:「南溪。」師曰:「還將南溪消息來麼?」曰:「消即消已,息即未息。」師曰:「最苦是未息。」瓶曰:「且道未息個甚麼?」師曰:「一回見面,千載忘名。」瓶拂袖便出。師曰:「弄死蛇手有甚麼限?」僧參,擬禮拜,師曰:「野狐兒見甚麼了便禮拜?」曰:「老禿奴見甚麼了便恁麼問?」師曰:「苦哉!苦哉!仙天今日忘前失後。」曰:「要且得時,終不補失。」師曰:「爭不如此?」曰:「誰甘!」師呵呵大笑曰:「遠之遠矣。」僧四顧便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白馬辯

  襄州白馬辯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水來河漲。」曰:「如何是法?」師曰:「風來樹動。」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白雲福

  韶州白雲福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的的之意?」師曰:「直。」曰:「學人不會,意旨如何?」師曰:「崖州路上問知音。」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白雲聞

  韶州白雲聞禅師,上堂良久,僧出問:「白雲一路,全因今日。」師曰:「不是!不是!」曰:「和尚又如何?」師曰:「白雲一路,草深一丈。」便下座。問:「擬伸一問,師還答否?」師曰:「皂莢樹頭懸,風吹曲不成。」問:「受施主供養,將何報答?」師曰:「作牛作馬。」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0】白兆圭

  安州白兆山通慧圭禅師,上堂:「幸逢嘉會,須采異聞。既遇寶山,莫令空手。不可他時後日,門扇後、壁角頭,自說大話也。窮天地,亘古今,即是當人一個自性,于是中間,更無他物。諸人每日行時行著,臥時臥著,坐時坐著,只對語言時滿口道著。以至揚眉瞬目,嗔喜愛憎,寂默遊戲,未始間斷。因甚麼不肯承當,自家歇去?良由無量劫來,愛欲情重,生死路長,背覺合塵,自生疑惑。譬如空中飛鳥,不知空是家鄉;水裏遊魚,忘卻水爲性命。何得自抑,卻問傍人。大似捧飯稱饑,臨河叫渴。諸人要得休去麼?各請立地定著精神,一念回光,豁然自照。何異空中紅日,獨運無私。盤裏明珠,不撥自轉。然雖如是,只爲初機,向上機關,未曾踏著。且道作麼生是向上機關?」良久曰:「仰面看天不見天。」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1】百丈安

  洪州百丈明照安禅師,新羅人也。僧問:「一藏圓光,如何是體?」師曰:「勞汝遠來。」曰:「莫便是一藏圓光麼?」師曰:「更吃一碗茶。」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手巾寸半布。」問:「萬法歸一,一歸何處?」師曰:「未有一個人不問。」問:「如何是極則處?」師曰:「空王殿裏登九五,野老門前不立人。」問:「隨緣認得時如何?」師曰:「未認得時作麼生?」問:「如何是毗盧師?」師曰:「人天收不得。」曰:「如何是一代時教?」師曰:「義例分明。」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2】百丈超

  洪州百丈超禅師,海東人也。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金雞玉兔,聽繞須彌。」問:「日落西山去,林中事若何?」師曰:「洞深雲出晚,澗曲水流遲。」問:「某甲今日辭去,或有人問和尚說甚麼法,向他道甚麼?」師曰:「但道大雄山頂上,虎生師子兒。」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3】褒親谕

  東京褒親旌德寺谕禅師,上堂:「新羅打鼓,大宋上堂。庭前柏子問話,燈籠露柱著忙。香臺拄杖起作舞,臥病維摩猶在床。這老漢我也識得,你病休訝郎當。咄!」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4】寶藏本

  臺州寶藏本禅師,上堂:「清明已過十余日,華雨闌珊方寸深。春色惱人眠不得,黃鹂飛過綠楊陰。」遂大笑,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5】寶華顯

  平江府寶華顯禅師,本郡人也。上堂曰:「吃粥了也,頭上安頭。洗缽盂去,爲蛇畫足。更問如何?自納敗阙。」良久,高聲召大衆,衆舉首。師曰:「歸堂吃茶。」上堂:「禅莫參,道休學,歇意忘機常廓落。現成公案早周遮,只個無心已穿鑿。直饒坐斷未生前,難透山僧錯錯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6】寶壽沼

  鎮州寶壽沼禅師,﹝第一世。﹞僧問:「萬境來侵時如何?」師曰:「莫管他。」僧禮拜,師曰:「不要動著,動著即打折汝腰。」師在方丈坐,因僧問訊次,師曰:「百千諸聖,盡不出此方丈內。」曰:「只如古人道,大千沙界海中漚,未審此方丈向甚麼處著?」師曰:「千聖現在。」曰:「阿誰證明?」師便擲下拂子。僧從西過東立,師便打。僧曰:「若不久參,焉知端的?」師曰:「叁十年後,此話大行。」趙州來,師在禅床背面而坐,州展坐具禮拜。師起入方丈。州收坐具而出。師問僧:「甚處來?」曰:「西山來。」師曰:「見猕猴麼?」曰:「見。」師曰:「作甚麼伎倆?」曰:「見某甲一個伎倆也作不得」。師便打。胡釘鉸參,師問:「汝莫是胡釘鉸麼?」曰:「不敢。」師曰:「還釘得虛空麼!」曰:「請和尚打破。」師便打,胡曰:「和尚莫錯打某甲。」師曰:「向後有多口,阿師與你點破在。」胡後到趙州舉前話,州曰:「汝因甚麼被他打?」胡曰:「不知過在甚麼處?」州曰:「只這一縫尚不柰何!」胡于此有省。趙州曰:「且釘這一縫。」僧問:「萬裏無雲時如何?」師曰:「青天也須吃棒。」曰:「未審青天有甚麼過?」師便打。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面黑眼睛白。」西院來參,問:「踏倒化城來時如何?」師曰:「不斬死漢。」院曰:「斬。」師便打,院連道:「斬!斬!」師又隨聲打。師卻回方丈曰:「適來這僧,將赤肉抵他幹棒,有甚死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7】寶相元

  臺州寶相元禅師,僧問:「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皆從此經出。如何是此經?」師曰:「長時誦不停,非義亦非聲。」曰:「如何受持?」師曰:「若欲受持者,應須用眼聽。」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8】保福殊

  英州保福殊禅師,僧問:「諸佛未出世時如何?」師曰:「山河大地。」曰:「出世後如何?」師曰:「大地山河。」曰:「恁麼則一般也。」師曰:「敲磚打瓦。」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碗大碗小。」曰:「客來將何祗待?」師曰:「一杓兩杓。」曰:「未飽者,作麼生?」師曰:「少吃少吃。」問:「如何是大道?」師曰:「鬧市裏。」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一任人看。」問:「如何是禅?」師曰:「秋風臨古渡,落日不堪聞。」曰:「不問這個蟬。」師曰:「你問那個禅?」曰:「祖師禅。」師曰:「南華塔外松陰裏,飲露吟風又更多?」問:「如何是真正路?」師曰:「出門看堠子。」乃曰:「釋迦何處滅俱屍?彌勒幾曾在兜率?西覓普賢好慚愧,北討文殊生受屈。坐壓毗盧額汗流,行築觀音鼻血出。回頭摸著個匾擔,卻道好個木牙笏。」喝一喝,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9】報慈淳

  湖南報慈淳禅師,上堂曰:「青眸一瞬,金色知歸。授手而來,如王寶劍。而今開張門戶,各說異端,可謂古路坦而荊棘生,法眼正而還自翳,孤負先聖,埋沒己靈。且道不埋沒不孤負正法眼藏如何吐露?還有吐露得底麼?出來吐露看。如無,擔取詩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聯燈作烏回範語。﹞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0】報慈嵩

  潭州報慈嵩禅師,僧問:「北鬥藏身,意旨如何?」師曰:「百歲老人入漆甕。」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1】報恩成

  鄂州報恩成禅師,上堂:「秋雨乍寒,汝等諸人,青州布衫成就也未?」良久,喝曰:「雲溪今日,冷處著一把火。」便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2】

  蕲州北禅悟通寂禅師,上堂,拈拄杖曰:「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微塵菩薩,一時在拄杖頭上轉大法輪,盡向諸人鼻孔裏過。還見麼?若見,與我拈將來。若不見,大似立地死漢。」良久曰:「風恬浪靜,不如歸堂。」問僧:「甚處來?」曰:「黃州。」師曰:「夏在甚處?」曰:「資福。」師曰:「福將何資?」曰:「兩重公案。」師曰:「爭奈在北禅手裏。」曰:「在手裏即收取。」師便打。僧不甘,師隨後趁出。問:「如何是佛?」師曰:「對面千裏。」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3】北蘭讓

  江西北蘭讓禅師,湖塘亮長老問:「承聞師兄畫得先師真,暫請瞻禮。」師以兩手擘胸開示之。亮便禮拜。師曰:「莫禮!莫禮!」亮曰:「師兄錯也,某甲不禮師兄。」師曰:「汝禮先師真那!」亮曰:「因甚麼教莫禮?」師曰:「何曾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4】北院通

  益州北院通禅師,初參夾山,問曰:「目前無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豈不是和尚語?」山曰:「是。」師乃掀倒禅床,叉手而立。山起來打一拄杖,師便下去。﹝法眼雲:「是他掀倒禅床,何不便去?須待他打一棒了去,意在甚麼處?」﹞次參洞山,山上堂曰:「坐斷主人公,不落第二見。」師出衆曰:「須知有一人不合伴。」山曰:「猶是第二見。」師便掀倒禅床。山曰:「老兄作麼生?」師曰:「待某甲舌頭爛,即向和尚道。」後辭洞山擬入嶺,山曰:「善爲!飛猿嶺峻好看!」師良久,山召:「通阇黎師。」應諾。山曰:「何不入嶺去?」師因有省,更不入嶺。住後,上堂:「諸上座有甚麼事,出來論量取。若上上根機,不假如斯。若是中下之流,直須鏟削門頭戶底,教索索地,莫教入泥水。第一速須省事,直須無心去。學得千般萬般,只成知解,與衲僧門下有甚麼交涉?」僧問:「直須無心學時如何?」師曰:「不管系。」問:「如何是佛?」師曰:「峭壁本無苔,灑墨圖斑駁。」問:「二龍爭珠,誰是得者?」師曰:「得者失。」曰:「不得者如何?」師曰:「還我珠來。」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無點汙,」問:「轉不得時如何?」師曰:「功不到。」問:「如何是大富貴底人?」師曰:「如輪王寶藏。」曰:「如何是赤窮底人?」師曰:「如酒店腰帶。」問:「水灑不著時如何?」師曰:「幹剝剝地。」問:「一槌便成時如何?」師曰:「不是偶然。」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壁上盡枯松,遊蜂競采蕊。」滅後谥證真禅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5】布衲如

  雙溪布衲如禅師,因嵩禅師戲,以詩悼之曰:「繼祖當吾代,生緣行可規,終身常在道,識病懶尋醫。貌古筆難寫,情高世莫知。慈雲布何處,孤月自相宜。」師讀罷舉筆答曰:「道契平生更有誰,閑卿于我最心知,當初未欲成相別,恐誤同參一首詩。」投筆坐亡。于六十年後,塔戶自啓,其真容俨然。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6】滄溪璘

  鼎州滄溪璘禅師,僧問:「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雲門和尚向甚麼處去也?」師曰:「見麼?」曰:「錯。」師曰:「錯!錯!」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不錯。」師因事示頌曰:「天地之前徑,時人莫強移。個中生解會,眉上更安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7】長樂政

  韶州長樂山政禅師,僧問:「祖師心印,何人提掇?」師曰:「石人妙手在。」曰:「學人還有分也無?」師曰:「木人整不齊。」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8】長蘆琳

  真州長蘆琳禅師,上堂拈拄杖曰:「其宗也離心意識,其旨也超去來今。離心意識,故品萬類不見差殊。超去來今,故盡十方更無滲漏。當頭不犯,徹底無依。悟向眹兆未生已前,用在功勳不犯之處。平常活計,不用躊蹰。擬議之間,即沒交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29】長興滿

  鳳翔府長興院滿禅師,僧問:「如何是古佛道場?」師曰:「行便踏著。」曰:「踏著後如何?」師曰:「冰消瓦解。」曰:「爲甚如此?」師曰:「城內君子,郭外小兒。」問:「大用現前時如何?」師曰:「鬧市裏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0】長髭曠

  潭州長髭曠禅師,曹溪禮祖塔回,參石頭。頭問:「甚麼處來?」曰:「嶺南來。」頭曰:「大庾嶺頭一鋪功德成就也未?」師曰:「成就久矣,只欠點眼在。」頭曰:「莫要點眼麼?」師曰:「便請。」頭乃垂下一足。師禮拜,頭曰:「汝見個甚麼道理便禮拜?」師曰:「據某甲所見,如紅爐上一點雪。」﹝玄覺雲:「且道長髭具眼只對,不具眼只對?若具眼,爲甚麼請他點眼?若不具眼,又道成就久矣,具作麼生商量?」法燈代雲:「和尚可謂眼昏。」﹞僧參,繞禅床一匝,卓然而立。師曰:「若是石頭法席,一點也用不著。」僧又繞禅床一匝。師曰:「卻是恁麼時,不易道個來處。」僧便出去。師乃喚,僧不顧。師曰:「這漢猶少教诏在。」僧卻回曰:「有一人不從,人得不受教诏,不落階級,師還許麼?」師曰:「逢之不逢,逢必有事。」僧乃退身叁步,師卻繞禅床一匝。僧曰:「不唯宗眼分明,亦乃師承有據。」師乃打叁棒。問僧:「甚處來?」曰:「九華山控石庵。」師曰:「庵主是甚麼人?」曰:「馬祖下尊宿。」師曰:「名甚麼?」曰:「不委他法號。」師曰:「他不委,你不委。」曰:「尊宿眼在甚處?」師曰:「若是庵主親來,今日也須吃棒。」曰:「賴遇和尚,放過某甲。」師曰:「百年後討個師僧也難得。」龐居士到,師升座,衆集定。士出曰:「各請自撿好。」卻于禅床右立。時有僧問:「不觸主人翁,請師答話。」師曰:「識龐公麼?」曰:「不識。」士便搊住曰:「苦哉!苦哉!」僧無對。士便拓開。師少間卻問:「適來這僧還吃棒否?」士曰:「待伊甘始得。」師曰:「居士只見錐頭利,不見鑿頭方。」士曰:「恁麼說話,某甲即得外人聞之,要且不好。」師曰:「不好個甚麼?」士曰:「阿師只見錐頭尖,不見鑿頭利。」李行婆來,師乃問:「憶得在绛州時事麼?」婆曰:「非師不委。」師曰:「多虛少實在。」婆曰:「有甚諱處?」師曰:「念你是女人,放你拄杖。」婆曰:「某甲終不見尊宿過。」師曰:「老僧過在甚麼處?」婆曰:「和尚無過,婆豈有過?」師曰:「無過底人作麼生?」婆乃豎拳曰:「與麼,總成顛倒。」師曰:「實無諱處。」師見僧,乃擒住曰:「師子兒,野幹屬!」僧以手作撥眉勢,師曰:「雖然如此,猶欠哮吼在。」僧擒住師曰:「偏愛行此一機。」師與一掴,僧拍手叁下。師曰:「若見同風,汝甘與麼否?」曰:「終不由別人。」師作撥眉勢。僧曰:「猶欠哮吼在。」師曰:「想料不由別人。」師見僧問訊次,師曰:「步步是汝證明處。汝還知麼?」曰:「某甲不知。」師曰:「汝若知,我堪作甚麼?」僧禮拜。師曰:「我不堪,汝卻好!」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1】超化淨

  衢州超化淨禅師,上堂:「聲前認得,已涉廉纖。句下承當,猶爲鈍漢。電光石火,尚在遲疑。點著不來,橫屍萬裏。」良久雲:「有甚用處?咄!」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2】超化藻

  越州超化藻禅師,開爐上堂:「雪滿寒窗,燒盡丹霞木佛。冰交野渡,凍殺陝府鐵牛。直得寒灰發焰,片雪不留。任運縱橫,現成受用。諸禅德要會麼?衲帔蒙頭坐,冷暖了無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3】崇梵余

  建州崇梵余禅師,僧問:「臨濟喝少遇知音,德山棒難逢作者。和尚今日作麼生?」師曰:「山僧被你一問,直得退身叁步,脊背汗流。」曰:「作家宗師,今日遭遇。」師曰:「一語傷人,千刀攪腹。」僧以手畫一畫曰:「爭奈這個何?」師曰:「草賊大敗。」問:「恁麼來底人,師還接否?」師曰:「孤峰無宿客。」曰:「不恁麼來底人,師還接否?」師曰:「灘峻不留船。」曰:「恁麼不恁麼則且置,穿過髑髅一句作麼生?」師曰:「堪笑亦堪悲。」上堂:「直須向黑豆未生芽時構取。」良久,召大衆曰:「劍去遠矣。」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4】崇福燈

  舒州王屋山崇福燈禅師,上堂:「天不能蓋,地不能載。一室無私,何處不在?大衆,直饒恁麼會去,也是鬼弄精魂。怎生說個常在底道理?」良久曰:「金風昨夜起,遍地是黃花。」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5】崇覺空

  臨安府崇覺空禅師,姑孰人也。上堂:「十方無壁落,四面亦無門。淨裸裸,赤灑灑,沒可把。」遂舉拂子曰:「灌溪老漢向十字街頭,逞風流,賣惺惺,道我解穿真珠,解玉版,濄亂絲,卷筒絹。淫坊酒肆,瓦合輿臺,虎穴魔宮,那吒忿怒,遇文王興禮樂,逢桀纣逞幹戈。今日被崇覺觑見,一場[怯-去+麼][怖-布+羅]。」師頌野狐話曰:「含血噀人,先汙其口。百丈野狐,失頭狂走。蓦地喚回,打個筋鬥。」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6】崇勝珙

  袁州崇勝院珙禅師,上堂,舉石鞏張弓架箭接機公案,頌曰:「叁十年來握箭弓,叁平才到擘開胸。半個聖人終不得,大顛弦外幾時逢?」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7】崇勝禦

  江州崇勝禦禅師,僧問:「如何是學人受用叁昧?」師曰:「橫擔拄杖。」曰:「意旨如何?」師曰:「步步踏實。」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8】崇壽江

  西京白馬崇壽江禅師,僧問:「知師久蘊囊中寶,今日開堂略借看。」師曰:「不借。」曰:「爲甚麼不借?」師曰:「賣金須是買金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39】慈濟聰

  興元府慈濟聰禅師,僧問:「如何是道?」師曰:「此去長安叁十七程。」曰:「如何是道中人?」師曰:「撞頭磕額。」問:「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未審是甚麼動?」師曰:「低聲!低聲!」問:「如何是隨色摩尼珠?」師曰:「青青翠竹,郁郁黃花。」曰:「如何是正色?」師曰:「退後!退後!」問:「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未審誰爲導首?」師曰:「鐵牛也須汗出。」曰:「莫便是爲人處也無?」師曰:「細看前話。」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師曰:「陝府鐵牛。」上堂:「叁乘教典,不是真诠。直指本心,未爲極則。若是通心上士,脫灑高流,出來相見。」乃顧視大衆曰:「休。」上堂:「終日孜孜相爲,恰似牽牛上壁。大衆,何故如此貪生逐日區區去?喚不回頭爭奈何!」上堂:「一即一,二即二,把定要津,何處出氣?」拈拄杖曰:「彼自無瘡,勿傷之也。」卓一下,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0】慈雲深

  連州慈雲山深禅師,僧問:「寶鏡當軒時如何?」師曰:「天地皆失色。」問:「如何是教外別傳一句?」師曰:「扣牙恐驚齒。」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1】大安能

  安州大安山崇教能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打動南山鼓,唱起北山歌。」問:「如何是叁冬境?」師曰:「千山添翠色,萬樹鎖銀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2】大安省

  安州大安山省禅師,僧問:「失路迷人,請師直指。」師曰:「叁門前去。」問:「舉步臨危,請師指月。」師曰:「不指月。」曰:「爲甚麼不指月?」師曰:「臨坑不推人。」問:「離四句,絕百非,請和尚道。」師曰:「我王庫內無如是刀。」問:「重重關鎖,信息不通時如何?」師曰:「爭得到這裏?」曰:「到後如何?」師曰:「彼中事作麼生?」問:「如何是真中真?」師曰:「十字路頭泥佛子。」問:「無爲無事人,猶是金鎖難。金鎖牽不住,是甚麼人?」師曰:「向阇黎道即得,不可荒卻大安山去也。」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3】大梵圓

  韶州大梵圓禅師,因見聖僧,乃問僧:「此個聖僧年多少?」僧曰:「恰共和尚同年。」師喝曰:「這竭鬥不易道得。」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4】大容諲

  黃州大容諲禅師,僧問:「如何是大容水?」師曰:「還我一滴來。」問:「當來彌勒下生時如何?」師曰:「慈氏宮中叁春草。」問:「如何是真空?」師曰:「拈卻拒陽著。」曰:「如何是妙用?」師乃握拳。僧曰:「真空妙用,相去幾何?」師以手撥之。問:「長蛇偃月即不問,匹馬單槍時如何?」師曰:「麻江橋下,會麼?」曰:「不會。」師曰:「聖壽寺前。」問:「既是大容,爲甚麼趁出僧?」師曰:「大海不容塵,小溪多搕鲣。」問:「如何是古佛一路?」師指地,僧曰:「不問這個。」師曰:「去。」師與一老宿相期他往,偶因事不去。宿曰:「佛無二言。」師曰:「法無一向。」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5】大同濟

  澧州大同濟禅師,米胡領衆來,才欲相見,師便拽轉禅床,面壁而坐。米于背後立,少時卻回客位。師曰:「是即是,若不驗破,已後遭人貶剝。」令侍者請米來。卻拽轉禅床便坐。師乃繞禅床一匝,便歸方丈。米卻拽倒禅床,領衆便出。師訪龐居士,士曰:「憶在母胎時,有一則語,舉似阿師,切不得作道理主持。」師曰:「猶是隔生也。」士曰:「向道不得作道理。」師曰:「驚人之句,爭得不怕!」士曰:「如師見解,可謂驚人。」師曰:「不作道理,卻成作道理。」士曰:「不但隔一生、兩生。」師曰:「粥飯底僧,一任檢責。」士鳴指叁下。師一日見龐居士來,便掩卻門曰:「多知老翁,莫與相見。」士曰:「獨坐獨語,過在阿誰?」師便開門,才出被士把住曰:「師多知,我多知?」師曰:「多知且置,閉門開門,卷之與舒,相較幾許?」士曰:「秪此一問,氣急殺人!」師默然。士曰:「弄巧成拙。」僧問:「此個法門,如何繼紹?」師曰:「冬寒夏熱,人自委知。」曰:「恁麼則蒙分付去也!」師曰:「頑嚚少智,緬賢多癡。」問:「十二時中如何合道?」師曰:「汝還識十二時麼?」曰:「如何是十二時?」師曰:「子醜寅卯。」僧禮拜。師示頌曰:「十二時中那事別,子醜寅卯吾今說。若會唯心萬法空,釋迦、彌勒從茲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6】大同旺

  建甯府乾符大同院旺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入市烏龜。」曰:「意旨如何?」師曰:「得縮頭時且縮頭。」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7】大沩鑒

  潭州大沩咦庵鑒禅師,會稽人也。上堂:「木落霜空,天寒水冷。釋迦老子,無處藏身。拆東籬,補西壁,撞著不空見菩薩。請示念佛叁昧,也甚奇怪,卻向道:金色光明雲,參退吃茶去。」上堂:「老胡開一條路,甚生徑直。只雲:歇即菩提,性淨明心,不從人得。後人不得其門,一向奔馳南北,往複東西,極歲窮年,無個歇處。諸人還歇得麼?休!休!」上堂,舉:「晦堂和尚一日問僧:“甚處來?”曰:“南雄州。”堂曰:“出來作甚麼?”曰:“尋訪尊宿。”堂曰:“不如歸鄉好。”曰:“未審和尚令某歸鄉,意旨如何?”堂曰:“鄉裏叁錢買一片魚鲊,如手掌大。”」師曰:「甯可碎身如微塵,終不瞎個師僧眼。晦堂較些子,有般漢便道,熟處難忘。有甚共語處?」上堂,舉罽賓國王問師子尊者蘊空公案。師頌曰:「尊者何曾得蘊空?罽賓徒自斬春風。桃花雨後已零落,染得一溪流水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8】大沩行

  潭州大沩行禅師,上堂橫拄杖曰:「你等諸人,若向這裏會去,如紀信登九龍之辇,不向這裏會去,似項羽失千裏烏骓。饒你總不恁麼,落在無事甲裏。若向這裏撥得一路,轉得身,吐得氣,山僧與你拄杖子。」遂靠拄杖,下座。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道是個甚麼?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畢竟在甚麼處?苦!苦!有口說不得,無家何處歸?」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49】大沩智

  潭州大沩大圓智禅師,四明人也。上堂,舉南泉道:「叁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卻知有。」師曰:「叁世諸佛既不知有,狸奴白牯又何曾夢見?灼然!須知向上有知有底人始得。且作麼生是知有底人?吃官酒,臥官街。當處死,當處埋。沙場無限英靈漢,堆山積嶽露屍骸。」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0】大陽慧

  郢州大陽慧禅師,僧問:「漢君七十二陣,大霸寰中。和尚臨筵,不施寸刃,承誰恩力?」師曰:「杲日當軒際,森羅一樣觀。」曰:「恁麼則金烏凝秀色,玉兔瑞雲深。」師曰:「滴瀝無私旨,通方一念玄。」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粗布直裰重重補,日用鋤頭旋旋揩。」曰:「向上客來,如何只待?」師曰:「要用便用。」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日出東方,月落西戶。」複示頌曰:「朝朝日出東方,夜夜月落西戶。如今大宋官家,盡是金枝玉樹。」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1】道林淵

  潭州道林淵禅師,僧問:「鍾未鳴,鼓未響,拓缽向甚麼處去?德山便低頭歸方丈,意旨如何?」師曰:「奔雷迸火。」曰:「岩頭道,這老漢未會末後句在,又作麼生?」師曰:「相隨來也。」曰:「岩頭密啓其意,未審那裏是他密啓處?」師曰:「萬年松在祝融峰。」曰:「雖然如是,只得叁年,叁年後果遷化,還端的也無?」師曰:「[口*摩]呢哒唎吽擻吒。」臨示寂,上堂拈拄杖示衆曰:「離卻色聲言語,道將一句來。」衆無對。師曰:「動靜聲色外,時人不肯對。世間出世間,畢竟使誰會?」言訖,倚杖而逝。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2】德山瓊

  常德府德山瓊禅師,受請日上堂,曰:「作家撈籠不肯住,呼喚不回頭。爲甚麼從東過西?」自代曰:「後五日看。」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3】定慧雲

  平江府定慧雲禅師,僧問:「如何是爲人一句?」師曰:「見之不取。」曰:「學人未曉。」師曰:「思之千裏。」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4】

  益州東禅秀禅師,僧問:「既是善神,爲甚麼卻被雷打?」師曰:「世亂奴欺主,年衰鬼弄人。」問:「如何是一代時教?」師曰:「多年故紙。」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5】東明遷

  潭州東明遷禅師,久侍真如,晚居沩山。真如庵忠道者高其風,每叩之。一日閱首楞嚴次,忠問:「“如我按指,海印發光。”佛意如何?」師曰:「釋迦老子好與二十棒。」曰:「爲甚麼如此?」師曰:「用按指作麼?」曰:「汝暫舉心,塵勞先起又作麼生?」師曰:「亦是海印發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6】東山慧

  洪州東山慧禅師遊山,見一岩。僧問:「此岩還有主也無?」師曰:「有。」曰:「是甚麼人?師曰:「叁家村裏覓甚麼?」曰:「如何是岩中主?」師曰:「汝還氣急麼?」小師行腳回,師問:「汝離吾在外多少時邪?」曰:「十年。」師曰:「不用指東指西,直道將來。」曰:「對和尚不敢謾語。」師喝曰:「這打野[木*埋]漢。」師同大于、南用到茶堂,有僧近前不審。用曰:「我既不納汝,汝亦不見我。不審阿誰?」僧無語。師曰:「不得平白地恁麼問伊。」用曰:「大于亦無語那。」于把定其僧曰:「是你恁麼累我亦然。」便打一掴。用大笑曰:「朗月與青天。」大于侍者到,師問:「金剛正定,一切皆然。秋去冬來,且作麼生?」者曰:「不妨和尚借問。」師曰:「即今即得,去後作麼生?」者曰:「誰敢問著某甲?」師曰:「大于還得麼?」者曰:「猶要別人點檢在。」師曰:「輔弼宗師,不廢光彩。」侍者禮拜。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7】東山吉

  臨江軍東山吉禅師,因李朝請與甥芗林居士向公子諲谒之,遂問:「家賊惱人時如何?」師曰:「誰是家賊?」李豎起拳,師曰:「賊身已露。」李曰:「莫茶糊人好!」師曰:「贓證見在。」李無語。師示以偈曰:「家賊惱人孰奈何,千聖回機只爲他。遍界遍空無影迹,無依無住絕籠羅。賊!賊!猛將雄兵收不得,疑殺天下老禅和,笑倒鬧市古彌勒。休!休!不用將心向外求,回頭瞥爾賊身露,和贓捉獲世無俦。世無俦,真可仰,從茲不複誇伎倆。怗怗安家樂業時,萬象森羅齊拊掌。」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8】東山覺

  紹興府東山覺禅師,後住因聖,上堂:「叁通鼓罷,諸人各各上來,擬待理會祖師西來意?還知劍去久矣麼?設使直下悟去,也是斬頭覓活。東山事不獲已,且向第二頭鞠拶看。」以手拍禅床,下座。上堂:「花爛熳,景暄妍。休說壺中別有天。百草頭邊如薦得,東高叁丈,西闊八寸。」上堂,舉:「昔廣額屠兒,一日至佛所,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數。”世尊曰:“如是如是。”今時叢林,將謂廣額過去是一佛,權現屠兒。如此見廣額,且喜沒交涉。」又曰:「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飏下屠刀,立地成佛。且喜沒交涉。」又道:「廣額飏下屠刀,曰我是千佛一數。這一佛多少分明,且喜沒交涉。要識廣額麼?夾路桃華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59】洞山辯

  隨州洞山辯禅師,上堂:「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鑽天鹞子遼天鹘。不度火,不度水,不度爐,離弦箭發沒回途。直饒會得十分去,笑倒西來碧眼胡。」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0】洞山瑞

  襄州洞山瑞禅師,僧問:「道有又無時如何?」師曰:「龍頭蛇尾,腰間一劍。」問:「如何是無生曲?」師曰:「未問已前。」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1】洞山微

  瑞州洞山微禅師,上堂:「日暖風和柳眼青,冰消魚躍浪花生。當鋒妙得空王印,半夜昆侖戴雪行。」僧問:「如何是默默相應底事?」師曰:「啞子吃苦瓜。」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2】洞山雲

  沂州洞山雲禅師,上堂:「秋風卷地,夜雨翻空。可中別有清涼,個裏更無熱惱。是誰活計,到者方知。才落見聞,即居途路。且道到家後如何?任運獨行無伴侶,不居正位不居偏。」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3】法海立

  處州法海立禅師,因朝廷有旨,革本寺爲神霄宮。師升座謂衆曰:「都緣未徹,所以說是說非。蓋爲不真,便乃分彼分此。我身尚且不有,身外烏足道哉!正眼觀來,一場笑具。今則聖君垂旨,更僧寺作神霄,佛頭上添個冠兒,算來有何不可。山僧今日不免橫擔拄杖,高挂缽囊,向無縫塔中安身立命,于無根樹下嘯月吟風。一任乘雲仙客,駕鶴高人,來此咒水書符,叩牙作法。他年成道,白日上升,堪報不報之恩,以助無爲之化,只恐不是玉,是玉也大奇。然雖如是,且道山僧轉身一句作麼生道,還委悉麼?」擲下拂子,竟爾趨寂。郡守具奏其事,奉旨改其寺曰真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4】法雲杲

  東京法雲佛照杲禅師,自妙年遊方,谒圓通玑禅師。入室次,玑舉:「僧問投子:“大死底人卻活時如何?”子曰:“不許夜行,投明須到。”意作麼生?」師曰:「恩大難酬。」玑大喜,遂命首衆。至晚,爲衆秉拂。機遲而讷,衆笑之。師有赧色。次日于僧堂點茶,因觸茶瓢墜地,見瓢跳,乃得應機叁昧。後依真淨,因讀祖偈曰:「心同虛空界,示等虛空法。證得虛空時,無是無非法。」豁然大悟,每謂人曰:「我于紹聖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禅。」出住歸宗,韶居淨因。僧問:「達磨西來傳個甚麼?」師曰:「周、秦、漢、魏。」問:「昔日僧問雲門,如何是透法身句?門曰,北鬥裏藏身,意旨如何?」師曰:「赤心片片。」曰:「若是學人即不然。」師曰:「汝又作麼生?」曰:「昨夜擡頭看北鬥,依稀卻似點糖糕。」師曰:「但念水草,余無所知。」上堂:「西來祖意,教外別傳,非大根器,不能證入。其證入者,不被文字語言所轉,聲色是非所迷。亦無雲門臨濟之殊,趙州德山之異。所以唱道須明:有語中無語,無語中有語,若向這裏薦得,可謂終日著衣,未嘗挂一縷絲,終日吃飯,未嘗咬一粒米。直是呵佛罵祖,有甚麼過?雖然如是,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喝一喝,下座。上堂,拈拄杖曰:「歸宗會斬蛇,禾山解打鼓,萬象與森羅,皆從這裏去。」擲下拄杖曰:「歸堂吃茶。」師以力參深到,語不入時,每示衆,常舉:「老僧熙甯八年,文帳在鳳翔府,供申當年崩了華山四十裏,壓倒八十村人家。汝輩後生,茄子瓠子,幾時知得?」或問曰:「寶華玉座上,因甚麼一向世谛?」師曰:「癡人佛性,豈有二種邪?」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5】方廣深

  潭州方廣深禅師,僧問:「一法若有,毗盧墮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未審意旨如何?」師曰:「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6】奉先深

  金陵奉先深禅師,江南主請開堂,才升座,維那白槌曰:「法筵龍象衆,當觀第一義。」師便曰:「果然不識,鈍置殺人。」時有僧出,問:「如何是第一義?」師曰:「賴遇適來道了也。」曰:「如何領會?」師曰:「速禮叁拜。」複曰:「大衆且道,鈍置落在阿誰分上?」師同明和尚在衆時,聞僧問法眼:「如何是色眼?」豎起拂子。或曰「雞冠花」,或曰「貼肉汗衫」,二人特往請益。問曰:「承聞和尚有叁種色語,是否?」眼曰:「是。」師曰:「鹞子過新羅。」便歸衆。時李王在座下,不肯,乃白法眼曰:「寡人來日致茶筵,請二人重新問話。」明日茶罷,備彩一箱,劍一口,謂二師曰:「上座若問話得是,奉賞雜彩一箱。若問不是,只賜一劍。」法眼升座,師複出問:「今日奉敕問話,師還許也無?」眼曰:「許。」曰:「鹞子過新羅。」捧彩便行。大衆一時散去。時法燈作維那,乃鳴鍾集衆,僧堂前勘。師衆集,燈問:「承聞二上座久在雲門,有甚奇特因緣?舉一兩則來商量看。」師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點雪,黃莺上樹一枝花。”維那作麼生商量?」燈擬議,師打一座具便歸衆。師同明和尚到淮河,見人牽網,有魚從網透出。師曰:「明兄俊哉!一似個衲僧相似。」明曰:「雖然如此,爭如當初不撞入網羅好!」師曰:「明兄你欠悟在。」明至中夜,方省。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7】佛陀遠

  韶州佛陀山遠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銅頭鐵額。」曰:「意旨如何?」師曰:「簸土飏塵。」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8】福昌信

  江陵福昌信禅師,僧問:「一花開五葉,如何是第一葉?」師提起坐具。僧曰:「雲生片片,雨點霏霏。」師曰:「不痛不知傷。」僧曰:「這個猶是風生雨意,如何是第一葉?」師將坐具摵一摵,僧拍掌。師曰:「一任[路-各+孛]跳。」問:「如何是佛?」師曰:「東家兒郎,西家織女。」僧曰:「學人不會。」師曰:「擲筆抛梭。」上堂召大衆,衆舉頭,師曰:「南山風色緊。」便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69】福化充

  眉州福化充禅師,僧問:「如何是大人相?」師曰:「山僧這裏不曾容易對阇黎。」曰:「如何得相承去?」師曰:「白雲雖有影,綠竹且無陰。」問:「天皇也恁麼道,龍潭也恁麼道,未審和尚作麼生道?」師曰:「汝試道看。」曰:「比來請益,豈無方便?」師曰:「將謂是海東舶主,元來是北地番人。」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十字路頭華表柱。」曰:「學人不會,乞師再指。」師曰:「君自行東我向西。」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0】福嚴置

  潭州福嚴置禅師,上堂:「福嚴山上雲,舒卷任朝昏。忽爾落平地,客來難討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1】福應文

  長安福應文禅師,上堂:「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直下便承當。錯認弓爲矢,惺惺底築著磕著,懵懂底和泥合水。龜毛拂逼塞虛空,兔角杖撐天拄地。日射珊瑚林,知心能幾幾。」擊禅床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2】高亭簡

  襄州高亭簡禅師,參德山,隔江才見,便雲:「不審。」山乃搖扇招之。師忽開悟,乃橫趨而去,更不回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3】古賢謹

  澤州古賢院謹禅師,侍立法眼次,眼問一僧曰:「自離此間,甚麼處去來?」曰:「入嶺來。」眼曰:「不易。」曰:「虛涉他如許多山水。」眼曰:「如許多山水也不惡。」其僧無語,師于此有省。住後,僧問:「如何是佛?」師曰:「築著你鼻孔。」問僧曰:「唯一堅密身,一切塵中現。如何是堅密身?」僧豎指,師曰:「現則現,你作麼生會?」僧無語。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4】谷山藏

  潭州谷山藏禅師,僧問:「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何是法尚應舍?」師曰:「空裏撒醍醐。」曰:「如何是非法?」師曰:「嵩山道士詐明頭。」問:「逼迫出來時如何?」師曰:「還曾拶著汝麼!」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5】谷山豐

  潭州谷山豐禅師,僧問:「師唱誰家曲?宗風嗣阿誰?」師曰:「雪嶺梅花綻,雲洞老僧驚。」上堂:「駿馬機前異,遊人肘後懸。既參雲外客,試爲老僧看。」時有僧才出,師便打。曰:「何不早出頭來!」便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6】谷山海

  隆興府谷山海禅師,上堂:「一舉不再說,已落二叁。相見不揚眉,翻成造作。設使動弦別曲,告往知來,見鞭影便行,望刹竿回去,腳跟下好與叁十棒。那堪更向這裏,撮摩石火,收捉電光。工夫枉用渾閑事,笑倒西來碧眼胡。」卓拄杖,下座。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7】觀音啓

  洪州觀音啓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松長柏短。」曰:「意旨如何?」師曰:「葉落歸根。」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8】光孝深

  溫州光孝已庵深禅師,本郡人也。上堂曰:「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沿屋棟。達麼?大師不會禅,曆魏遊梁幹打哄。」上堂:「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叁九二十七,籬頭吹觱栗。翻憶小釋迦,雙手抱屈膝。知不知,實不實,摩诃般若波羅蜜。」上堂:「維摩默然,普賢廣說,曆代聖人,互呈醜拙。君不見落花叁月子規啼,一聲聲是一點血。」上堂:「風蕭蕭,葉飄飄,雲片片,水茫茫。江幹獨立向誰說,天外飛鴻叁兩行。」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79】光孝元

  楊州光孝元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七顛八倒。」曰:「忽遇客來,如何只待?」師曰:「生鐵蒺藜劈口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0】廣德延

  襄州萬銅山廣德延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山前人不住,山後人更忙。」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無力登山水,茅戶絕知音。」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始嗟黃葉落,又見柳條青。」問:「盡大地是個死屍,向甚麼處葬?」師曰:「北邙山下,千丘萬丘。」師不安,僧問:「和尚患個甚麼?」師曰:「無私不墜的。」曰:「恁麼則已知和尚病源也。」師曰:「你道老僧患甚麼?」曰:「和尚忌口好!」師便打。問:「如何是佛?」師曰:「畫戟門開見墜仙。」僧後問悟空:「畫戟門開見墜仙,意旨如何?」空曰:「直饒親見釋迦來,智者鹹言不是佛。」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1】廣德義

  襄州廣德義禅師,谒先廣德,作禮問曰:「如何是和尚密密處?」德曰:「隱身不必須岩谷,阛阓堆堆睹者稀。」師曰:「恁麼則酌水獻華去也。」德曰:「忽然雲霧霭,阇黎作麼生?」師曰:「采汲不虛施。」廣德忻然曰:「大衆看取第二代廣德。」師次踵住持,聚徒開法。僧問:「如何是佛?」師曰:「披蓑倒騎牛,草深不露角。」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魚躍無源水,莺啼枯木花。」問:「如何是常在底人?」師曰:「臘月死蛇當大路,觸著傷人不柰何。」問:「如何是學人相契處?」師曰:「方木逗圓孔。」問:「如何是大寂滅海?」師曰:「鬧市走馬,不觸一人。」曰:「如何是大通智勝佛?」師曰:「孤輪罷照妙峰頂,汝報巴猿莫斷腸。」問:「如何是作無間業底人?」師曰:「猛火然铛煮佛喋。」師因事示偈曰:「才到洪山便跺根,四方八面不言論。他家自有眠雲志,蘆管橫吹宇宙喧。」問:「如何是古佛心?」師曰:「多年曆日雖無用,犯著應須總滅門。」曰:「或遇新曆日,又作麼生?」師曰:「運動修營無滯礙,何勞入市問孫膑?」問:「時人有病醫王醫,醫王有病甚人醫?」師展手曰:「與我診候看。」曰:「不會。」師曰:「須彌徒作藥,四海謾爲湯。」問:「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和尚還傳也無?」師曰:「鐵丸蓦口塞,難得解吞人。」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雪寒向火,日暖隈陽。」問:「如何是賓中賓?」師曰:「蕩子無家計,飄蓬不自知。」曰:「如何是賓中主?」師曰:「茅戶挂珠簾。」曰:「如何是主中賓?」師曰:「龍樓鋪草坐。」曰:「如何是主中主?」師曰:「東宮雖至嫡,不面聖堯顔。」問:「有一室女,未曾嫁娉,生得一子,姓個甚麼?」師曰:「偶然衫子破,阃外沒人縫。」問:「如何是不落階級底人?」師曰:「胎中童子眉如雪。」問:「如何是不睡底眼?」師曰:「昨夜叁更擘不開。」問:「谛信底人信個甚麼?」師曰:「莫道冰無火,斯須紅焰生。」問:「如何是密室?」師曰:「茅茨當大道,曆劫沒人敲。」問:「如何是異日已前人?」師曰:「萬年枯木鳥銜來。」問:「懸崖峭峻,還具得失也無?」師曰:「忻逢良便,好與一推。」問:「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師曰:「鲊甕乍開蠅咂咂。」曰:「見後如何?」師曰:「底穿蕩盡冷湫湫。」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2】廣德周

  襄州廣德周禅師,僧問:「魚向深潭難避網,龍居淺水卻難尋時如何?」師曰:「遍體昆侖黑,通身一點霜。」問:「貧子歸家時如何?」師曰:「入門不見面,處處故園春。」問:「命盡祿絕時如何?」師曰:「死。」曰:「此人落歸何道?」師曰:「薰薰彌宇宙,爛壞莫能拈。」問:「聞話不覺時如何?」師曰:「遍界沒聾人,誰是知音者?」曰:「如何是知音者?」師曰:「斷弦續不得,曆劫響泠泠。」問:「教中道,阿逸多不斷煩惱,不修禅定,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理如何?」師曰:「鹽又盡,炭又無。」曰:「鹽盡炭無時如何?」師曰:「愁人莫向愁人說,說向愁人愁殺人。」問:「如何得念念相應去?」師曰:「驚水魚龍散。」曰:「念念相應後如何?」師曰:「海北天南各自行,不勞魚雁通消息。」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3】廣法源

  安吉州廣法院源禅師,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磚頭瓦片。」問:「鬧中取靜時如何?」師曰:「冤不可結。」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眉毛下。」曰:「便與麼會時如何?」師曰:「瞳兒笑點頭。」問:「如何是向上事?」師曰:「日月星辰。」曰:「如何是向下事?」師曰:「地獄镬湯。」問:「萬裏無雲時如何?」師曰:「猢狲忍餓。」曰:「乞師拯濟。」師曰:「甚麼火色。」問:「古人拈槌舉拂,意旨如何?」師曰:「白日無閑人。」曰:「如何承當?」師曰:「如風過耳。」問:「握劍當胸時如何?」師曰:「老鴉成隊。」曰:「正是和尚見處。」師曰:「蛇穿鼻孔。」僧拂袖便出。師曰:「大衆相逢。」問:「從上諸聖向甚麼處行履?」師曰:「十字街頭。」曰:「與麼則敗缺也。」師曰:「知你不到這田地。」曰:「到後如何?」師曰:「家常茶飯。」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幹姜附子。」曰:「與麼則不同也。」師曰:「冰片雪團。」上堂:「春雨微微,檐頭水滴,聞聲不悟,歸堂面壁。」上堂:「若論大道,直教杼山無開口處。你諸人試開口看。」僧便問:「如何是大道?」師曰:「擔不起。」曰:「爲甚麼擔不起?」師曰:「大道。」上堂:「若論此事,切莫道著。道著即頭角生。」有僧出曰:「頭角生也。」師曰:「禍事。」曰:「某甲罪過。」師曰:「龍頭蛇尾,伏惟珍重!」師元豐八年十月十二晚,忽書偈曰:「雪鬓霜髭九九年,半肩毳衲盡諸緣。廓然笑指浮雲散,玉兔流光照大千。」擲筆而寂。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4】廣慧真

  汝州廣慧真禅師,嘗在風穴作園頭。穴問曰:「會昌沙汰時,護法善神向甚麼處去?」師曰:「常在阛阓中,要且無人識。」穴曰「汝徹也。」師禮拜,出世。開堂日,僧問:「如何是廣慧境?」師曰:「小寺前,資慶後。」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鍁爬钁子。」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5】廣濟方

  鄧州廣濟方禅師,僧問:「如何是佛?」師曰:「騎牛趁春草,背卻少年爺。」問:「寶劍未磨時如何?」師曰:「烏龜啖黑豆。」曰:「磨後如何?」師曰:「庭柱挂燈籠。」曰:「如何是修行?」師曰:「庭柱傷寒。」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6】廣濟同

  鄧州廣濟院同禅師,僧問:「萬緣息盡時如何?」師曰:「叁腳蝦蟆飛上天。」問:「如何是透法身句?」師曰:「華嶽叁峰小。」曰:「此意如何?」師曰:「黃河輥底流。」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7】廣利容

  處州廣利容禅師,初住貞溪。僧參,師舉拂子曰:「貞溪老僧還具眼麼?」曰:「某甲不敢見和尚過。」師曰:「老僧死在阇黎手裏也。」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謝阇黎道破。」問:「西院拍手笑呵呵,意作麼生?」師曰:「卷上簾子著。」問:「自己不明,如何得明?」師曰:「不明。」曰:「爲甚麼不明?」師曰:「不見道自己事。」問:「魯祖面壁,意作麼生?」師良久曰:「還會麼?」曰:「不會。」師曰:「魯祖面壁。」因郡守受代歸,師出送接話次,守問:「和尚遠出山門,將甚麼物來?」師曰:「無盡之寶呈獻。」守無對。後有人進語曰:「便請。」師曰:「太守尊嚴。」問:「千途路絕,語思不通時如何?」師曰:「猶是階下漢。」曰:「如何是階上漢?」師曰:「龍樓不舉手。」乃曰:「作麼生是尊貴底人,試道看。莫只向長連床上坐地,見他人不肯,忽被明眼人拶著,便向鐵圍山裏藏身。若到廣利門下,須道得第一句,即開一線道與兄弟商量。」時有僧出禮拜,師曰:「將謂是異國舶主,元來是此土商人。」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8】海會通

  舒州海會通禅師,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柿桶蓋棕笠。」曰:「學人不曉。」師曰:「行時頭頂戴,坐則挂高壁。」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89】衡嶽振

  南嶽衡嶽寺振禅師,山居頌曰:「阿呵呵,瘦松寒竹鎖清波。有時獨坐磐陀上,無人共唱太平歌。朝看白雲生洞口,暮觀明月照娑婆。有人問我居山事,叁尺杖子攪黃河。」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0】護國欽

  溫州護國欽禅師,上堂:「有句無句,明來暗去。活捉生擒,捷書露布。如藤倚樹,物以類聚。海外人參,蜀中綿附。樹倒藤枯,切忌名模。句歸何處,蘇嚧蘇嚧。呵呵大笑,破鏡不照。大地茫茫,一任[路-各+孛]跳。」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1】護國壽

  黃州護國院壽禅師,僧問:「如何是一路涅槃門?」師曰:「寒松青有千年色,一徑風飄四季香。」問:「如何是靈山一會?」師曰:「如來才一顧,迦葉便低眉。」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2】華光範

  衡州華光範禅師,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指僧堂曰:「此間僧堂無門戶。」問僧:「曾到紫陵麼?」曰:「曾到。」師曰:「曾到鹿門麼?」曰:「曾到。」師曰:「嗣紫陵即是,嗣鹿門即是?」曰:「即今嗣和尚得麼?」師曰:「人情不打,即不可便打。」問:「非隱顯處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盡乾坤無一不是。曰:「此猶是和尚,那個是某甲?」師曰:「木人石女笑分明。」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3】華嚴慧

  廣州華嚴慧禅師,僧問:「承古有言,妄心無處即菩提。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師曰:「來音已照。」曰:「不會。」師曰:「妄心無處即菩提。」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4】化城鑒

  廬山化城鑒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正法眼?」師曰:「新羅人迷路。」上堂:「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諸禅德,且作麼生是涅槃門?莫是山僧這裏聚會少時便爲涅槃門麼?莫錯會好!諸禅德總不恁麼會。莫別有商量底麼?山僧這裏早是事不獲已,向諸人恁麼道,已是相鈍置了也。更擬踏步向前,有何所益?諸禅德但自無事,自然安樂,任運天真,隨緣自在。莫用巡他門戶,求覓解會,記憶在心,被他系縛,不得自在,便被生死之所拘,何時得出頭?可惜光陰倏忽,便是來生。速須努力。」時有僧問:「生死到來,如何免得?」師曰:「柴鳴竹爆驚人耳。」曰:「學人不會,請師直指。」師曰:「家犬聲獰夜不休。」問:「如何是菩提路?」師曰:「月照舊房深。」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不欲說似人。」曰:「爲甚麼卻如此?」師曰:「家醜不外揚。」問:「如何是和尚尋常爲人底句?」師曰:「量才補職。」曰:「恁麼則學人無分也。」師曰:「心不負人。」問:「佛法畢竟成得甚麼邊事?」師曰:「好個問頭,無人答得。」曰:「和尚豈無方便?」師曰:「雲有出山勢,水無投澗聲。」問:「如何是向上關[木*戾]子?」師曰:「拔劍攪龍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5】黃檗慧

  瑞州黃檗山慧禅師,洛陽人也。少出家,業經論。因增受菩薩戒,而歎曰:「大士攝律儀,與吾本受聲聞戒,俱止持作犯也。然于篇聚增減,支本通別,製意且殊,既微細難防,複于攝善中未嘗行于少分,況饒益有情乎?且世間泡幻,身命何可留戀哉!」由是置講課,欲以身捐于水中,飼鱗甲之類。念已將行,偶二禅者接之款話,說:「南方頗多知識,何滯于一隅?」師從此回志參尋,屬關津嚴緊,乃謂守吏曰:「吾非玩山水,誓求祖道,他日必不忘恩也。」吏者察其志,遂不苛留,且謂之曰:「師既爲法忘身,回時願無吝所聞。」師欣謝,直造疏山,時仁和尚坐法堂受參。師先顧視大衆,然後致問曰:「刹那便去時如何?」山曰:「[畣-人]塞虛空,汝作麼生去?」師曰:「[畣-人]塞虛空,不如不去。」山便休。師下堂參第一座,座曰:「適來只對甚奇特。」師曰:「此乃率爾,敢望慈悲,開示愚昧。」座曰:「一刹那間還有擬議否?」師于言下頓省,禮謝。住後,僧問:「黃檗一路荒來久,今日當陽事若何?」師曰:「虛空不假金錘煉,日月何曾待照人?」師示滅,塔于本山,肉身至今如生。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6】黃龍觀

  隆興府黃龍道觀禅師,上堂曰:「古人道,眼色耳聲,萬法成辦。你諸人爲甚麼從朝至暮,諸法不相到?」遂喝一喝,曰:「牽牛入你鼻孔,禍不入慎家之門。」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7】黃龍海

  鄂州黃龍海禅師,僧問:「如何是黃龍家風?」師曰:「看。」曰:「忽遇客來,如何只待?」師以拄杖點之。問:「如何是最初一句?」師曰:「掘地討天。」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8】黃龍贊

  眉州黃龍贊禅師,僧問:「如何是和尚關[木*戾]子?」師曰:「少人踏得著。」曰:「忽踏得著時如何?」師曰:「汝試進前看。」僧便喝,師便打。問僧:「近離甚處?」曰:「香林。」師曰:「在彼多少時?」曰:「六年。」師曰:「世尊在雪山六年,證無上菩提。汝在香林六年,成得個甚麼?」僧無語。師曰:「移廚吃飯漢。」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99】黃雲元

  廣州黃雲元禅師,初開堂日,以手拊繩床曰:「諸人還識廣大須彌之座也無?若不識,老僧升座去也。」師便坐。僧問:「如何是大漢國境?」師曰:「歌謠滿路。」上堂:「古人道,觸目未曾無,臨機何不道?山僧即不然,觸目未曾無,臨機道甚麼?珍重!」 - 宋·普濟

五燈會元 【100】惠力悟

  臨江軍慧力悟禅師,上堂:「一切聲,是佛聲,檐前雨滴響泠泠。一切色,是佛色,觌面相呈諱不得。便恁麼,若爲明,碧天雲外月華清。」 - 宋·普濟

當前只顯示前100個在五灯会元中的搜索結果..
五灯会元中的【100】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