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01 条与“善根”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善根

  (术语)身口意三业之善,固不可拔,谓之根。又善能生妙果,生余善,故谓之根。维摩经菩萨行品曰:“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注曰:“什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拔,乃名根也。”大集经十七曰:“善根者,所谓欲善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善根

  (术语)断无人身固有之善根也。起因果拨无之邪见时,初断善根,是极恶之人,比畜类亦劣。何则?畜类尚有生得之善根也。俱舍论十七曰:“恶业道中唯有止品圆满邪见,能断善根。”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善根

  (名数)对于三毒而立三善根:一无贪,二无嗔,三无痴。此三者皆为生无量善法之根本,故名善根。见集异门足论三。[囗@又]即施,慈,慧之三者。反于贪嗔痴之三者。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善根

  (名数)一不贪,二不嗔,三不痴。十住毗婆沙论一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智度论三十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法生增长。”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善根

  (术语)十魔之一。于所修之善法生贪着之心更不增进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善根

  (术语)少分之善根。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善根

  (名数)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加行法也。见加行位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8】善根

  (名数)小乘俱舍成实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法相宗于十回向之满位,生四种之善根。此乃小乘七方便中之后四方便,大乘法相宗五位中之第二加行位也。是正为见道之修行,故名加行。俱舍,成实,法相三宗,其行相各异。梵Kuśala-m&umacron;la。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9】三不善根

  (名数)贪嗔痴之三毒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智度论六曰:“闻三善则喜,闻三不善则不欢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0】三种善根

  (术语)布施,慈悲,智慧之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成实四善根

  (名数)成实宗不如俱舍宗别观四谛,直以无常观观察五蕴,生相似之涅槃智。其中分四品,下名煗法,中名顶法,上名忍法,上上名世第一法。见大乘义章十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大乘善根

  (术语)西方净土之德称也。谓大乘为成就善根功德之国界。依阿弥陀佛之本愿力生于其土者。自然成就作佛之善根功德也。净土论曰:“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3】法相四善根

  (名数)法相大乘于真唯识观之前加行,依明得定,明增定,印顺定,无间定之四定,而发四寻思四如实之观智,如其次第,为煗,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见四寻思观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4】俱舍四善根

  (名数)一煗法,总相念住后念所生之善根,名煗法。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之位也。煗者,圣火之前相,圣火譬见道之无漏智。其圣火将生之前相,略兆暖意之位也。入此位,虽退堕所得之煗法,或断善,造无间之业,堕于恶道,然流转不久,必到涅槃。二顶法,煗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名顶法。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也。顶者譬之山顶,山顶在进退之两际,此顶位在进退之中间,或有进而上于忍位者,上于忍,则无毕竟退堕者,愈进而入于见道,或退而下于煗位,或有造无间之业,而堕于地狱者,在如是进退之中间,故譬以山顶,名为顶法。又顶者人之顶也,如人身中最高胜者,以此顶位为退位中最高处故也(忍法已上更无退法)。功德假令退堕而堕于煗位或无间,然毕竟无如煗法之人断善根者。三忍法,生于顶之后念之善根,名为忍法。亦有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殊胜之位,故名忍。其下忍,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如前,至此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趣者。其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至其极留属于欲界苦谛下苦之一行相,谓之减缘减行。其上忍之位,观前所余苦谛下苦之一行相也。故上忍之位,仅为一刹那之间。至此忍位,则必无退堕忍法者,又无堕于恶趣者。四世第一法,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也,是为一刹那。故无下中上之三品,与上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也。世者以有漏法而名,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以之为最胜之法,故名世第一法。此住亦为一刹那。此位无间,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真正证悟胜谛,为圣者而离凡夫之生也。俱舍二十三曰:“煗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5】三品四善根

  (名数)声闻,独觉,佛三乘之善根也。此中声闻与部行独觉之二者,转于煗,顶,二善根已生之位,而得无上正觉也。彼若得忍,则无成佛之理,何则,彼已超脱恶趣故不能为利物化生往于恶趣也。煗顶忍之三者,转得为独觉,以彼不须利生之化用故也。其次麟角独觉与佛,于煗等四善,无移转之理,盖以彼由煗等善根乃至成菩提,而成一座故也。俱舍二十三曰:“转声闻种性,二成佛三余。麟角佛无转,一坐成觉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6】摄诸善根

  (经名)华手经之异名。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7】五种善根发相

  (名数)一、息道善根发相。数息观成,入定时,自心安悦,而发善根也。二、不净观善根发相。定中起不净观,舍爱着之所而发善根也。三、慈心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慈悲心,入深定,起清净之善根也。四、因缘观善根发相。于定中起正见,离断常之邪见,得法喜而起善根也。五、念佛善根发相。于定中念诸佛之功德相好等,发清净善根也。见坐禅法要。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8】入一切平等善根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见回向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9】善根方便所度无极经

  (经名)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之异名。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19】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