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名)蒙古青海西藏等處。皆謂僧爲喇嘛。
(流派)佛教之一派。唐時自印度入西藏,至今以西藏爲此教之中樞,並行于滿洲蒙古。有新舊二派,舊教衣紅,亦稱紅教,末流漸入妖妄。新教衣黃,亦稱黃教,明永樂間宗喀巴所創,清時認爲正教而保護之。其開宗之二大弟子曰達賴喇嘛,曰班禅額爾德尼,相傳化身轉世,輪回不已,參觀呼畢勒罕條。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爵秩有十數等,其最尊者曰國師,曰禅師。其次曰劄薩克大喇嘛,曰副劄薩克大喇嘛,曰劄薩克喇嘛。以上給印,余給劄符。其次曰大喇嘛,曰副喇嘛,曰閑散喇嘛,劄薩克喇嘛之徒,有德木齊格,思規格隆,班第等。”
(職位)Panchen-bl&amacron;ma,位在達賴喇嘛之次。見班禅額爾德尼項。
(職位)DalaiLama,達賴者,蒙古語,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語,Lama,勝者之義。爲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屬于黃衣派。爲禅定菩薩之化身,在主都剌薩。相承者,喇嘛死時,國內派人以奇瑞爲表征,求死喇嘛之轉生者,令嬰兒繼嗣。西藏新志中曰:“達賴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國所最尊崇者也。宗教上有無限威力,殆如歐洲之羅馬法王。土民以達賴爲保護國家,維持佛教,而出現世界代表佛陀者。其政治悉委之駐藏大臣,實不能專生殺與奪之權。按達賴雲者,蒙古語大海之意,謂智慧如大海也。藏語格樂瓦,皇帝至寶之意也。”又曰:“按達賴喇嘛爲宗喀巴之大弟子,班禅額爾德尼爲宗喀巴之二弟子。宗喀巴以明永樂十五年生于西甯衛。得道于西藏之噶爾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遺囑二大弟子世世以呼畢勒罕轉生,演大乘教。呼畢勒罕者,華言化身也。皆死不失其通,自知往生之所。其弟子辄迎立之。常在輪回,不昧本性。其所指爲呼畢勒罕者,不限于一地一族。一世二世出後藏。叁世出前藏。四世出蒙古。五世出前藏。六世出裏塘。宗喀巴經言:達賴六世,班禅七世後,不複再來。”
(衣服)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裝著袍子袈裟,戴僧帽。雖因服色而分教派,然有崇尚黃教之僧徒,爲紅色之服裝者。同一黃教,二種服色。蓋年老者用黃,年少者用紅,其習尚然也。其平素所著衣服,毫無異于常人。惟于儀式上服法衣。維西之僧徒,用闊袖長衣。雖嚴冬常露兩肘,帽子冬季戴平頂之方氎帽,夏季戴平頂之竹笠。”
(雜名)西藏新志中曰:“人民所最尊敬爲叁佛:達賴第,濟仲,第穆次之。”
(流派)喇嘛教育之年限甚長。管理極嚴。八歲入寺院之學校,檢查體格,使暗記古人格言。如是十二年,稱試驗生。由保證人介紹,登姓名于僧錄。給以銀徽章,使附袈裟。削發行宣示式,始得法名。更進而爲住職。又經十二年,課程漸次增高。學祈禱,習經,頻以問答論難試驗其修行之功效。若能解決問答論難各題,得列衆僧之前。但實行研究者甚少。不過循例舉行,視爲具文耳。諺雲:吃喇嘛之食,須具鐵颚。其難苦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