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8本字典中找到 60 条与“八识”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八识

  (名数)法相宗谓耳目鼻舌身意六识之外。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二者,末那之义为我执。谓执持我之见者。即此识也。阿赖耶者。即末那识所执以为我者也。其义为藏。谓能藏一切法。世俗所云神识性灵,皆指此。详见识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八识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与末那识Manas及第八识也。末那为意,意为思量之义,无始已来无间断,了别第八识,思量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故名意识。此识为识体意,故名意识。前之第六识以此意为所依,故名意识。因而为别二识,存梵名也。是为一切众生妄惑之根本。第八识,即阿赖耶识也,译曰藏,以含藏一切诸法之种子故。是为有漏无漏一切有为法之根本。恒了识种子五根器界之三境,故名为识。旧曰阿梨耶,译曰无没。无没为不失之义,与藏同意(贤首)。又虽在生死,亦不失没,故名无没(净影)。[囗@又]性宗于楞伽经开真识现识分别事识而为八识。[囗@又]大乘义章三末列八识。前六识如常。第七为阿陀那识&Amacron;d&amacron;na,译曰无解。以体是无明痴闇故也。是当于唯识之第七识。第八为阿梨耶识。合楞伽经之真识与唯识之阿赖耶识而为一识之名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八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异名。大乘所说八识中自末数本居于第八为诸识之根本。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八识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八识中之第八。述记三末曰:“摄论第二卷初,亦名第八识。”唯识了义灯四本曰:“从末向本,数为第八。”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八识

  (术语)眼等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也。此二种识俱为现量,无我法之二执者。至佛果时,同时五识为成所作智,八识为大圆镜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八识规矩

  (书名)天亲宗相撮瑜伽百卷为嗢陀蓝。护法愍迷,造成唯识论解三十颂。阐发慈氏之奥典。十师精贯,百卷洞该。类聚群分,各遵其本。玄奘大师糅玆十释,译成十卷。既使文同义异者,若出一师。然而记忆犹艰。乃造八识颂,以统其绪。谓之规矩者,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之八识,行相心所缘性量境界地诸法各有定断故也。见相宗八要中。玆将本书各家之注述列之如下。八识规矩补注二卷。明晋泰补注。○八识规矩补注证义一卷。明明昱证义。○八识规矩略说一卷。明正诲略说。○八识规矩颂解一卷。明真可述。○八识规矩通说一卷。明德清述。○八识规矩纂释一卷。明广益纂释。○八识规矩直解一卷。明智旭解。○八识规矩浅说一卷。行舟说。○八识规矩颂注一卷。行舟注。○八识规矩论义一卷。性起论释。善漳等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八识十名

  (名数)第八阿赖耶识之异名有十。见阿赖耶识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8】八识体别

  (术语)对八识体一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各各有别也。此为唯识宗之正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9】八识体一

  (杂语)对八识体别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悉为同一也。出于无性之摄论四卷,世亲之摄论三卷,为一类之菩萨所主张者,唯识宗之异义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0】八识五重

  (名数)法相宗之观门,就八识有五重唯识观之法,观万法唯识由浅至深为五重之观想也。见五重唯识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八识心王

  (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性相八识相异

  (术语)是在如来藏(即真如)为识体与否。相宗之八识,唯于有为法上立之,性宗入无为之真如于识中。如大乘义章,问曰:前六识,有所了别,故可名识,后阿陀那阿梨耶二识,云何名识?答了别有三:一,事相之了别,前六识也。二,妄相之了别,阿陀那识也。三,真实自体之了别,阿梨耶识是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12】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