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的集中,音译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另译义为「等持」,即「平等持心,不惛沉,不掉举,心保持平衡、宁静、专注于一境」。初禅(色界)以上者称为「根本定」,欲界定称为「未到地定」。 - 庄春江居士编
或可理解为「依见(观想)所成就的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见等至」(见正受),参看「正受」。 - 庄春江居士编
1.确定;不犹豫。2.不退转;预定的未来(命运)已确定。 - 庄春江居士编
正确的定,另译作「等定、等三昧」,参看「定」。(反义词「邪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可能进入「正定聚」,也可能进入「邪定聚」的可塑凡夫之辈。 - 庄春江居士编
另作「从定觉」,出定的意思。 - 庄春江居士编
另译作「定觉支」,参看「觉支」、「七觉支」、「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律典中也译作「九次第定」,「次」(次第)为「依照顺序;一个接着一个不能跳越」的意思,即九个依序进、出的定,指「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另译为「空定」或简为「空」)→识无边处(简为「识」)→无所有处(另译为「无有欲」)→非想非非想处(另译为「无有思想」)→灭尽定(简为「灭」)」。(经文「意止初禅为一定。从一次二禅竟为二定。从二次三禅竟为三定。从三次四禅竟为四定。从四次禅竟空定为五定。从空次竟度识为六定。从识次竟度无有欲为七定。从无有欲次竟度无有思想为八定。从无有思想次竟度灭为九定。」其中「意止」的「意」指「心」,「止」音译为「舍摩他」,参看「止」,「次竟度」的「次」是「次第;依照顺序」的意思,「竟」为「结束」,「度」为「超越;出来」的意思。) - 庄春江居士编
1.另译作「决定智慧」,即「不退转之慧」相当的南传经文无,参看「决定」、「智」、「慧」。2.确定地知道。 - 庄春江居士编
具足修正定的七个要件与辅助,即八正道的前七个,另作「七三昧具」。 - 庄春江居士编
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 庄春江居士编
「定」以离「欲、五盖」为前题,故解读为「无欲无五盖障碍之定」,无相当的南传经文。 - 庄春江居士编
另作「心无间定」,《舍利弗阿毗昙论》说,从无间定出者,必证得须陀还以上的果位,成为圣者。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无间断的定;直接的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听不进正法,多所为恶,必堕恶道的凡夫之流,另作「邪聚」。 - 庄春江居士编
解读为「单一种定」,参看「一向」,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 庄春江居士编
不堕恶道,入正性决定(必定能证得解脱)的圣者之类,另作「正聚、正性定聚」。 - 庄春江居士编
确定(这是圣者的)道品之法;决定是(涅槃)道的法。 - 庄春江居士编
译义不明,尚缺资料比对。 - 庄春江居士编
属于「定」(专注)类。 - 庄春江居士编
另译为「定趣三菩提」,断句为「定,趣正觉」,即「未来已定,往解脱的证悟」,参看「趣」、「正觉」,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决定,正觉彼岸」。 - 庄春江居士编
依定而生起喜与乐,专指第二禅的境界。 - 庄春江居士编
解读为「见闻广而犀利」。 - 庄春江居士编
每一样事物的存在都有其自己一定的因缘条件。 - 庄春江居士编
必定得到;必定达到,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 庄春江居士编
确定其范围(定义)。 - 庄春江居士编
解读为「能够成为不退转者」,参看「决定」,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 庄春江居士编
伴随着「乐」的定,通常指「初禅」到「第三禅」。 - 庄春江居士编
伴随着「舍(平静)」的定,通常指「第四禅」。 - 庄春江居士编
解读为「收摄而保持正定」。 - 庄春江居士编
或作「身之喜忘」,解读为「因生理的疲惫而常常忘失」。 - 庄春江居士编
即「生死轮回的次数或时间已固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四个能往生无色界的定,即第四禅以上的「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 庄春江居士编
所问的事包含多种情况,并不明确。 - 庄春江居士编
心无想(无相;无念头)所成之定,相当的南传经文作「非想非非想处之定」。 - 庄春江居士编
伴随着「喜」的定,通常指「初禅」或「第二禅」。 - 庄春江居士编
另译作「想受灭定」,想与知都停止的定境,部派间对此定的定位看法纷歧,有认为其在「非想非非想处定」之上。 - 庄春江居士编
成就定之法,如十善业或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心)。 - 庄春江居士编
再三确认。 - 庄春江居士编
即「正定为第八项」,参看「正定」、「八圣道」。 - 庄春江居士编
全句为「定无所从来,定不有,定不当有」,译义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此我的真我)常、永久、恒、不变易法、这样永恒存续」。 - 庄春江居士编
指天眼神通,能见天人及众生的往生处。 - 庄春江居士编
接下句「意妄想而来」,义译不明,相当的南传经文作「从心中的遮止,则能离于苦」。 - 庄春江居士编
又作「正受定意三昧」,「定意」或可理解为「定心」,与「三昧」为同义词。 - 庄春江居士编
入「知他心所想」之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应连同下一句「晨朝失牛者」解读,意为「沙门一定没有在早上遗失一头牛……所以当然能保持安乐」,即「讥讽佛陀只会说风凉话而已」。 - 庄春江居士编
即「具备『觉已停止』与『观已减弱』的定」,通常指「将近入第二禅」,参看「觉」、「观」、「第二禅」、「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另译作「无觉无观三昧」,即「具备『觉』与『观』均以停止的定」,通常指「第二禅」,参看「觉」、「观」、「第二禅」、「定」。 - 庄春江居士编
即「具备『觉』与『观』的定」,通常指「初禅」,参看「觉」、「观」、「初禅」、「定」。 - 庄春江居士编
与前句「恶性、急弊、粗犷」对应,为「善制善定善息」的相反,参看「善制善定善息」。 - 庄春江居士编
解读为「必定前后相续;必定继续生死流转」,相当的南传经文无此句。 - 庄春江居士编
与前句「忍辱、温和、堪耐」对应,解读为「善于自我克制(温顺),善于安定(优雅),善于止息(寂静)」。 - 庄春江居士编
另作「必定正趣三菩提」,参看「决定」、「正向」、「等趣」、「三菩提」,相当的南传经文作「决定、到正觉彼岸」,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命运已固定,以开化(正觉)为其到达地」。 - 庄春江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