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1本字典中找到 276 条与“相应”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相应

  (术语)即契合之义。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演秘钞七曰:“相应字,泛指契合义。”然梵语有二:一欲吃多Yukta,谓事物之契合也。如心心所之相应是也。二瑜伽Yoga,或瑜只,谓契合于理也。如瑜伽论瑜伽宗之名及三密相应,境智相应是也(但欲吃多,瑜伽皆为梵语根Yuj之变化)。起信论曰:“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华严论曰:“一念相应一念佛,一日相应一日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相应

  (术语)四断之一。有漏八识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虽非染污,然为与烦恼相应而为染污之性也。故断其相应之惑时,则自心心所亦离染污之系也。谓之相应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相应

  (术语)心心所之异名。同时而起之一聚心心所,有五平等之义,故名相应法。一所依平等,谓心王依眼根则心所亦依眼根也。二所缘平等,谓心王缘青境则心所亦缘青境也。三行相平等,谓心王了解青色,则心所亦了解青色也。四时平等,谓心王此时起则心所亦此时起也。五事平等,谓心王其体为一个,则心所之体亦各为一个也。俱舍论四曰:“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相应

  (术语)二缚之一。心为与此相应而起之烦恼所系缚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相应

  (术语)见善恶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相应

  (术语)谓妄心与烦恼诸惑相应也。见唯识论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相应

  (术语)六因之一。心王与心所互相应,以心王为因,而起心所,以心所为因,而起心王,故彼此相应,名为相应因。其相应之义,心王与心所有平等之义五种也。是云五义平等。俱舍论六曰:“由五平等共相应义立相应因。”又曰:“唯心心所,是相应因。”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8】相应

  (流派)梵语瑜伽Yoga,译曰相应。真言宗之异名。彼宗以三密相应之旨为本,故曰瑜伽宗,又云相应宗。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9】相应

  (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见起信论。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0】相应

  (术语)见心不相应法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函盖相应

  (术语)彼此之二物能吻合者,譬如函与盖之相称。智度论二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净土论注上曰:“相应者,譬如函盖相称也。”大日经疏三曰:“须函盖相称,则授受皆得其宜。”玄义二上曰:“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解行相应

  (术语)解与行相应也。见解行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3】理智相应

  (术语)真如之理,与证此之智慧相应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4】三昧相应

  (术语)谓密教使道理与事实适应也。深密钞四曰:“三昧相应者,谓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三昧相应。若献黄赤,名不相应,香等类之。”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5】三密相应

  (术语)众生身语意之三密与法身佛之三密相应,融和而无隔历,父母所生之肉身,即为佛身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6】三业相应

  (术语)身口意一致无乖角也。如身为礼拜而意无敬重之念,则非三业相应。往生要集上末曰:“礼拜门者,是即三业相应之身业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7】三种相应

  (名数)依瑜伽论之意则以三种之相应,悉摄一切法。一境,二行,三果,此三者悉有相应之义而尽诸法。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瑜伽,此云相应。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相应。境谓一切所缘境,此境与心相应,故名境相应。行谓一切行,此行与理相应,故名行相应。果谓三乘圣果,此果位中诸功德法,更相符顺,故名果相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8】相应不善

  (术语)见善恶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9】相应无明

  (术语)依起信论之意,则业转现之三细为不相应无明,智相等之六粗为相应无明。三细者未有心王心所之差别,至六粗始生心王与心所之差别也。起信论曰:“言相应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谓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若依瑜伽唯识之意则意识为无明,与他之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五恶见之十曰根本烦恼),相应而起,谓之相应无明,于根本烦恼之中独起无明,谓之独头无明,又曰独行无明,不共无明。无明有发业润生之二大用,即依此无明也。见唯识述记五末,百法问答钞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0】心不相应

  (术语)心不相应行法之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1】相应

  (术语)谓一切之心所法也。是与心王相应俱起,故曰心相应。是有为法,故曰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2】一念相应

  (术语)(一)谓无间道金刚喻定相应之智,唯为一刹那也。大般若经三百九十三有曰:“从此无间以一刹那金刚喻定相应妙慧,永断一切烦恼所知二障,粗重习气相续,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觉。”又天台通教,以一念相应之慧,顿断残习,现带劣胜应身而成佛云。是等为于无间道,断尽最后一品习气之慧,名一念相应也。(二)谓与灵知自性之一念相应也。法华玄义二曰:“果即一念相应,大觉朗然,无上菩提为习果。”盖一念者,为灵知之自性。即始觉与彼本觉灵知之性,冥然不二,故曰一念相应。是等为佛果之理智冥合,不二之当体,名一念相应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3】相应

  (杂语)六染心之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4】不断相应

  (术语)六染心之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5】相应阿笈摩

  (经名)四阿含之一,即杂阿含也。旧云杂阿含,新云相应阿笈摩。经与伽他相应之义。毗那耶杂事三十九曰:“若经与伽他相应者,此即名为相应阿含摩,旧云杂者取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6】相应相可经

  (经名)佛说相应相可经,一卷,西晋法炬译。说善恶之人,各以类相聚。出单卷之杂阿含经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7】心不相应

  (术语)心不相应行法之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8】一念相应

  (术语)是定慧相应之一念,理智相应之一念,将成佛时之智慧也。智度论九十二曰:“住如金刚三昧,用一念相应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名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起信论曰:“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9】分别智相应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六粗中之智相也。依境界而智起,能分别世出世之法,故名分别智,此智与心相应,而染污心性,故名相应染。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0】寂静相应真言

  (真言)扇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中有纳磨(是归命意),莎缚诃等字,当知是修三摩地寂静相应真言也。”要略念诵经曰:“所谓初安唵字,后称所方言莎缚诃名扇底诃也。”此中纳磨与唵之相违,胎藏界为纳磨,金刚界为唵。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1】如实修行相应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2】五部相应数珠

  (杂语)摄真实经持念品谓佛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银玻璃种种诸宝。莲华部,莲子。羯磨部,种种间错杂色。瑜伽念诵经谓如来部,菩提子。金刚部,金刚子。宝部,金,珠。莲华部,莲子。羯磨部,杂宝间错。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3】现色不相应

  (术语)起信论所说六染心之一。五识中之现识,三细中之现相也。现识为现一切之色像即境界之相者,故名现色。生境界之相,犹为微细之根本无明分际,而未与心王心所相应而起(惟为心王),故名不相应染。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4】心不相应行法

  (术语)五法之一。见五法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5】大黑天供相应

  (术语)一以白米为相应物。如圣天供之浴油。念诵时以白米浴之,一咒为一度。相传是大黑天为炽盛光佛顶舍利法之本源。故以白米为舍利之当体,最相应也。二以盐为最上之供物。常供盐一杯。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6】二十四不相应

  (名数)俱舍宗立十四不相应法。而唯识宗分不相应法为二十四类。以假立色心心所之分位。如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弟、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是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7】能见心不相应

  (术语)六染心之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8】同时具足相应

  (术语)十玄门之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9】相应独头二无明

  (名数)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俱舍论唯识论谓无明与其余贪等五大惑共起为相应无明,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又云不共无明。起信论谓业转现三细之间无明独起,为独头无明,至于六粗与余惑相应而起为相应无明。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0】尸罗庄严具相应

  (术语)六种戒之一。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1】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真言)四摄菩萨真言也。参照四摄菩萨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2】佛摄相应经观自在仪轨

  (书名)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之略名。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42】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