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詞典在線查詢

共在10本字典中找到 112 條與「次第」相關的內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詢結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次第

  (術語)四緣之一,新雲等無間緣,舊雲次第緣。見四緣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2】次第禅門

  (書名)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之異名。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3】次第乞食

  (術語)十二頭陀之一。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4】次第叁觀

  (術語)臺宗空假中叁觀有次第與圓融之二種。見叁觀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5】法界次第

  (書名)具名法界次第初門,六卷,隋智者撰。隨義理之次第而解釋法數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6】解結次第

  (雜語)楞嚴經攝論曰:“六結不同,一巾所造,第一第六,不成雜亂,則汝六根,亦複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諸結若存,是非蜂起,此結非彼,彼結非此,若結解除,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複如是。若欲除結,當于結心。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解結時,雲何同除?绾由次第,解亦次第,佛言:六根解除,亦複如是。”見圖。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7】次第

  (名數)四禅,四無色,及滅受想定(亦雲滅盡定),九種之禅定,不雜他心,次第自一定入于一定之法也:一、初禅次第定。二、二禅次第定。叁、叁禅次第定。四、四禅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禅天之根本定)。五、空處次第定。六、識處次第定。七、無所有處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已上名無色界四處之根本定)。九、滅受想次第定。止息一切心識之定,以是爲禅定之至極。智度論叁十一曰:“九次第定者:從初禅心起,次第入第二禅,不令余心得入,如是乃至滅受想定。問曰:余者亦有次第,何以但稱九次第?答曰:余功德皆有異心間生,故非次第。此中深心智慧利行者,自試其心,從一禅心起,次入二禅,不令異念得入。”同八十一曰:“入初禅,乃至過非想非無想處,入滅受想定,是名次第定。”又見大乘義章十叁,叁藏法數叁十四等。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8】義類次第

  (術語)法相宗釋叁時教判之語。釋尊所說之教法,不關年月之前後,由教義之淺深而判有空中之叁時也。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9】十八道次第

  (術語)見十八道條。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0】十妙生起次第

  (雜語)先言迹門十妙之次第。實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始于今,故居最初。既迷,故起惑。解理,故起智。智爲行之本,因智之目,而起行之足,目足及境之叁法爲乘,乘于此乘,入清涼池,登諸位。位住于何所。則住在叁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方界之機緣,來則必應,若趨機垂應,先以身輪之神通駭發之,見變通巳,堪于受道,即以口輪說法開導。既潤法雨,則禀教受道。而爲法之眷屬。行眷屬行,拔生死之本,開佛之知見,得大利益。見玄義二之二。次爲本門十妙。所以本因居初者,心由因而致果,果成故有國土。極果居國,即有照機。機感動,則應之而施化,施化則有神通。神通竟即說法,說法所被,即成眷屬。眷屬已度,則緣盡涅槃。故論壽命長短。長短之壽命,爲所作之利益。乃至佛滅度後正像等之利益也。見玄義七。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1】焰羅王供行法次第

  (書名)唐不空叁藏撰。說焰羅王之供養法者。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2】釋禅波羅蜜次第法門

  (書名)十卷,智者大師說,弟子法慎記,灌頂再治。天臺叁止觀中說漸次止觀者也,略雲禅波羅蜜。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13】大聖妙吉祥菩薩秘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

  (經名)一卷,唐菩提[口*栗]使譯。說八字文殊之修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13】個結果已顯示完畢,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