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于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于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爲對于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衆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無量壽經下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觀無量壽經曰:“願生彼國者,發叁種心,即便往生。”
(書名)叁卷,明雲棲袾宏輯。分九類。集錄往生人之事迹者。
(行事)念阿彌陀佛而願往生極樂之人之佛事也。
(書名)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之異名。又名淨土論。
(術語)謂以彌陀之願力自然往生于報土也。法爾爲自然及他力之義。
(術語)聖道門說即心成佛與即身成佛,淨土門說即得往生。言以信佛之因緣定直往生極樂也。而淨土門中亦有二解。淨土宗以爲異時之即,真宗以爲同時之即。異時者,來世往生極樂,于彼土住于不退轉之位也。同時者,信之一念時,現生住于正定聚不退轉之位也。無量壽經下曰:“諸有衆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阿彌陀經曰:“是人終時,心不轉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術語)行業有差別,故往生彌陀之淨土有九品。但九品之往生,常生于蓮華之中。
(術語)四種往生之一。言罪業深之人,臨終見地獄之猛火,而心狂亂,手握虛空,自身流汗七顛八倒者,聞善友之教,作十聲或一聲之念佛,而往生淨土也。
(術語)同于難思議往生。[囗@又]日本真宗所謂叁往生之一。謂真門自力之往生也。由自力念佛之因而往生于疑城胎宮者。其所稱之名號,與難思議往生之生因,雖無何等之異?而以其行之心爲自力故,與弘願他力之難思議往生不同。爲有此異,故省略議字而單雲難思往生。一字具略示褒貶也。是第二十願之誓,而阿彌陀經所說之往生也。
(術語)由彌陀大悲願力之回向,信心發得,入于念佛叁昧,一生造惡之凡夫身亦直往生于極樂也。或謂行口稱念佛,心念不亂,往生極樂。或謂以定善散善之回向而往生,皆以念佛爲本,故概稱往生彌陀佛國者,曰念佛往生。
(名數)善導法事贊上,有難思議往生樂,雙林樹下往生樂,難思往生樂之言,日本見真取此言于教行信證中,如其次第配于第十一(即第十八願之證益)、第十九、第二十之叁願,即由第十八願難思議之佛力得第十一願必至滅度難思議之益,是曰難思議往生,是爲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诠,故又雲大經往生。依第十九願修自力定散諸行者,如釋迦于拘屍那城雙林樹下入滅之化身佛,得生于極樂化土之利益,是名雙林樹下往生。是爲觀無量壽經一部之所诠,又曰觀經往生。依第二十願舍余行,專勵自力之念佛者,往生淨土,五百歲間胎藏于蓮華,不見聞叁寶,是雲難思往生,是爲彌陀經一部之所诠,故又曰彌陀經往生。
(名數)一正念往生,如阿彌陀經所說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亂往生,此人以一生惡業,地獄之猛火一時俱來逼苦,狂亂之時,遇善知識,作一聲或十聲之念佛,而往生極樂也。觀經下下品之所說是也。叁無記往生,此人既于平生發得歸命信心,故臨終時依過去之業因,雖心神衰弱而爲無記(非善非惡)不能念佛,而乘前之念佛必得往生也。四意念往生,若人臨終時,雖不出聲而稱佛,惟意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也。
(術語)對于念佛往生而言,謂信心獲得,由于宿善之開發,是爲宿善往生,不拘宿善之有無而依十念往生者,謂之念佛往生。
(書名)往生禮贊之講式也。
(書名)往生禮贊偈之略名。
(書名)與往生論同。
(術語)謂得一念歸念之信,必定往生彌陀淨土也。
(術語)死後往生極樂淨土也。
(術語)四種往生之一。
(書名)同淨土論。
(經名)同上。
(書名)二卷,日本叁論宗珍海撰。引稱贊淨土經觀無量壽經及起信論等說必定即生等之文,謂已雲決定,故不可猶豫,已雲即生,故非別時意,蓋衆生有出離之分,諸佛有引召之功,故凡愚願者即得往生雲。文中引淨影之無量壽經疏而祖述其說。
(術語)往生淨土所享受之樂,爲無量不可思議,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樂。又日本真宗所說叁往生之一。謂弘願他力之往生也。從他力回向之信心,得往生于彌陀之真實報土者,非凡夫言說思慮所及,故謂之難思議往生。是第十八願之誓,而大無量壽經所說之往生也。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使念佛之衆生往生西方淨土之願也。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衆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術語)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叁十五願。無量壽經上曰:“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其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複爲女像者,不取正覺。”
(經名)具名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別名普廣菩薩經,東晉帛屍梨蜜多羅譯。佛說灌頂經之第十一卷是也。
(書名)一卷,唐善導著,五部九帖之一。述爲願往生之禮贊。六時禮贊在此中。
(雜語)涉于叁世往生淨土之人。贊阿彌陀偈曰:“已生今生當生,亦然。”阿彌陀經曰:“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名數)無量壽經下說,于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當往生西方極樂,其諸小行之菩薩及小功德者,不可計也。而其往生者,不僅此土之菩薩複有十叁佛國百八十億乃至七百九十億之大菩薩衆,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計也。其十叁佛國者:一遠照佛國、二寶藏佛國、叁無量音佛國、四甘露味佛國、五龍勝佛國、六勝力佛國、七師子佛國、八離光垢佛國、九德首佛國、十妙德仙佛國、十一人王佛國、十二無上華佛國、十叁無畏佛國。此十叁佛國合此土之釋迦佛國則爲十四佛國。
(術語)法事贊所說極樂淨土叁種往生之一。往生極樂之化土也。雙樹林爲釋迦化身之涅槃。故明極樂之化土借之。
(書名)二卷,元魏昙鸾撰。注釋天親之淨土論。學徒稱曰論注。
(書名)一卷,宋遵式集。由無量壽經及稱贊淨土經等諸大乘經中采取而定往生淨土忏願之方式者。有十門。
(經名)九品往生阿彌陀叁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稱。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九品往生之差別且教陀羅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