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三宝中之法宝也,又三法印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印智度论四十七曰:“于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印,法印即是宝印,宝印即是解脱门。复次三法印名为宝印三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怛多槃怛罗无上宝印。”宝悉地成佛陀罗尼经曰:“常住真如宝王大印。”[囗@又](术语)诸佛菩萨种种之印契,美称之而云宝印。[囗@又](印相)宝生印及菩萨印生财宝之宝形印,略称云宝印。[囗@又](术语)印佛之种子,真言等者云宝印。乌枢瑟摩经曰:“以莽度迦木刻其印,一内木印于苏蜜烧之,及出以印印山山碎,印海海竭。”[囗@又](譬喻)念佛之心印,坚固不坏,譬之国王之宝印也。观佛三昧经十观佛密行品云:“譬有贫人,依豪贵衣食。时有王子出游,执大宝瓶,瓶内藏王宝印。贫者诈来亲附,拏宝瓶逃走。王子觉之,使六大兵乘六黑象追之。持瓶人走入空野泽中,毒蛇自四面来,欲啮持瓶者。惶惧而东西驰走,见空泽中有一大树蓊郁,头戴宝瓶,攀树而上。时六兵疾驰至树下,贫人见而吞王宝,以手覆面。六黑象以鼻绞树倒之,贫人堕地,身体散坏,唯金印在宝瓶放光,毒蛇见光四散。佛告阿难:住于念佛者,心印不坏,亦复如是。”宗镜录九十五有释。
(物名)刻佛法僧宝四个篆字者。押于道场疏。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法之实相,又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灭之三法印,谓之宝印三昧。见智度论四十七。
(菩萨)维摩经同闻众之一。经注曰:“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宝之相。亦曰:手中有宝印。”又胎藏界地藏院之一尊。密号曰执契金刚,执事金刚。
(经名)二卷,唐不空译。略称大随求陀罗尼经、随求陀罗尼经、大随求经、随求经等。佛在大金刚须弥峰楼阁,集一切大众,放顶毫之光照十方一切佛刹说大神咒,名普遍光明。(中略)大随求陀罗尼。并说种种灵验之事。更有宝思惟译之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同本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