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数)与六趣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故谓之六趣。法华经序品曰:“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法华玄义二曰:“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见六趣条。
(物名)我国习俗,于昏晚埋钱圹中为死者之用,谓之昏寓钱。日本效之谓之六道钱,然非佛经之说也。事物纪原九曰:“汉葬者有昏寓钱,谓昏晚埋钱于圹中,为死者之用也。”
(经名)八卷,吴康僧会译。如来往昔行菩萨道时之六波罗蜜行也。
(名数)六道中有胎卵湿化之四生,谓之六道四生。
(名数)十界中由第一地狱界至第六天界为六道。第七声闻界,第八缘觉界,第九菩萨界,第十佛界为四圣。法华玄义二曰:“十界谓六道四圣也。”
(术语)往生礼赞曰:“人间忪忪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如灯风中灭无期,忙忙六道无定趣。”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见六道条。
(名数)五道六道,开合不同,五道加阿修罗道,则为六道。智度论三十曰:“问曰:经说有五道。云何言六道?答曰:佛去久远,经法流传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或言五道或言六道。若说五者,于佛经回文说五。若说六者,于佛经回文说六。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义意,应有六道。”摄阿修罗道于五道内有二义:一唯摄于天趣,一摄于天趣鬼趣之二者。见唯识枢要下本。新译家多用五趣。
(名数)六地藏,六观音也。为六道所配之佛菩萨。
(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说六道相之偈颂也。与六趣轮回经类似。
(杂名)谓地藏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