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名)清净而无垢染也。又曰无漏。
(界名)南方无垢世界也。
(人名)维摩居士之翻名。旧作净名,新作无垢称。西域记七曰:“毗摩罗诘Vimalakirti,唐言无垢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垢,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
(术语)离垢地之异名。离垢地为菩萨第二地之名,又谓等觉之菩萨曰无垢地菩萨。四教仪五曰:“等觉位即是等觉性。若望菩萨名等觉佛,若望佛地名为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也。”
(术语)清净之法轮也。即说法是。
(人名)经中有数无垢女,一为维摩居士妻之名。见月上经。一为须达多婆罗门女之名,在母胎中闻佛说出生后至佛所变为男子。见无垢贤女经。一为舍婆提城优婆夷之名,问佛早起拂佛塔之功德。见无垢优婆夷问经。
(术语)维摩经曰:“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术语)璎珞经所说六忍之第五、等觉地之菩萨断除无明之惑染,于自性清净之心体安住不动之位也。因云无垢菩萨。
(术语)波斯匿王女之名。梵名维摩罗达。译曰离垢施,又曰无垢施。年始十二岁,容貌端正,时八大声闻八大菩萨皆被诘问。离垢施经曰:“城中波斯匿王有女,曰维摩罗达,晋言离垢施。”梵Vim&amacron;ladatt&amacron;。
(术语)梵名阿末罗Amala。译曰无垢识。旧译家以为第九识之称,新译家以为第八识净分之称,是不别立第九识故也。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二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同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之为第九识者非也。”
(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唯识论三曰:“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诸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述记三末曰:“唯无漏依,体性无垢,先名阿末罗识,或名阿摩罗识。古师立为第九识者,非也。”
(杂名)后夜由井中汲出为阏迦供用之水也。真言修行钞二曰:“终南山道宣云:后夜水未生虫,故云无垢水。”
(术语)以&DF-87A9;览字置于两眼,转肉眼为法眼,谓之无垢眼。大日经七曰:“安立无垢眼。”大疏四曰:“首中置百光遍照王,而以无垢眼观之。”同二十曰:“无垢,览字也。”
(衣服)袈裟之总名。言无烦恼之垢染也。释氏要览上曰:“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
(经名)说无垢称经之略名。玄奘译维摩经之经题也。
(术语)佛菩萨清净三昧之总称。三昧者禅定也。
(经名)离垢施经之异名。
(界名)龙女成佛之世界名。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经名)一卷,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大宝积经二十三,无垢施菩萨应辩会第三十三之异译。
(经名)六卷,玄奘所译之维摩经也。
(菩萨)胎藏界文殊院之尊。文殊师利菩萨之眷属。
(菩萨)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无垢光菩萨,密号曰离尘金刚。显文殊之空智,无垢而放光明。为三髻童子形,黄色,左持未敷莲,右捧宝钵,安于脐下,坐于赤莲。
(修法)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造塔灭罪之法也,陀罗尼中以阿弥陀佛为本尊。
(菩萨)又曰虚空无垢菩萨。在胎藏界虚空藏院虚空藏菩萨之左第一位,密号曰明彻金刚。主五大虚空藏之德,明星天子之本地也。见胎藏曼陀罗大钞五。
(经名)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转女身经之异译。
(界名)龙女成佛之净土名也。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杂语)大日经成就悉地品曰:“啰字为眼界,辉烛犹明灯。俯颈小低头,舌近于齶间。而以观心处,当心现等引。无姤妙清净,圆镜常现前。如是真实心,古佛所宣说。”
(经名)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
(菩萨)梵名Gagan&amacron;mala-vajradhara,又云虚空无垢执金刚。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二行东边第一位之菩萨也。密号曰离染金刚。形像为肉色,右手屈臂开肘仰掌侧,指端向右,左手竖掌,持一[月*古]杵,当左奶房。面向右方,坐赤莲华。印相为定慧内缚,舒二风,屈腕,即索印也。
(菩萨)维摩居士之尊称也。维摩诘Vimalakirti,译曰无垢称。优婆塞者,在家之信士也。威德与王者,尊称也。
(经名)一卷,唐弥陀山等译,劫毗罗城之战荼婆罗门,知七日后当命终,恐惧来见佛,佛敕使修理古塔,念诵神咒。因之命根增长,生于极乐国乃至成佛,遂广说造塔及咒法。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佛,住安乐世界,为观自在菩萨初说三十八吉祥如来之名号,次说吉祥天女之一百八名。为十二契讽称之,分十二段之曲谱。故云。
(经名)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睹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于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