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定受生死苦果之定業因也。此有善惡之二,善之定業,定受樂果,惡之定業,定受苦果。又善惡之定業,各有叁種,于造善惡業之生,直感苦樂之果,爲順現受業。隔一世而感其果,爲順生受業。隔二世以上而感其果,爲順後受業。已上皆爲定業中之差別,此外善惡皆有不定業之一種,業力微弱,不必感果也。因而通爲四業。[囗@又](術語)念佛四業之一。對于散業而言。坐禅入定而觀佛也。往生要集下曰:“定業謂坐禅入定觀佛。”
(術語)對于不定業而言。略稱爲定業。見定業條。
(術語)稱彌陀之名號也。以第十八願爲往生之正目而正爲其所誓故也。對于五念門中前叁後一之助業而言,觀經散善義曰:“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術語)順不定受業之略。
(雜語)文句記十曰:“若其機感厚,定業亦能轉。”惡之定業,雖必受苦果,若衆生之機,感佛菩薩爲厚,則以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不使受苦果也。理趣釋下曰:“心不猶豫能發淨信修行,則現世惡報及來生能轉定業,疾證無上菩提也。”
(經名)具名說妙法決定業障經,一卷,唐智嚴譯。稱贊大乘功德經之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