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真理之绝众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三十曰:“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大乘义章二曰:“言无相者。释有两义:一就理彰名,理绝众相,故名无相。二就涅槃法相释,涅槃之法离十相,故曰无相。”维摩经不二法门品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同净影疏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止观一曰:“常境无相,常智无缘。”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曰:“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此无相有浅深二重,见有相条。
(人名)无相好之佛也,谓身不具三十二相而其德与佛等也。三论玄义曰:“天竺十六大国,方八千里,有向化之缘,并为委诚,龙树为无相佛。”付法藏传三优婆毱多称无相好佛。
(术语)见二空观条。
(术语)即无相空教也。岌师之三教,慧观,波颇蜜多,刘[乳-孚+虫]之五教中各指诸部般若经之所说为无相教,以对小乘经之有相教,法相宗以之为第二时空教,华严宗以之为空始教,天台宗以之为圆教,挟带通别二教之带教。
(术语)念佛四种业之一。观佛身上之空寂无相也。
(术语)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华严天台等谈真如随缘之宗,谓之性宗,法相三论不许真如随缘之宗,谓之相宗,此相宗中分为有空二者,立依他万法缘生非空之法相宗为有相宗,立依他万法缘生即空之三论宗为无相宗,是亦判教之一门也。选择集本曰:“且如有相宗,立三时教而判一代圣教,所谓有空中是也。如无相宗,立二藏教以判一代圣教,所谓菩萨藏声闻藏是也。”
(术语)见法身条附录。
(术语)涅槃经三十一曰:“是故涅槃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大乘同性经下曰:“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唯识论十曰:“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
(术语)实智无缘,则实相无相,于智有缘,不如于实体,则非实智。于相有相,非实智之境,则非实相也。往生论注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辅行一之五曰:“实相无相,无相亦无。实智无缘,无缘亦绝。”
(术语)三论以空理为宗,故有无相大乘之别称。
(人名)优婆毱多身虽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其功德与佛齐,故时人称为无相好佛。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阿育王经八曰:“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毱多无相佛,当作佛事。”
(人名)尊者优婆毱多,于佛灭后百年出世,为付法藏之第五祖,时人称其德曰无相好佛。谓身不具相好,而其德与佛等也,付法藏传三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为无相好佛。”
(术语)谓般若经之所说,三论之所宗。以彼说一切诸法,无相空寂,而无实体故也。唯识枢要上本曰:“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
(术语)对立相住心而言。观真如之理体观为非有非空,非非有非非空,四空绝,百非远,离一切之念虑思想也。
(术语)无相者即寂灭之义,菩提者自证而不从他得,故曰无相寂灭菩提。大日经具缘品偈曰:“坐无相菩提,真言势无比。”演密钞五曰:“寂灭者即无相义,但心自证不从他得,故无诸相。坐谓安处,即是处于寂灭道场,故法华云。诸法空为座,是也。”
(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见三三昧条。
(术语)一实之妙体,绝待不二而离诸虚妄之相,是曰一实无相。无方圆之相,如水之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
(术语)浑然而现一相,为无相之意。智度论二十七曰:“一相所谓无相。”
(术语)密教就有相无相有浅略深秘之二释。言其浅略之义,则凡夫所知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了易知,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如幻虚伪,自性即空,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言其深秘之释,则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为非色非形也。台宗圆教之圆空,妙空。毕竟空,第一空,与此第二释同。大日经供养法曰:“甚深无相法,劣慧所不解。为应彼等故,在有相说。”要略念诵经曰:“相无相甚深,少智所不能入。依无相说相,摄彼二种人。”凡密教之三本尊三密等皆有此有相无相之浅深二重也。彼宗,以无相一概为显教之浅义者,显密相对一往之义也。若于自宗言之,则尚以无相为深义,依此所引之经文可知。
(术语)谓诸法为因缘假和合,无一定之相也。
(经名)大方等无想经之异名。
(术语)见三三昧条。
(术语)见三三昧条。
(术语)袈裟之德名。出世之服,离有为世染之相,故曰无相,为生无漏福德之道衣,故曰福田。资持记下四之二曰:“无相福田者,出世无漏之福,离有为相故。”
(术语)三解脱之第二,与三三昧中无相三昧同。
(术语)禅门所传之戒,云无相心地戒。犹台宗之戒曰圆顿无作戒,密宗所传之戒曰秘密三摩耶戒,各以其家之宗义名之也。禅家以无相不可得之心地为戒体,戒相有梵网之十重四十八轻戒。
(术语)同无相无相解脱门。
(术语)重三解脱门之第二。见三三昧项中重三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