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2本字典中找到 184 條與「多羅」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多羅

  (雜語)T&amacron;r&amacron;,又作呾啰。譯曰眼,眼瞳。蘇婆呼經下曰:“多羅,此雲妙目精。”大日經疏五曰:“多羅,是眼義。”不空罥索心咒王經中曰:“多羅,周雲瞳子。”梵語雜名曰:“眼睫砂吃刍缽呾啰。”演密鈔七曰:“呾啰,此譯雲眼。”[囗@又](植物)T&amacron;la,樹名。譯曰岸樹,高竦樹。玄應音義二曰:“多羅按西域記雲:其樹形如棕榈,極高者七八十尺,果熟則赤,如大石榴,人多食之。東印度界其樹最多。”慧苑音義上曰:“其形似棕榈樹也,體堅如鐵,葉長稠密,縱多時大雨其葉蔭處幹若屋下,又或翻爲高竦樹也。”此樹幹中斷,則不再生芽,依之而中譬比丘犯波羅夷之重罪。楞嚴經六曰:“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殒善根,無複知見。”俱舍論曰:“大師此中立如是喻,如多羅樹,若被斷頭,必不複能生長廣大,苾刍等犯重亦然。”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多羅

  (物名)Pattra葉。但傳說貝者葉之義,多羅(T&amacron;la)樹之葉,謂之貝多羅,叁藏之經典皆記之。多羅樹之形如棕榈,葉亦相似,或翻岸者,直然脫出之義欤。古師以之爲菩提樹者訛也。翻梵語曰:“貝多羅,譯曰脫也。”名義集叁曰:“多羅,舊雲貝多,此翻岸,如此方棕榈。”法顯傳曰:“菩薩前到貝多羅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而坐。”天臺戒經義疏上曰:“坐菩提樹下得道,因名道樹,亦曰思惟,梵音貝多也。”(誤也)參照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多羅

  (物名)P&amacron;tra,又作波多羅,波呾啰,缽呾羅,播怛啰,缽和羅,缽和蘭。略雲缽。比丘六物之一,飯器也。有泥鐵之二種,譯曰應器,又曰應量器,以體色量叁者皆應法故也,又以賢聖應受人之供養者用之也。玄應音義十四曰:“缽多羅,又雲波多羅,此雲薄。謂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歸傳二曰:“波呾啰,缽也。”玄應音義十叁曰:“缽和羅飯,獨證身誓經雲缽和蘭,亦梵言輕重耳,此譯雲自恣食也。”盂蘭盆經宗密疏曰:“缽和羅飯者缽中飯也,梵雲缽多羅,此雲應器。和字誤也,今時但雲缽者,略也。”六物圖曰:“二釋名者,梵雲缽多羅,此名應器。有雲:體量色叁皆應法故。若准章服儀雲:堪受供者用之名應器,故知缽是梵言,此方語簡省下二字。叁明體者。大要有二:泥及鐵也。五分律中用木缽犯偷蘭遮。僧祇雲:是外道標故,又受垢膩故。”參照缽盂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多羅

  (地名)山名。見補陀落迦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多羅

  (植物)其果如石榴,可食。玄應音義二十四曰:“華白而大,若捧兩手,果熟即赤,狀如石榴。生經百年方有華果,舊言貝多訛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多羅

  (植物)見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多羅

  (植物)其葉形恰如棕榈,幹燥之可以刻文字,內外經典皆用之。其法以錐雕之後之墨汁者南方之書法。北方則以竹筆蘸墨汁而書。西域記十一曰:“其葉長廣,其色光澤。諸國書寫,莫不探用。”(此貝多羅葉Pattra之略也,梵T&amacron;la-pattr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多羅

  (物名)切葉末以其本爲扇者。瑜伽倫記七上曰:“多羅掌者,西方有一樹,葉狀似棕榈,截去葉頭,但留其掌,亦得扇涼。”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多羅

  (術語)見刹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多羅

  (物名)見六物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1】多羅

  (術語)S&umacron;tra,又作修單羅,修妒路,修多闌,修單蘭多。以綖爲正翻。謂如以綖(線字同)貫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貫穿法義使不散失,故名之爲綖。其余經文謂爲契經,經本等者,義譯也。新作素怛纜,素呾纜,蘇多羅,蘇呾羅。譯綖或契經。綖之義如前。契經者,契于理,合于機,故曰契。貫穿法相,攝持所化,如經之于緯。故曰經。法華玄義八曰:“修多羅,或雲修單蘭多,或雲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釋不同。或言無翻,或言有翻。”此下就無翻而示含五義,故不可翻,一法本,亦雲出生。二微發,亦雲顯示。叁湧泉,四繩墨,五結鬘。就其有翻,亦舉五翻。一經,二契,叁法本,四綖,五善語教。此中取經之翻。華嚴探玄記一曰:“修多羅,或雲修妒路,或言素怛羅。此雲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合機故。經亦二義,謂貫穿法相故,攝持所化故。”大乘義章一曰:“修多羅者,中國之言,此方釋者,翻譯非二。或名經本,或複翻爲直說語言,或名契經,或翻名綖。人家所以翻爲經本,蓋依仁王百論故爾。如仁王中佛告大王,經本偈經乃至論義,一切皆如。以彼經中名修多羅爲經本故,人即執此用爲翻名。又百論中名其經本爲修妒路,或雲經本。人複執此定爲翻名,蓋乃隨義以名經體,非正翻名。本義有四:一理教相對,教爲理本,故名爲本。二就經中經論相對,經爲論本,故名爲本。(中略)此等乃是隨義傍翻,非正翻名,人複所以翻爲直說,依成實論故爲此釋。彼文說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人即執此以爲翻名,蓋乃是其辨釋之辭,非正翻名。诃梨跋摩作論,解釋十二部經,對彼只夜伽陀偈經,故指斥言修多羅者直說語言,如似說言熱者是火,豈是翻名。人複所以翻名契經,依增一阿含序故,便作此翻。彼言契經是第一藏,毗尼第二,毗昙第叁。明知契經是修多羅,又依雜心業品之文,彼文說言,斷律儀者如契經品,乃其所指是修多羅品,人即執此以爲翻名,斯乃隨義以名其經,非是翻名。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爲契。此既方言,何用私情種種圖度?若正相翻,名之爲綖。何以得知?今此且以叁門釋之:一准定方言,二以義解,叁以文證。准方言者,外國之人正名世人縫衣之綖爲修多羅,那得異翻。言義解者,諸法星羅,周散法界,所以次第顯理在世人不墜不失,良以聖教貫穿故爾。貫法之能如綖貫花,故名爲綖。言文證者,如律中如種種花散置案上,風吹則落。何以故?無綖貫故。如是種種名種種性種種家出家令佛法疾滅不久住。何以故?不以經教攝取法故。故目聖教以之爲綖。佛法如花,所被衆生叁業如案,造過非如風,滅法如花零落,若無言說記持彼法,法則隱滅,良以言教記持在世,人雖造過,法常不滅,以有此能,故說如綖。又雜心言修多羅者,名曰結鬘,能貫諸法。貫法猶是綖之義也。”玄應音義二十叁曰:“素怛纜,此譯雲綖。舊言修多羅,或雲修妒路,皆訛也。”義林章叁本曰:“雜心論雲:經有五義,謂出生,湧泉,顯示,繩墨,結鬘五義。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纜,此名契經。”大日經五曰:“四種蘇多羅,謂白黃赤黑。”同疏十五曰:“綖者,梵音名爲蘇呾纜。是連持衆德,令其不散,故名綖。”(大日經雲綖即系,非經意)。此修多羅有總別之二稱:總修多羅者,叁藏中之修多羅藏是也,該攝十二部經。別修多羅者,十二部經中之修多羅部經是也。是于總修多羅中,各以別義分開十一,直說法相。余不收于十一者,取總名而爲別名也。[囗@又](物名)真宗各派七條袈裟所用之組紐,名修多羅。是取綖之義也。梵S&umacron;tr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多羅

  (人名)Uttara,人名。譯曰上。百緣經五曰:“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其婦懷妊。滿足十月,生一男兒,端正殊妙,世所希有。父母歡喜,因爲立字,名優多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多羅

  (人名)又作優多梨。仙人名。釋迦之本生,嘗于過去住波羅捺國,求正道之念深,自剝身皮爲紙,折取身骨爲筆,以血和墨,聽受書寫婆羅門所誦之頌偈。見賢愚經一,菩薩本行經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4】多羅

  (雜語)譯曰雜色。見大日經疏九。又星名。寶星陀羅尼經四曰:“質多羅(唐言角宿)星生者,男女陰上當有厭子,爲性純直,而多愛欲,後歌舞。”[囗@又]天神名。在胎藏外金剛部。[囗@又]藥名。善見論十七曰:“質多羅是外國藥名。”[囗@又]山名。梵語雜名九曰:“質多羅山,譯曰種種。”梵Citr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5】阿跋多羅

  (雜語)Avat&amacron;ra,譯曰無上,入。楞伽經注曰:“阿跋多羅,華言無上,亦雲入。”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6】阿唎多羅

  (菩薩)&Amacron;rya-t&amacron;ra,觀音之別名。常略曰多羅觀音。見多羅觀音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7】多羅

  (雜語)多羅樹爲高大之樹,故凡形容物之高者曰八多羅樹。言有多羅樹八本之高也。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曰:“以赤旃檀作諸殿堂,叁十有二,高八多羅樹。”見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8】般若多羅

  (人名)Prajñ&amacron;t&amacron;ra,禅家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也。東天竺人。已得道,至南天竺香至國,度王之第叁子菩提多羅(後改爲菩提達磨)而付法。五燈會元(達磨章)曰:“路行跨水複逢羊,獨自棲棲暗渡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此四句偈爲達磨東來化益之谶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9】比目多羅

  (術語)見毗木瞿沙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0】達磨多羅

  (人名)Dhasmatr&amacron;ta,阿羅漢名。譯曰法救。有四人:一于佛滅後叁百年出世,作無常品等邬南那頌。俱舍論一曰:“大德法救無常品等。”同光記一曰:“達磨多羅,此雲法救。師涅槃後叁百年出世。”二于四百年出世,爲婆娑論四評家之一人,俱舍論中往往引之。叁于六百年出世,立漏隨增義之人。俱舍光記一曰:“至六百年達磨多羅,此雲法救。(中略)論主亦同彼釋。”四于千年出世,造雜心論之人。叁論玄義曰:“千年之間,有達磨多羅,以婆沙太博,四卷極略,更撰叁百五十偈足四卷,合六百偈。名爲雜心。”法華玄義作達磨郁多羅,譯曰法尚。見達磨郁多羅條。名義集一曰:“達磨俎(莊呂)羅多。”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1】多羅佛缽

  (器物)四天王供養釋迦牟尼佛之缽也。長水金剛纂要刊定記曰:“梵語缽多羅,此雲應量器。是過去維衛佛缽,龍王將在宮中供養。釋迦成道,龍王送至海水上。四天王欲取,化爲四缽,各得一缽,奉如來。如來受已,重疊四缽在左手,以右手以按之,合成一缽。”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2】多羅菩薩

  (菩薩)T&amacron;r&amacron;,是觀音院之一尊,即多羅觀音,蓮華部之部母也,觀音,有定慧之二德,毗俱胝主其慧德,多羅主定德。女性。從觀如來眼生,故雲眼觀音。又以人之愛者在于眼,故表愛而謂之眼。大日經曰:“彼右大稱名,聖者多羅尊。青白色相雜,中年女人狀。合掌持青蓮,圓光無不遍。晖發猶淨金,微笑鮮白衣。”大日經疏十曰:“如大本中有五百多羅尊,皆從觀音眼生,皆是阿彌陀姊妹叁昧也。”大日經疏五曰:“此是觀自在叁昧,故作女人像。多羅是眼義,青蓮佛是淨無垢義。以如是慈眼攝受群生,既不先時,亦不後時,故作中年女人像,不大老不大少也。(中略)其像合掌,掌中持此青蓮,如微笑形。通身圓光如淨金色,被服白衣。首有發髻作天髻形,不同大日髻冠也。”大方廣曼殊室利經曰:“多羅大悲者,一切之慈母,天人及樂叉無一非子者,故號世間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3】佛陀多羅

  (人名)Buddhatr&amacron;ta,佛馱多羅。叁藏法師名。譯曰覺救。見梁高僧傳叁。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4】弗若多羅

  (人名)Pu&ndotblw;yatara,比丘名。譯曰功德華。罽賓國人。譯十誦律。見梁僧傳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5】多羅

  (術語)(Mitra)譯曰善知識。朋友之義。玄應音義九曰:“彌多羅尼子,秦言善知識。”梵Maitr&amacron;ya&ndotblw;i。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6】多羅

  (術語)M&amacron;t&rdotblw;k&amacron;,論藏之別名。見摩怛理迦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7】多羅

  (衣服)袈裟名。見郁多羅僧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8】毗目多羅

  (術語)見毗目瞿沙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9】毗質多羅

  (雜語)Bicitra,譯曰善。大日經疏一曰:“此善字,梵雲毗質多羅。有端嚴義,種子義。譬如已得果實,複還種子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0】多羅

  (植物)多羅樹T&amacron;La者,多羅葉之樹,高木也,故譬物之高,辄曰七多羅樹,言比多羅樹高七倍也。法華經藥王品曰:“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智度論二曰:“千阿羅漢,聞是語已,升虛空高七多羅樹。”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1】蘇弗多羅

  (動物)Suputra,鳥名。譯曰善子。見本行集經五十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2】多羅

  (天名)Dh&rdotblw;tar&amacron;&sdotblw;&tdotblw;ra,四天王之一、持國天也。見四天王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3】多羅

  (衣服)見郁多羅僧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4】多羅

  (流派)Sautr&amacron;ntika,經量部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5】須涅多羅

  (異類)Sunetra,又作蘇泥怛羅。夜叉名。譯曰善眼。見孔雀王咒經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6】鴦掘多羅

  (地名)國名。飾宗記八末曰:“真谛部執疏雲:鴦掘多羅國,在摩竭陀國北,或雲鴦伽國。”(A&ndotabv;g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7】耶輸多羅

  (人名)Yaśodhar&amacron;,又作耶輸陀羅,耶戍達羅。譯曰持稱,持譽,具稱等。悉達太子之夫人,羅睺羅之母也。後隨摩诃波阇婆提出家,于法華得授記。密教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也。法華嘉祥疏一曰:“耶輸多羅,此雲名稱,諸女中有名稱也。”法華玄贊一曰:“耶戍達羅,此雲持譽。耶輸陀羅,訛也。形容美麗,近遠聞知生育羅睺,天人贊詠,故名持譽。譽,美稱也。(中略)未曾有經,須達拏經,瑞應經,皆雲羅睺是瞿姨之子。佛有叁夫人(雲雲)。”大日經疏五曰:“耶輸陀羅,譯雲持名稱者。”有部毗奈耶十八曰:“寶女耶輸陀羅,此雲持稱,亦雲具稱。”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8】伊羅多羅

  (異類)伊羅缽多羅之略,見堙羅那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9】多羅

  (衣服)見郁多羅僧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0】多羅

  (衣服)郁多羅僧伽之略。見郁多羅僧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1】多羅

  (衣服)Uttar&amacron;sa&ndotabv;ga,又作嗢多羅僧,優多羅僧,郁多羅僧伽,嗢怛羅僧伽等。袈裟名。叁衣之一。譯曰上衣。玄應音義十四曰:“郁多羅僧,或雲郁多羅僧伽,或雲優多羅僧,或作漚多羅僧亦猶梵言訛轉耳,此譯雲上著衣也。著謂與身相合,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以名焉。或雲覆左肩衣。”慧琳音義十五曰:“郁多羅伽,梵語僧衣名也。即七條袈裟,是叁衣之中常服衣也,亦名上衣。”瑜伽論二十五曰:“嗢怛羅僧伽。”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2】阿唎多羅

  (經名)阿唎多羅陀羅尼阿噜力品第十四,唐不空譯,一卷。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3】跋私弗多羅

  (流派)Vatsi-putra,犢子部之梵名。見犢子部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4】波利質多羅

  (植物)Paricitra,又曰波利質羅,波疑質姤。具名波利耶怛羅拘陀羅,忉利天上之樹名。譯言香遍樹,又稱曰天樹王。慧苑音義下曰:“波利質多羅,具雲波利耶怛羅拘陀羅,此雲香遍樹。謂此樹根莖枝葉華實皆能遍熏忉利天宮。”又曰:“波利,此曰遍也,亦曰周匝。質多羅,雲間錯莊嚴也。言此樹衆雜色花周匝嚴飾,或雲圓妙莊嚴也。”華嚴探玄記二十曰:“波利質多樹,正雲波唎耶怛羅拘毗陀羅,此雲香遍樹。謂此樹枝葉實一切皆香,故立此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5】波羅質多羅

  (植物)梵語,樹名,譯言圓生。法華稱爲天樹王。翻譯名義集引大經雲:叁十叁天,有波利質多羅樹,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葉四布五十由旬,其華開敷,香氣周遍五十由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6】波頗蜜多羅

  (人名)叁藏名。見波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7】常修多羅

  (流派)涅槃宗之異名也。涅槃經說涅槃常住之義,故名常修多羅,彼宗成于此經,故稱常修多羅宗。如雲涅槃宗。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8】辰那弗多羅

  (人名)Jinaputra,譯曰最勝子,唯識十大論師之一。見論識述記上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9】達磨郁多羅

  (人名)Dharmottara,阿羅漢名。玄義釋簽六曰:“達磨郁多羅者,此雲法尚,是阿羅漢。佛滅後八百年中于婆沙中取叁百偈以爲一部,名雜阿毗昙。”他處多作達磨多羅。見達磨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0】佛陀蜜多羅

  (人名)Buddhamitra,論師名。譯曰覺親。婆薮槃豆法師之師也。見婆薮槃豆法師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1】弗沙蜜多羅

  (人名)Puśyamitra,阿育王後四世之王也。問諸臣曰:我當作何等事,令我名可永留于世?諸臣答曰:先王阿育造八萬四千如來塔,名德傳于世,今王壞塔,則二人俱不朽矣。于是壞八萬四千塔,悉殺害比丘僧。見雜阿含經二十五。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2】毗摩質多羅

  (異類)Vimalacitra,新雲吠摩質呾利。阿修羅王之名。譯曰淨心,绮畫,寶飾等。娶幹闼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于帝釋,即帝釋之舅也。法華文句二曰:“毗摩質多,此雲淨心。亦雲種種疑,波海水出聲。名毗摩質多,即舍脂父也。觀佛叁昧雲:索幹闼婆女生舍脂,帝釋業力,令其父居七寶殿,納爲妻。”法華玄贊二曰:“梵雲吠摩質呾利,此雲绮畫,明文其身。或雲寶飾,用冠其服。雲毗摩質多羅,訛也。此爲最大,天帝釋之婦公,舍支之父也。說此因緣如宗輪疏。”二十唯識述記下曰:“吠摩質呾利王者,舊雲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者也。天帝釋設支夫人之父也。此雲绮飾,或雲彩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3】毗奢蜜多羅

  (人名)梵音Viśv&amacron;mitra,紀元前六世紀頃之人。釋尊幼年時師事之人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4】婆蹉富多羅

  (流派)犢子部之異名。見犢子部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5】婆利質多羅

  (植物)又作婆利質羅,婆疑質垢,婆利耶怛羅拘陀羅,婆唎耶呾羅拘毗陀羅。忉利天上之樹名。譯曰香遍樹。見波利質多羅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6】婆須蜜多羅

  (人名)與婆須蜜同。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7】奢利富多羅

  (人名)一作奢利補怛羅Ś&amacron;riputra,見舍利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8】舍利弗多羅

  (人名)奢利弗怛羅Ś&amacron;riputra,見舍利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9】多羅菩薩

  (菩薩)又曰多羅觀音。見多羅觀音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0】釋迦彌多羅

  (人名)獅子國人,譯曰能友。見華嚴持驗記。S&amacron;kyamitr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1】多羅王經

  (經名)大方等修多羅王經之略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2】伊羅缽多羅

  (異類)同醫羅缽咀羅龍王Er&amacron;pattra,見伊羅缽龍王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3】多羅摩納

  (人名)Uttaramanas,婆羅門名。譯曰上志。大梵志之貴族。見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4】多羅迦神

  (神名)天竺雪山神也。有禅法擁護之誓。梵Uttaraka。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5】多羅究留

  (界名)Uttarakuru,又作郁多羅鸠婁、郁多羅拘樓、郁多羅鸠留、郁怛羅究琉、郁怛羅越、郁單越、郁單曰、殟怛羅句嚧、殟怛羅矩噜、北拘盧、拘盧等。四大洲中,北方之大洲名。玄應音義十二曰:“郁單越或言郁怛羅越,或言郁多羅拘樓,或言郁多羅鸠留,正言郁怛羅究琉,此譯言高上作,謂高上于余方也。亦言勝,鸠琉此雲作,亦雲姓也。不詳何義立名。”同十八曰:“郁單曰,或言郁怛羅越。”同二十四曰:“俱盧洲此雲上勝,亦雲勝生。舊經中作郁單越。”華嚴疏鈔十叁上曰:“郁單越,此雲勝生。以定壽千歲衣食自然故。”起世因本經二曰:“有何因緣,說彼名曰郁多羅究留洲?諸此丘,其郁多羅究留洲,于四天下,比余叁洲,最上最妙最勝彼,故說郁多羅究留洲。郁多羅究留洲,隋言上作。”慧苑音義上曰:“郁單越。具正雲:殟怛羅句嚧。言殟怛羅者。此雲上也,勝也。句嚧所作也。謂彼洲人,于所作事,皆無我所,勝余叁洲故也。”西域記一曰:“北拘盧洲,舊曰郁單越,又曰鸠樓,訛也。”慧琳音義一曰:“殟怛羅矩嚧,此譯爲高勝。常受樂勝故爲名。古郁單越Uttravatti,或郁拘樓。”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6】多羅鸠留

  (地名)北大洲名。見郁多羅究留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7】多羅鸠婁

  (界名)見郁多羅究留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8】多羅拘樓

  (界名)見郁多羅究留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9】多羅僧伽

  (衣服)Uttar&amacron;sanga,上衣,大衣,七條衣也。飾宗記五末曰:“郁多羅僧伽,譯雲上著衣也。言于常所服中,最在其上故也。”見郁多羅僧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0】圓滿修多羅

  (術語)謂華嚴經也。修多羅,譯言經。此名經中自說。晉華嚴經五十五曰:“爾時如來,知諸衆生應受化者,而爲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又曰:“顯現自在力,演說圓滿經。無量諸衆生,悉受菩提記。”因而爲華嚴經之別稱,又華嚴天臺判教中立圓教之名皆依此文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1】跋私弗多羅

  (流派)亦作婆蘇富羅部,婆蹉富多羅部。梵音Vatsiputriy&amacron;&hdotblw;,譯曰犢子部,可住子部。見犢子部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2】波羅利弗多羅

  (地名)城名。見波吒厘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3】波羅頗密多羅

  (人名)見波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4】波吒厘弗多羅

  (地名)即波吒厘子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5】帛屍梨蜜多羅

  (人名)Srimitra,又作帛屍黎蜜多羅,西域叁藏名,譯曰吉友。梁高僧傳一曰:“帛屍黎蜜多羅,此雲吉友。”帛者應爲西域國名之略。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6】帛屍黎蜜多羅

  (人名)同帛屍梨蜜多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7】達磨多羅禅經

  (經名)二卷,東晉佛陀跋陀羅譯。說小乘之禅法。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8】多羅夜登陵舍

  (界名)譯曰叁十叁。天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9】伐阇羅弗多羅

  (羅漢)Vajraputra,十六羅漢之一。譯金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0】毗末羅蜜多羅

  (人名)Vimalamitra,論師名。譯曰無垢友。見西域記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1】毗世沙蜜多羅

  (人名)Viśe&sdotblw;amitra,成唯識論十大論師之一。譯曰勝友。見唯識述記一本。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2】多羅菩薩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賢譯。佛在香醉山爲五髻幹闼婆王說多羅菩薩之咒,及頌持者得生于極樂國。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3】鴦堀多羅阿含

  (經名)五阿含之一。見善見律毗娑沙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4】多羅菩薩曼荼羅

  (術語)大方廣曼殊室利經謂多羅菩薩曼荼羅,四方叁院。先于中胎畫釋迦牟尼佛,坐寶師子座,作說法相。右邊應畫觀自在菩薩,坐蓮華上,合掌瞻仰持白蓮華,身白紅色,嚴飾璎珞,首戴寶冠,左絡白神索。左邊畫金剛藏菩薩,左手持金剛杵,身淺綠色。(中略)于釋迦如來師子座下畫蓮華池。于其池中,有妙寶華,作赤光色,如紅玻璃,放大光明。其蓮華中坐多羅菩薩,左手持青蓮華,右手仰安臍上,如坐禅勢,眼亦如是,嚴飾璎珞,披紗縠朝霞衣,怡然而住(雲雲)。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5】富那曼陀弗多羅

  (人名)P&umacron;r&ndotblw;amaitr&amacron;yan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見富樓那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6】多羅菩薩梵贊

  (經名)一卷,趙宋施護譯。梵語之贊頌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7】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人名)見波頗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8】大方等修多羅王經

  (經名)一卷,元魏菩提流支譯。與大乘流轉所有經同本先出。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9】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經名)La&ndotabv;k&amacron;vat&amacron;ra-s&umacron;tra,四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爲本經叁譯中之最古者。楞伽者,山名,阿跋多羅者,入之義,佛入此山說法,故名入,新譯雲入楞伽經者是也。寶字乃譯人添加,因楞伽寶表經義之無上寶也。或言阿者,無也,跋多羅者,上也,阿跋多羅寶即無上寶也。華嚴疏鈔六十二曰:“經題雲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阿之言無,跋多羅雲上,寶即此方之言。”楞伽心玄義曰:“阿伐哆陀羅,此雲下入。以梵語中下入上入悉有別名,唯從上下入,別有此名,如入菩薩等。解四卷者翻爲無上,此甚訛也。勘諸梵本及十卷中,都無寶字,十卷中翻爲入者當名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0】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術語)Anuttara-samyak-sa&mdotabv;bodhi,佛智名。舊譯曰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維摩經佛國品肇注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叁藐叁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淨土論注曰:“佛所得法,名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阿爲無,耨多羅爲上,叁藐爲正,叁爲遍。菩提爲道,統而譯之,名爲無上正遍道。”新譯曰無上正等正覺。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法華玄贊二曰:“阿雲無,耨多羅雲上,叁雲正,藐雲等。又,叁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智度論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1】波頗蜜多羅叁藏五教

  (名數)一、四谛教,阿含經也。二、無相教,般若經也。叁、觀行教,華嚴經也。四、安樂教,涅槃經也,謂說常樂。五、守護教,大集經也,謂說守護正法。見華嚴玄談四。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2】薩達磨芬陀利修多羅

  (經名)是四譯之稱。新譯家之稱,爲薩達磨奔荼利迦素怛纜。法護譯言正法華經,羅什譯言妙法蓮華經。法華玄贊一曰:“梵雲薩達摩奔荼利迦素恒纜。薩者正妙之義,故法護雲正法華,羅什雲妙法蓮華。達摩法也,奔荼利迦者白蓮華也,西域呼白蓮華爲奔荼利迦,素恒纜者經義。”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3】觀自在多羅瑜伽念誦法

  (書名)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之異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4】補剌拏梅呾利曳尼弗多羅

  (人名)P&umacron;r&ndotblw;amaitr&amacron;ya&ndotblw;i-putra,比丘名。譯曰滿慈子。見富樓那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5】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經名)常略稱圓覺經。見圓覺經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6】金剛頂經多羅菩薩念誦法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多羅觀音之修法。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7】多羅菩薩一百八名陀羅尼經

  (經名)一卷,趙宋法天譯。多羅菩薩說一咒。自在天說一咒。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8】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羅

  (經名)Mah&amacron;vaipulyabuddha-ga&ndotblw;&ddotblw;avy&umacron;ha-s&umacron;tra,譯曰大方廣覺者雜華嚴飾經。即華嚴經之具名也。華嚴玄談九曰:“依今梵本,雲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羅,此雲大方廣佛雜華嚴飾經,今略雜飾字耳。”同鈔曰:“若別對者,摩诃言大,毗佛略雲方廣,勃陀雲覺者,即是佛字,略存梵音故。健拏言雜華,骠诃雲嚴飾,修多羅雲經。”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9】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論

  (書名)一卷,龍樹菩薩作。唐不空譯。常略曰菩提心論。乃真言宗十卷書之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0】修跋拏婆頗婆郁多摩因陀羅遮閱那修多羅

  (經名)Suvar&ndotblw;aprabh&amacron;o-ttamendrar&amacron;j&amacron;sutra,譯曰金光明帝王經。金光明玄義上曰:“真谛叁藏雲:修跋拏,此言金。婆頗婆,此言光。郁多摩,此言明。因陀羅,此言帝。遮閱那,此言王。修多羅,此言經。都雲金光明帝王經。”

當前只顯示前100個在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搜索結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100】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