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毛诗蓼莪笺曰:“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曰:“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曰:“妇有供养之礼,故必祭而成妇义。”战国策曰:“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白虎通曰:“王者有六乐,所以作供养。”今为资养三宝奉香华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供养,义本于此。文句二下曰:“施其依报名供养。”玄赞二曰:“进财行以为供,有所摄资为养。”
(名数)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内供之四菩萨与外供之四菩萨也。内供者,从中央大日如来流出,为供养四方如来之菩萨,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内供。外供者,从四方如来流出,为供养中央大日如来之菩萨,是亦约于能现之佛而谓之外供。大日如来应四方如来所证三摩地之德,故供养之于四方如来,四方如来亦以自己所证三摩地之德而供养大日如来也,是主从之分所由然也。此八供,与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皆为对于十六菩萨慧门之定门,故皆为方形。
(术语)三供养之一。以世间之财宝,供养诸佛菩萨也。
(术语)二种供养之一。佛说百千法门,众生随而信解修行,长养法身,守护大法,名为法供养。维摩经法供养品曰:“空中有天曰:善男子!法之供养胜诸供养,(中略)若闻如是等经,信解受持读诵,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守护法故,是名法之供养。”同注:“肇曰:如是等经,尽诸佛法身也。若闻斯经能信解护持宣示分别令大法增广者,名法之供养,养成法身也。”金光明文句二曰:“供养有二义:一财供养,可解。二法供养,佛说百千法门,随而修学,名法供养。”
(术语)作曼陀罗供,水天供,圣天供等,种种供养之法式也。其作法出于苏悉地经二供养品,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不空罥索经十五最上神变解脱坛品等。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示诸尊以宝冠华鬘等供养本师大日如来之相。四曼中羯磨曼荼罗也。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七十三尊。见九会曼荼罗条。
(杂名)依观佛三昧海经十(念十方佛品)所记奉献香华时之发愿文而作者。于法会之式为供养文讽咏之。见鱼山集略。
(杂名)劝募供养物者。与化主同。见象器笺七。
(行事)不限何经,书写之,为作佛事。谓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于三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复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众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系于病比丘之颈,大减病苦,死后虽坠地狱,亦依咒力而消灭罪障,生于天而成随求即得天子。
(名数)见供养条。
(名数)金刚界曼陀罗金刚嬉,金刚鬘,金刚歌,金刚舞之四菩萨为内四供养。金刚香,金刚华,金刚锁,金刚涂香之四菩萨为外四供养。合称之曰八供。见曼陀罗大钞。
(术语)又曰外四供,或单曰外供。见外四供条。
(名数)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三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地经供养品,理趣释卷下等。
(术语)对于四种供养中运心供养而谓他之三供养也。见供养条。
(术语)行善法而供养佛也。般若经理趣分曰:“修行一切波罗蜜多,于诸如来,广设供养。修行一切慈悲喜舍,于诸如来,广设供养。”
(名数)供养诸佛有二种:一出缠供养,供养一切诸佛在出障圆明之位者。二在缠供养,供养一切有情在缠垢之中者。盖诸佛为出缠如来,众生为在缠如来也。[囗@又]一财供养,供养香华饮食等财物也。二法供养,如说修行利益众生也。是取于三宝,第一之供养也。见普贤行愿品,三藏法数七。
(名数)见供养条。
(故事)供养僧伽,以优留频罗迦叶为第一。增一阿含三曰:“将养圣众,四事供养,所谓优留毗迦叶比丘是。”
(书名)一卷,著者不详。据大日经以记供养之法式者。
(仪式)新书写经文而供养之之法会。其法会之表白,自解释其经文之题号及其大意,故用开题之名。
(仪式)行开眼之法会,必当捧香华,佛供,灯明等于佛,故云供养。安像三昧义轨经详说之。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口发音,称美诸佛菩萨之功德也。见文句二下。
(名数)一阏迦,二涂香,三华,四焚香(又曰烧香),五饮食,六灯明也。此六种如其次第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乃善无畏三藏所传。
(物名)又名六种供具。见供养条。
(仪式)新筑或修缮佛殿落成时所行之法会也。
(名数)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阿閦如来,嬉戏者,众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阿閦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三摩地也,故与以相应之华鬘璎珞形菩萨供养之。次由心中流出歌菩萨供养西方弥陀如来。歌者,说法之标帜,是莲华部弥陀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与以相应之歌菩萨供养之。次由心中流出舞菩萨供养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旋舞者,神通自在游戏作业之标帜,是羯磨部不空成就如来之三摩地也,故今以舞菩萨供养之。此四菩萨中第一者取其心身之爱娇,第二者取其服装之善美。后之二者,取其技艺之精妙也。
(术语)见四供养及八供条。
(仪式)为入佛所行之法会供养也。
(名数)一、身业供养,身至诚敬礼也。二、口业供养,口至诚赞叹功德也。三、意业供养,意至诚想念相好也。说见法华文句二。
(名数)世有三种宜供养者,一、如来所应供养,自利利他圆满而为世之最尊者。二、阿罗汉所应供养,既尽生死之因而为世之福田者。三、转轮圣王所应供养,以正法治天下,为四海之父母者。见增一阿含经十二。
(名数)一利供养,捧香华饮食等也。二敬供养,赞叹恭敬也。三行供养,受持修行妙法也。又如其次第,名之曰财供养,法供养,观行供养。见十地论三。
(术语)三业供养之一。见供养条。
(术语)合内外四供与四摄菩萨而称为十二供养。此名目出守护经九。又以四摄为供养尊,其说见本说略出经及出生义。
(名数)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抹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盖幢幡,八衣服,九妓乐,十合掌。法华经法师品说之,故名法华经为十种供养经。其滥觞由于罗什三藏。
(名数)供养法华经之十法也。见供养条。
(名数)见四事条。
(名数)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也。
(名数)一合掌,二阏迦,三真言印契,四运心。见苏悉地经二。
(修法)加持土砂之法会也。以此土砂散于病人或亡者也。见土砂加持项。
(名数)四方如来应之,各流出一女菩萨供养中央如来也。其先东方之阿閦如来流出香菩萨而供养之,此以东方为初发菩提心之方,又东方者初也,是故以妙香供养之,其故东方是三摩耶戒也(理趣经意)。戒名戒香,戒者是三学之初也,故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南方之宝生如来,流出华菩萨供养之,是于胎藏界此如来名开敷华王如来,此为南方福德门之标帜,即以己所证之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其次西方之阿弥陀如来,流出灯菩萨供养之,此以阿弥陀为智慧门,故以己所证之智慧三摩地灯供养大日也。其次北方不空成就如来,流出涂香菩萨供养之,不空成就者释迦如来也,又涂香为五分法身之标帜。戒定等之功德,能除烦恼之污秽,故譬如涂香也。北方为入涅槃门,故以五分法身为其自证。盖释迦如来出于秽土,利益众生亲近于浊乱之境界,故以此五分法身之涂香清秽浊,以己所证之涂香三摩地供养大日也。见辨惑指南三。
(名数)言父、母、亲教师、轨范师、病人之五者,常宜供养也。
(名数)一涂香,二华,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也。
(名数)见供养条。
(术语)五种供养之一。真言观行要览曰:“苏悉经二(献食品)曰:略说献食,应用团根、长根、诸果、酥饼、油饼、诸羹曤等,或种种粥,及诸饮食,此四种食,通献诸部。瞿醯经中(奉请供养品)曰:所有臭秽、辛苦、涩味、古残宿、不祥之食,不应供养。或若不办种种羹者,但用小豆羹,而供养亦得。凡所领上,皆应点酪。凡乳粥上,皆应着蜜。其小豆羹上,应着牛酥。若有姜者,亦应着之。其果子中,石榴为上。于诸根中,毗多罗根为上。”
(行事)但于心中起供养之思,而不现于事实也。又心中起至诚之供养想也。苏悉地经中曰:“有四供养,遍通诸部一切处用:一谓合掌,二以阏伽,三用真言及慕捺罗,四但运心。此善品中,随力应作,或复长时,供养中最无过运心。如世尊说,诸行法中,心为其首。若标心而供养者,满一切愿。”同上述运心之相曰:“若无如上花养根果献者,曾见曾闻献供养花,或自曾献花,随所应。令想运供养,最为胜上供养尊法。虽有如前花果等献,若能至心虚虔,合掌顶奉,供养本尊花果,如是心意供养最上,更无过者。”
(术语)真实之法供养也。法华经药王品言,药王菩萨往昔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时,烧身供养日月净明德如来时,诸佛同时赞之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天台大师于普贤道场修法华三昧至此是真精进之句豁然大悟。
(仪式)为先亡者之冥福,存在者之供养也。
(经名)阿閦如来念诵供养法之略。
(修法)谓新书大般若已,设斋会而讲赞之之法事也。唐玄宗初行之。三宝感应录中曰:“玉华寺,都维那沙门寂照,庆贺翻译功毕,以闻皇帝。经既译毕,设斋会供养,皇帝欢喜庄严嘉寿殿设斋会,宝幢幡盖种种供具极妙尽美,即龙朔三年冬十月三十日也。此日请经从肃成殿往嘉寿殿斋会所讲读,当迎经时般若放光照能远近,天雨妙华兼有非常香气。”
(术语)指四十八愿中,第二十四愿而言:与供具如意愿同。
(术语)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三之愿名。经曰:“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日本望西楼无量寿经钞四题曰:供养诸佛愿。
(术语)见八供条。
(印相)出无尽供养,供养无边圣众之印与真言也。香华等之五供为别供,此普供为总供。十八契印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诵真言三遍。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鬘云海、烧香云海、饭食云海、灯明云海(即是五供),皆成清净广多供养。普供养真言曰(云云)。”
(真言)即“唵。誐誐曩。三婆袜日啰斛”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此明行人,念真言时,运心作观想。此所供之物,用净法界嚂字真言,及以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以为清净法食,自然周遍法界。手印(吉祥手印)者,以右手大拇指与无名指相捻,余三指皆舒散,次念变食真言。”
(行事)新书写维摩经而供养之之法会也,于佛像谓为开眼。于经谓为供养。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菩萨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行事)书写一切经而供养之之法事。一切经为法宝故,以为三宝之一而供养之。
(经名)频婆沙罗王诸佛供养经之略称。
(菩萨)在胎藏界曼茶罗悉地院南端第五位,又名供养宝菩萨。梵名阿利也阿目伽补惹摩尼,译言不空养。密号曰如意金刚。肉色,四手,左第一手莲,第二手索,右第一手剑,第二手三股戟,坐赤莲上。或谓为赤色忿怒形。
(书名)一卷。失译人名。
(经名)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之略称。
(术语)赞叹供养诸佛菩萨诸天而为往生之因也。
(术语)一心赞叹供养弥陀一佛也。
(修法)设千处之坛供养阿弥陀佛之修法也。
(经名)二卷,唐善无畏译。说苏悉地之供养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秘密部。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地天水天等十二天之供养法者。
(经名)金刚顶瑜伽经文殊师利仪轨供养法之略名。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阿弥陀如来之陀罗尼及供养法,教人证念佛三昧则必生净土。
(经名)一卷,失译。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军荼利之印咒观门者。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文殊菩萨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