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1本字典中找到 589 條與「差別」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的查詢結果: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1】業類差別

業力的分類,在佛經中至爲複雜,名目繁多,不勝枚舉。茲以名數分類,舉其重要者四種:一、二業類:有善業與惡業,引業與滿業,故思業與不故思業,黑業與白業,作業與不作業,增長業與不增長業,定受業與不定受業,異熟已熟業與已熟未熟業,重業與輕業,共業與不共業等。二、叁類業:有身、語、意叁業,善、不善、無記叁業,福、非福、不動叁業,順現法受、順生受、順後受叁業,過去、未來、現在叁業,叁曲業,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叁業,施性業、戒性業、修性業叁業,欲系業、色系業、無色系叁業,以至于叁穢業,叁濁業,叁清淨業等等。叁、四類業: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白無異熟業能盡諸業等。四、十類業:即十善業道、十惡業道。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2】差別尋思觀

菩薩修唯識行,第二加行位所修的四種觀法之一。差別者,名與義上的差別相。名之差別,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別,如長短方圓,善惡美醜,一一法上,各有差別,而此差別,皆假有實無。由此尋思,悟知諸法名、義、自性雲者,只是假有實空,曰差別尋思觀。參閱四尋思觀條。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3】法無差別真如

修唯識行,第四修習位的十真如之一。這是第七地斷細相現行障所證,此真如雖多教法,安立勝義法界等名,而其體無二無別,故名法無差別。參閱“十真如”條。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的【3】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