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7本字典中找到 39 條與「習氣」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的查詢結果: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1】習氣

又作煩惱習、余習、殘氣。略稱習。就是我人經常生起的思想及行爲,其熏習于我人心中的習慣、氣分、習性、余習、殘氣等,稱爲習氣。如由納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內猶存香氣;用以比喻雖滅除煩惱之正體,尚存習慣氣分。唯識宗以習氣爲種子的異名,乃現行熏習之氣分,具有産生思想、行爲及其他一切有爲法之能力,含藏于阿賴耶識中。又將習氣分爲叁種,稱爲叁種習氣,即名言習氣、我執習氣、有支習氣,見分釋條。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2】等流習氣

爲“異熟習氣”之對稱。此又作名言習氣、名言種子。即瑜伽行派與唯識宗所說,由“七轉識”之善、惡、無記等叁性爲同類因,而熏成第八識中之名言種子。等流,謂流類相等或相似;習氣,爲種子之異稱。由前六識所招感異熟果之習氣,稱爲異熟習氣;由七轉識所引生等流果之習氣,稱爲等流習氣。此習氣乃第八識所藏之生果功能,故謂之種子;此習氣與由其所生之果(即現行法)流類相似,例如由善因則生善果,由惡因則生惡果,由無記因則生無記果,故謂之等流。如是依善、惡、無記等各種性質而熏成與之流類相似之種子者,即是具有“能熏”作用的七轉識,故《成唯識論》卷八謂,等流習氣系由七識中之善、惡、無記叁性所熏而生之種子。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二。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3】叁種習氣

指名言、我執、有支叁種習氣。由現行氣分熏習所成者,稱爲習氣。即:一、名言習氣,乃依名言熏習所成有爲法的各別親因緣種子。此複有二:一者表義名言,能诠釋義理的音聲差別。二者顯境名言,能了別境界之心、心所法。二、我執習氣,由我執熏習而成,令有情等起自他差別的種子。此複有二:一者俱生我執,通于六、七二識,除二乘無學、八地以上之菩薩、如來以外,余皆有此熏習。二者分別我執,唯限于第六識,系于異生之資糧位所生起者。叁、有支習氣,乃依有支熏習所成,異熟果成爲善惡差別的業種。此複有二:一者有漏善,能招可愛果報之業者。二者諸不善,能招非愛果報之業者。有支習氣,即以與第六識之思心所相應的善惡爲增上緣,而助長異熟無記之名言種子,令生當來之果。名言種子爲第六識的思種子,有诠顯自義、了別境界之功能;依之,熏習自身五蘊之種子,而爲自他差別之理由,生成我執習氣,互爲循環,以成有漏、有爲、自他、善惡等諸法。見《成唯識論》卷八。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4】我執習氣

指隨我執(在第六意識及第七末那識中)所熏成的種子,又作我執熏習。系叁種習氣之一。此習氣雖亦爲名言熏習之一種,然由我執之熏成種子,使有情等産生自他的差別,故分別而立。《成唯識論》卷八載︰“我執習氣,謂虛妄執我、我所種。我執有二,一俱生我執,即修所斷我、我所執;二分別我執,即見所斷我、我所執。隨二我執所熏成種,令有情等自他差別。”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5】異熟習氣

爲“等流習氣”的對稱。此指能招感叁界異熟果的業種即前六識的有漏善、惡業熏習第八識而生的業種子。習氣,是種子的異名,以其具有熏習之義,故又稱習氣。此業種子即是第六識相應的善惡等思心所的種子,乃招感第八異熟識之增上緣,而第八異熟識則是一切有情總報的果體。



此種子的功能有二:一、自生現行的功能。二、資助其他異熟無記種子令生現行的功能。其中自生現行的種子,稱爲等流習氣;資助其他異熟無記種子的,稱爲異熟習氣。事實上乃是一體之二用,並非遠離等流習氣而另有別體。所謂資助所生之其他無記之果,系指總報的第八識與別報的前六識;而第七識僅爲無記,故非異熟因所攝,又具有覆蔽聖道之性質,故亦非異熟果。又總果之第八識,稱爲異熟或真異熟;別果之前六識,稱爲異熟生。此異熟與異熟生,合稱異熟果。見《成唯識論》卷二。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6】有支習氣

爲叁種習氣之一。有指叁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義同叁界。支是因的意思,即叁有之因的熏習氣分,能成爲招感叁界異熟果法的種子。此與“業種子”、“異熟習氣”等同義。可分爲招感人天之善果、與招感叁惡趣之惡果者二種。《成唯識論》卷八稱︰“有支習氣,謂招叁界異熟業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愛果業。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可愛果業。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的【6】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