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6本字典中找到 11 條與「陳那」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的查詢結果:
唯識名詞白話辭典 【1】陳那

印度佛教因明論的集大成者,公元五、六世紀時人。據說爲南印度香至國人,婆羅門種姓。初習外道教旨,又入小乘犢子部;後來師事世親論師,研究大小乘佛教;曾自一阿阇梨處受明咒,辯才無礙,折服諸多外道,因與尼夜耶學派辯論而著稱于世,于那爛陀寺宣講《俱舍論》,及唯識、因明學說。曾撰述《集量》。未久,曆遊南印度降伏外道諸論師,複興已荒廢的道場,常行十二頭陀行,示寂于烏荼國森林中的洞窟內。有關陳那生平,另一說以其爲南印度案達羅國人,受國王供養,證阿羅漢果,依文殊菩薩之啓示遂起兼濟之志。師講說因明論,宣揚《瑜伽師地論》。  

陳那于唯識論方面,主張就心、心所立見分、相分、自證分叁分,故稱爲叁分家;昔來與安慧的一分、難陀的二分、護法做四分說並稱,所謂“安難陳護、一二叁四。”陳那更于因明學方面留有不朽的功績,集因明說之大成,始創“新因明”,由九句因,始確立因之叁相,改五支作法爲叁支作法,變古因明的歸納爲演繹,造成印度論理學(因明學)劃時代的新裏程,被稱爲中世紀正理學之父,或新因明之祖。關于師之因明學著作甚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列有八論,漢譯藏經中現存有九部九卷:真谛譯《解卷論》與義淨譯的《掌中論》同本;及《無相思塵論》(與玄奘譯《觀所緣緣論》同本)、義淨譯《取因假設論》及《觀總相論頌》、施護等譯《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玄奘譯《因明正理門論》。繼承陳那因明學說的,爲商揭羅主;繼承他唯識法系的是護法。 - 于淩波居士著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中的【1】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