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梵语曰那落迦Naraka,泥犁Niraya等。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译义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为泥黎。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此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非是当相解其名义,若正解之言地狱者就处名也。地下牢狱,是其生处,故云地狱。”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法华文句四曰:“地狱此方语,胡称泥犁者,秦云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观无利,故云无有。”总之地狱有三类:一根本地狱,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也。二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也(此依俱舍论若依智度论则以八寒水八炎火为近边地狱)。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
(界名)六道之一。以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所生之道途故也。
(界名)十界之一。差别于其他九界而谓之界。
(异类)五趣之一。地狱为罪恶众生死后趣向之处,故云。
(术语)堕于地狱之业因也。法华文句四曰:“普曜曰:十恶堕地狱。”
(术语)七有之一。地狱之果报历然存在,故云地狱有。
(界名)见孤独地狱条。
(界名)狱卒以热铁丸。着于罪人口中,烧其唇舌,通彻入腹,无不燋烂。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界名)等活地狱之异名。罪人为苦所逼,作已死想,而冷风吹来更活起来。俱舍论曰:“等活地狱。”显宗论曰:“想地狱。”
(界名)阿鼻为地下之牢狱,故曰地狱。在此地下之最底,余大地狱重叠其上。见俱舍论世间品。止持音义曰:“阿鼻,此云无间。观佛三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阿鼻纵广八万由旬,一人多人皆遍满故。此五无间,乃造五逆业者报之。”
(界名)法苑珠林曰:“何名阿呼地狱?此诸众生受严切苦逼之状,叫唤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为阿呼地狱。”
(名数)八寒地狱及十六小地狱之外,有八热地狱,即八大地狱也。见地狱条。
(名数)对于八寒地狱而亦云八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八为无间地狱。此八大地狱重重竖立也。据俱舍论八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于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三众合地狱,众多苦具俱来逼身合党相害,故名众合。四号叫地狱,逼于众苦发悲号怨叫之声,故名号叫。五大叫地狱,逼于剧苦更发大哭声,故名大号叫。六炎热地狱,火随身起,炎炽周围,苦热难堪,故名炎热。七大热地狱,为热中之极,故名大热。八无间地狱,受苦无间,故名无间。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州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大捺落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七捺落迦,在无间上重累而住。其七者何?一者极热,二者炎热,三者大叫,四者号叫,五者众合,六者黑绳,七者等活。”智度论十六曰:“活大地狱,黑绳大地狱,合会大地狱,叫唤大地狱,大叫唤大地狱,大热地狱,大热大地狱,阿鼻大地狱。”显宗论十二之说,谓一想地狱,等活地狱也。罪人互怀毒想害,以毒爪相攫,又罪人被斫剌磨捣作已死想,然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起活,故名想地狱。二黑绳地狱,同前。三堆压地狱,即前众合地狱也,有大石山,罪人入其中,则堆压其身,故名堆压。四叫唤地狱,即前号叫地狱也。五大叫唤地狱,即前大叫唤地狱也。六烧炙地狱,即前炎热地狱也。七大烧炙地狱,即前大热地狱也。八无间地狱,同前。
(名数)以上八大地狱外,更有八处之寒地狱。依次横列者也。一頞部陀Arbuda,此云疱,极寒逼身身上生疱也。二尼刺部陀Nirarbuda,此云胞疱,严寒逼身身分疱裂也。三頞哳吒A&tdotblw;a&tdotblw;a,四矐矐婆Apapa,五虎虎婆Hah&amacron;dhara,此三者逼于寒而自口中发如是异声也。六嗢钵罗Utpala,此云青莲华,严寒逼迫,身分折裂如青莲也。七钵特摩Padma,此云红莲华,身分折裂如红莲华也。八摩诃钵特摩Mah&amacron;padma,此云大红莲华,身分折裂如大红莲华也。涅槃经十一曰:“八种寒水地狱:所谓阿波波地狱,阿吒吒地狱,阿罗罗地狱,阿婆婆地狱,优钵罗地狱,波头摩地狱,拘物头地狱,分陀利地狱。”智度论十六曰:“八寒冰地狱者:一名頞浮陀(少多有孔),二名尼罗浮陀(无孔),三名呵罗罗(寒颤声也),四名阿婆婆(亦患寒声),五名睺睺(亦是患寒声),六名沤波罗(此地狱外壁似青莲华也),七名波特摩(红莲华色罪人生中受苦也),八名摩诃波头摩。是为八。”八热八寒之原语,出名义大集二一四.五。
(名数)又作八寒冰地狱。在八热地狱傍之八处寒地狱也。见地狱条。
(名数)与八大地狱同。
(界名)作口业之恶者,所堕之地狱也。法苑珠林曰:“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往生要集上本曰:“瑜伽四云:从其口中拔出其舌,以百铁钉而张之,令无皱褶,如张牛皮。”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豺狼来啮罪人。
(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前活,故立等活名。”参照地狱条。
(图像)变者变现也。应机变现之地狱或极乐,谓之变相。
(杂名)地狱与天上也。圆觉经曰:“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传说)华严经随好品,说地狱中一有情由前生见闻华严经之功力,在地狱为佛光所照,直生兜率天而满足十地之行,得成佛之果,见三生成佛条。
(界名)别名众合地狱,八大地狱之第三。狱中有大石山压碎罪人之身者。
(界名)又曰孤地狱。非如八寒八热地狱之有定处,各人别业所感,独在虚空或山野等之地狱也。俱舍颂疏十曰:“如上所论十六地狱,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感,余孤地狱各别业招。或多或少,或二或一,所止差别多种,处处不定。或近江河山边旷野,或在地下空及余处。”
(界名)以寒风冰冻责罪之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一名呵罗罗,又名阿婆婆皆像其寒颤,声也。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热风吹扬热黑沙,燋烂人心者。
(界名)见黑绳项。
(界名)八寒地狱之第七。梵名钵特摩Padma,译曰红莲。为寒而皮肉分裂如红莲华也。瑜伽论四曰:“红莲那落迦,与此差别,过此青已,色变红赤。皮肤分裂,或十或多。故此那落迦,名曰红莲。”俱舍光记十一曰:“钵特摩,此云红莲华。严寒逼切,身变折裂,如红莲华。”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界名)地狱名。此地狱有铜镬,纵广四十由旬,中满盛火。下有十二轮,上有九十四火轮。诳惑邪命,谄曲作恶者,于命终时,身冷如冰。欲热时,狱卒罗刹,化作火车乘其上,现童男形,鼓舞至前。罪人见之,心生爱着,气绝命终,在火车上。支节燃火,身体燋散。狱卒唱活,应声还活。火车轹身十八返,身碎如尘。时天雨沸铜,遍洒身体,其人即还活。如是往返,上至汤际,下堕镬中,为火车所轹,一日一夜有九十亿生死。说见观佛三昧经五。
(界名)焦热地狱之异名。堕此地狱之罪人,为火所焚烧,故有此名。
(异名)煮于镬汤之地狱也。观佛三昧海经五说此地狱有十八镬,一一镬,纵广四十由旬,有七重之铁网,中满沸铁。五百罗刹,鼓大石炭以烧其铜镬,石火焰焰不灭。镬沸上涌如星,化成火轮,还入镬中。毁佛之禁戒,杀生啖肉,烧山野而伤害众生,及焚杀众生者,命终身心热,又冷如冰,欲得大温水而浴,及生于镬中,其身忽消烂,唯余骨在。又见于正法念经七,经律异相五十。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七。俱舍论八曰:“大极地狱。”同颂疏曰:“极热地狱。”
(界名)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经地狱品曰:“剑树地狱。”智度论十六曰:“剑林地狱。”见剑树地狱条。
(界名)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第十九地狱品曰:“久受苦已,乃出豺狼地狱,慞惶驰走,求自救护。宿罪所牵,不觉忽至剑树地狱。剑树地狱,纵横五百由旬,罪人入彼剑树林中,有大暴风,起吹剑树叶,堕其身上。着手手绝,着足足绝,身体头面,无不伤坏。”
(界名)八大地狱中之第六为炎热地狱,又云焦热地狱见。三界义。
(界名)与叫唤同。见八热地狱条。
(界名)见叫唤大叫唤项。参照地狱条附录。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术语)即地藏法也。
(界名)以热铁所造之地狱也。智度论十六曰:“热铁地狱,纵横百由旬,驱打驰走,足皆燋然。”
(名数)热地狱,寒地狱,孤独地狱之称。
(界名)见地狱条附录。
(名数)见地狱条。
(名数)一、光就居,人居此中相见即欲斗,泥犁中无兵,而自有兵相杀伤,无步数,又不死,其人长大,且以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即人间百三十五亿岁也。二、居虚倅略,此中一苦当前二十,其人入火中赤身出而相斗,以人间七千五百岁为一日,其寿二万岁(已下之狱中苦与日年寿之倍增皆此例也)。三、桑居都,其人常被火烧。四、楼,其人常居大火铁城中。五、房卒,于大深谷之火中烂烧而不死。六、草乌卑次,于高二千里广四千里之火城烂烧而不死。七、都卢难旦,大火铁贯其人,八、不卢半呼,常在火中炮炙。九、乌竟都,寒冷冻身。十、泥卢都。十一、乌略。十二、乌满。十三、乌籍。十四、乌呼。十五、须健居。十六、末都干直呼。十七、区逋途。十八、陈莫。见十八泥梨经。
(界名)八种地狱中之第三。即众合地狱也。
(界名)考信录二曰:“杂阿含经曰:食五辛人,触秽三宝,死堕屎粪地狱。出作野狐猪狗。若得人身,其体腥臭。”
(杂名)以地狱配于四洲也,东胜神洲与西牛货洲,有边地狱而无正地狱,南赡部洲有正边两地狱,北俱卢洲则两地狱皆无也。
(杂名)宗教家谓善人死后,当升天堂,受诸福乐。恶人则入地狱,受诸苦痛也。宋史曰:“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界名)十六游增地狱之一。有热铁丸,狱卒驱罪人令撮之,手足尽行烂坏。见三藏法数四十五。
(界名)八热地狱之一。梵云阿鼻旨Av&imacron;ci,造五逆罪之一者,即堕于此,一劫之间,受苦无间,故名无间地狱。无间有五种之义:一趣果无间,终此身直堕于彼无间隔也。二受苦无间,受苦无间断也。三时无间,一劫之间,相续而无间断也。四命无间,一劫之间,寿命无间断也。五身形无间,地狱纵横八万四千由旬,身形遍满之而无间隙也(此五义,大部补注以为成实论之说而引之,诸师皆效是,然成实论无此义,于五无间条下辩之)。成实论八曰:“次身受报,故名无间。”(成实论仅此一义耳)。俱舍论十一曰:“此赡部洲下过二万,有阿鼻旨大捺落迦,深广同前,谓各二万。故彼底去此四万踰缮那,以于其中受苦无间,非如余七捺迦受苦非恒,故名无间。(中略)有余师说,阿鼻旨中无乐间苦,故名无间。”
(界名)无间地狱之古译。以造无间业之人,不择何人而押收之故也。楞伽经三曰:“云何男子女人行五无间,不入无择地狱?”正法华经一曰:“其大光明照诸佛国,靡不周遍,至于无择大地狱中,上达三十三天。”
(界名)以五头铁叉分磔罪人之地狱。慧琳音义五十三曰:“经言,五叉者,地狱名也。以此铁叉分磔罪人身形,名为五叉地狱。”
(界名)梵名Tapana,八大地狱之第六。火随身起,热苦不堪,故曰炎热。见俱舍论世间品。
(术语)见死相条。
(界名)日日饮血之地狱。见地藏本愿经上地狱名号品。
(界名)八热八寒为大地狱。八大热一一各有十六小地狱,以一狱城之四面门外,各有炉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之四处也,是名十六游增地狱。八大热合为一百二十八游增。有罪业之众生游此,倍增苦恼,故曰游增。俱舍论十一曰:“十六增者,八捺落伽四面门外各有四所。(中略)四面各四增,故言皆十六。此是增上被刑害所,故说名增。本地狱中适被害已,重遭害故。”
(界名)八大热地狱之第三。见地狱条。
(界名)受苦之众生不堪阿鼻之苦而叫唤,故曰阿鼻唤。
(名数)同于八寒地狱。
(名数)智度论所说十六小地狱之八地狱也。见地狱条。
(名数)与八炎火地狱同。
(杂语)见大悲千手狱条。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五。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哭声,悲叫称怨,故名为大号叫。”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七。见焦热地狱条。
(界名)八大地狱之第五。智度论十六曰:“第四第五名叫唤大叫唤。”见地狱条。
(经名)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之异名。
(经名)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之异名。
(界名)无译名。瞿醯经下曰:“命终之后,堕噜罗婆地狱。”梵Raurava。
(术语)宗镜录九曰:“纂灵记云:京兆人,姓王失其名。原无戒行,曾未修善因,患病致死。为二人引至地狱,于地狱门前见一僧,云是地藏菩萨,乃使诵偈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夜摩天宫品,觉林菩萨之偈)。菩萨授经已,谓之曰:诵得此偈,能破地狱之苦。其人诵已,遂入见王。王问此人有何功德?答云:唯受得一四句偈。具说如上。王遂放逸,诵此偈时,当声至处,受苦之人,皆得解脱。”又谓无量寿经之“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文。汉朝玄通律师,破戒到阎魔厅。诵此文,阎魔礼拜。又法华经譬喻品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安处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又寿量品之“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为破地狱之文。又密咒圆因往生集有智炬如来心破地狱咒。陀罗尼也。
(经名)十八泥犁经之异名。
(名数)明郎瑛七修类稿,以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为十八重。六根六尘六识,不得其所。为十八重地狱。曲园杂纂引问地狱经云:十八王者。即主领十八地狱:一迦延,典泥犁。二屈遵,典刀山。三沸进寿,典沸沙。四沸屎,典沸屎。五迦世,典黑身。六[山*盖]嵯,典火车。七汤谓,典镬汤。八铁迦然,典铁床。九恶生,典[山*盖]山。十寒冰,经阙王名。十一毗迦,典剥皮。十二遥头,典畜生。十三提薄,典刀兵。十四夷大,典铁磨。十五悦头,典冰地狱。十六铁笧,经阙王名。十七名身,典蛆虫。十八观身,典烊铜。
(名数)智度论说十六游增地狱,以十六小地狱为八大地狱之眷属。论十六曰:“如是等种种八大地狱,复有十六小地狱为眷属。八寒冰八炎火,其中罪毒不可见闻。八炎火地狱者:一名炭坑,二名沸屎,三名烧林,四名剑林,五名刀道,六名铁剌林,七名碱河,八名铜橛,是为八。”
(界名)犯邪淫人所堕之处。智度论十七曰:“若犯邪淫,侵他妇女,贪受乐触,如是等种种因缘。堕铁剌林地狱中,剌树高一由旬,上有大毒蛇,化作善女身,唤此罪人:上来共汝作乐。狱卒驱之令上,剌皆向下贯剌罪人,身被剌害,入骨彻髓。既至树上,化女还复蛇身,破头入腰,处处穿穴。”
(界名)阿鼻之猛火烧人,故曰阿鼻焦热。
(名数)此八大地狱,各有十六副地狱,一大地狱之四门,各有煻煨增与尸粪增与锋刃增与烈河增之四处,合为十六处。八大地狱合之有一百二十八,是为罪人游履时增加之地狱,故名游增地狱。见俱舍论十一。
(名数)八寒八热之大地狱,各有四门,各门有四狱。各各附属十六地狱。堕于此之众生,转历诸所,而增其苦,故曰游增地狱。
(传说)毗奈耶杂事九曰:“佛记恶生王于七日后为猛火焚烧,堕在无间大地狱中。恶生闻之,大惧怖。苦母曰:如乞索婆罗门,入舍乞求,不得物时,欲使其家生种种不吉祥事。何况沙门乔答摩所有亲族,被王诛尽,宁无深重怨恨之言耶。随其恶心为咒诅耳。王若惧,则于后园中池水内造一柱楼,王应诣彼七日居住,日满后,方可入城。王便使造楼,将诸宫人及苦母升楼住。一夜过已,苦母白王言:大王,一夜已过,余六夜过,当共入城。如是二三乃至七日。苦母言今日安稳可共入城中。时四面忽云起。诸宫人相谓曰:庄严结束,可往城中。有一女以日光珠安偃枕上自严饰。云去天晴,日光忽现,照触宝珠便火出,烧其偃枕。猛炎上腾,即烧楼阁。诸宫人等四散驰走,恶生苦母皆被火烧,身皆烂熟,俱大号叫,便堕无间大地狱中,受诸极苦。”涅槃经二十曰:“阿阇世王,复于前路闻舍婆提毗流离王乘船入海遇火而死。”琉璃王经曰:“佛言诸比丘:彼琉璃王,肆意恶逆,罪盛乃尔。却后七日,有地狱火,当烧杀之,现世作罪便现世受。大使奏谶,怪与佛同。王大恐怖,乘船入海,冀得自免。停住海中,至七日期尽,水中则有自然火出。烧船及王,一时灰灭。”楞严经八曰:“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界名)根本地狱之八热各有十六游增。共为一百二十八。于此加根本之八热。而为一百三十六。见三界义。
(杂语)宝积经百十六曰:“一切业缘皆住实际,不来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无边无前无后故。是故舍利弗,若见犯重比丘不堕地狱,清净行者不入涅槃,如是比丘非应供非不应供,非尽漏非不尽漏,何以故?于诸法中住平等故。”是说实相观也。谓诸法之实相,以寂灭无相之故,无生死涅槃之假相也。
(传说)智度论十三云:舍利弗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行不净,三度为佛所呵,不改。遂生疮死,堕于大莲华地狱。杂宝藏经三。杂阿含经四十八。十诵律三十七亦见之。涅槃经二十曰:“瞿伽离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