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84 條與「不淨」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不淨

  (術語)汙穢也,鄙陋也,醜惡也,過罪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不淨

  (名數)比丘有不可畜積之八種不淨物諸師之解不一。涅槃經六曰:“八種不淨之物。”同疏六曰:“八不淨者:畜金、銀、奴、婢、牛羊、倉庫、販賣、耕種,自作食不受而啖,汙道汙威儀,損妨處多,故名不淨。”佛祖統紀四曰:“案律雲:八不淨者:一田園、二種植、叁谷帛、四畜人仆、五養禽獸、六錢寶、七褥釜、八象金飾床及諸重物。”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不淨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爲治貪心,觀身之不淨也。此中有二:一者觀自身之不淨,二者觀他身之不淨。觀自身不淨,有九相:一死想,二脹想,叁青瘀想,四膿爛想,五壞想,六血塗想,七蟲啖想,八骨鎖想,九分散想。智度論中加燒想,而缺死想(見九想條)。觀他身不淨有五不淨:一種子不淨,是身以過去之結業爲種,現以父母之精血爲種。二住處不淨,在母胎不淨之處。叁自相不淨,是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淨。四自體不淨,由叁十六種之不淨物所合成。五終竟不淨,此身死竟,埋則成土,蟲啖成糞,火燒則爲灰,究竟推求,無一淨相。出于智度論十九,俱舍論二十二,大乘義章十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不淨

  (雜名)智度論二十叁說不淨國之老母,賣白髓餅之故事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不淨

  (術語)叁輪之一。無常,不淨,苦,此叁法輪相依而轉,故雲叁輪。見叁輪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不淨

  (術語)小乘律中見聞疑之肉爲不清淨,禁食之。大乘教則無論淨不淨總製之,參照五種淨肉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不淨

  (術語)二種布施之一。以妄心求神福報而行布施者。見智度論十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不淨

  (術語)又雲非梵行。梵者清淨之義。非梵行謂淫事也。愛染汙心,故名不淨行。梵網經疏下曰:“淫戒名非梵行。鄙陋之事,故言非淨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不淨

  (雜名)拭不淨之紙也。臨濟錄曰:“叁乘十二分教,皆是拭不淨故紙。”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不淨忿怒

  (術語)鳥樞沙摩明王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1】不淨觀經

  (經名)達磨多羅禅經之異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不淨金剛

  (明王)Ucchu&sdotblw;ma,烏刍沙摩,譯曰不淨金剛,又雲觸金剛。此明王爲不動明王所化現,調伏一切之不淨鬼者,故于東司安置之,上東司時,誦此明王之真言也。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下曰:“烏樞瑟摩明王教法不拘淨穢,恒示忿怒相,誦滿叁十萬遍得驗。”大日經疏九曰:“時,不動明王,受佛教命召彼,見其作如是事,即化受觸金剛(即是不淨金剛也),令彼取之,爾時不淨金剛須臾悉啖所有諸穢,令盡無余。”陀羅尼集經九曰:“烏樞沙摩,唐言不淨潔金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不淨說法

  (術語)又雲邪命說法。或說邪法,或說正法,其心邪,故總名之爲不淨說法。佛藏經叁曰:“不淨說法者。有五過失:一者自言盡知佛法,二者說佛經時出諸經中相違過失,叁者于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經法,五者以利養故爲人說法。”此佛藏經所說第五之過失有邪命說法之名以賣法而利養己,是不正之活命也(不正之活命謂之邪命)。優婆塞戒經二曰:“能說法者複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不清淨者複有五事:一者爲利故說,二者爲報故說,叁者爲勝他說,四者爲世報說,五者疑說。(中略)不淨說者,名曰垢穢,名爲賣法。”說法明眼論曰:“不淨說法有五科:一以有所得心說虛妄言令他發信墮惡道故,二不說佛法徒說世事故,叁食酒食五辛犯非淫正淫,即身著法衣及入堂中穢叁寶故,四誹他有德贊自無德故,五不悟一乘一寶法而耽著權門有相之教故。”觀經妙宗鈔下曰:“不淨說法者,但求名利,非益物也。”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叁曰:“邪命說法者,以邪因緣不淨說法,利養活命,故不淨說法名曰邪命說法。”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舉體不淨

  (雜語)見七種不淨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七種不淨

  (名數)于自他之身分起貪著,妨正道,故爲此七種想破著心也:一、種子不淨,煩惱業因之內種,父母遺體之外種,皆爲不淨。二、受生不淨,父母交媾赤白和合之不淨。叁、住處不淨,于不淨之女體,胎處十月者。四、食啖不淨,胎中食母血之不淨。五、初生不淨,言十月滿足初生時之腥穢狼籍。六、舉體不淨,薄皮之下,皆爲穢物。七、究竟不淨,業盡報終,捐棄于冢間之不淨流溢。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6】不淨

  (名數)與叁淨肉相反。見爲我所殺者。聞爲我所殺者。有爲我所殺之疑念者。持戒之比丘,不可食此叁種之肉。見食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7】十種不淨

  (名數)愚癡有十種之不淨:一、身不淨。不慣上品清淨之佛性律儀,其身在于生死之泥中,故身不淨也。二、口不淨。不說上品真如藏性之誠言,徒說煩惱戲論之雜言,故口不淨也。叁、意不淨。不知自性清淨之心體,起妄想不淨之諸念,故意不淨也。四、行不淨。不遊行根本智之大地,而遊六道輪回之穢土,故行不淨也。五、住不淨。不住海印定之寶所,而住流轉生死之闇宅,故住不淨也。六、坐不淨。不坐無障礙空之寶座,而坐生死淤泥之獄中,故坐不淨也。七、臥不淨。不臥法界大涅槃之寶城,而臥無常受苦之旅宿,故臥不淨也。八、自行不淨。不行如來真傳之性戒,徒持如來方便之淺戒,故自行不淨也。九、化他不淨。不使機行法性清淨之淨行,徒使持小乘權門之善,故化他不淨,十、所期不淨,不期本淨清淨之佛果,徒期有漏不淨之疏果,故所期不淨也。見說法明眼論上。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五種不淨

  (名數)見不淨觀條。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18】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