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Sah&amacron;,又作沙诃,娑诃樓陀。新雲索诃。堪忍之義,因而譯曰忍土。此界衆生安忍于十界而不肯出離,故名爲忍。又諸菩薩行利樂時,堪受諸苦惱之義。又此界衆生有貪嗔癡等煩惱之過,衆生忍之,故名。又作雜惡。雜會。以是爲叁惡五趣雜會故也。此爲叁千大千世界之總名。一佛攝化之境土也。法華文句二曰:“娑婆,此翻忍,其土衆生安于十惡,不肯出離,從人名土,故稱爲忍。悲華經雲:雲何名娑婆?是諸衆生忍受叁毒及諸煩惱故名忍土,亦名雜會,九道共居故。”法華玄贊二曰:“梵雲索诃,此雲堪忍。諸菩薩等行利樂時,多諸怨嫉衆苦區惱,堪耐勞倦而忍受故,因以爲名。娑婆者訛也。(中略)是叁千大千世界,號爲娑婆世界。”探玄記四曰:“娑婆者此雲堪忍,悲華經雲:此中衆生貪嗔癡等過,梵王忍之,故爲名也。”西域記一曰:“索诃世界叁千大千國土,爲一佛化攝也,舊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訛。”玄應音義叁曰:“沙诃,又雲娑诃樓陀,或雲娑婆,皆訛也。正言索诃,此雲能忍,或雲堪忍,一言雜會世界。”
(植物)或雲婆婆草。此草甚柔軟,翻雲膩。
(術語)夢溪筆談曰:“夔峽湖湘人,凡禁咒語,末雲娑婆诃。叁合而爲些,即楚詞招魂所用些字。”翻譯名義曰:“娑婆,秦言一切。”與夢溪說異。參照蘇波诃條。
(天名)帝釋八異名之一。見釋提桓因條。
(衣服)見缽耽岚婆項。
(天名)主夜神也。見婆珊婆演底條。
(界名)Śuddh&amacron;v&amacron;sa,又作首陀婆,五淨居天也。智度論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淨居天。”玄應音義十九曰:“首陀娑婆,或雲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譯雲淨。娑婆此雲宮,亦言舍,或言處。即五淨居天是也。”
(真言)陀羅尼之末句,多有娑婆诃一語。秘藏記上曰:“娑婆诃:究竟義,驚覺義,成就義,散去義也。”此爲呼胎藏界大日如來功力之咒文。見娑婆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