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寺院之異名。爲精行者所居,故曰精舍。非精妙之謂。此名自祇園精舍而來。學林新編曰:“晉孝武幼奉佛法,立靜舍于殿門,引沙門居之。因此俗謂佛寺曰靜舍,亦曰精舍。”按漢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稱精舍。範書包鹹傳:鹹住東海,立精舍講授。黨锢傳:劉淑檀敷俱立精舍教授。姜肱傳:盜就精廬求見。注雲:精廬即精舍也。以此觀之,精舍本爲儒士設。晉時別居沙門,乃襲用其名焉耳。叁國志注引江表傳曰:于吉來吳,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療病。晉武以前道士,亦嘗襲精舍名矣。釋迦譜八曰:“息心所棲故曰精舍。”慧苑音義上曰:“藝文類曰: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爲精舍,由其精練行者之所居,故謂之精舍也。”名義集七曰:“靈佑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雲精舍。”
(名數)見精舍條。
(名數)智度論叁曰:“五山中有五精舍。”見五山條。[囗@又]一給孤獨園,在舍衛國。二鹫嶺,在摩揭陀國。叁狝猴池,在毗耶離國。四庵羅樹園,在毗耶離國。五竹林精舍,又名迦蘭陀竹園,在摩揭陀國王舍城傍。見叁藏法數二十四。
(寺名)大竹林精舍之略稱。見竹林精舍條。
(堂塔)即祇園精舍。見祇園及祇樹條附錄。
(堂塔)只陀園林須達精舍之略。涅槃經二十九曰:“時須達長者白舍利弗:大德!此大城(指舍衛城)外何處有地,不近不遠,多饒泉池,有好林樹,花果蔚茂,清淨閑豫,我當于中爲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弗曰:只陀(太子名)園林,不近不遠,(中略)此處最勝,可安立精舍雲雲。”
(堂塔)梵名Ve&ndotblw;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蘭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蘭陀長者歸佛以竹園奉佛而立精舍,是爲印度僧園之嚆矢。見迦蘭陀條。
(物名)祇園圖經曰:“無常院中有一堂,但以白銀爲飾。院有八鍾,四爲白銀,四爲頗梨。銀鍾在院之四角,起而置之。頗梨鍾在無常堂之四角。其頗梨鍾,形如腰鼓,鼻有一金毗侖,乘金獅子,手執白拂。病僧之氣(無常堂置病僧)將大漸時,從是金毗侖之口說無常苦空無我,手舉白拂,鍾即自鳴,音中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爲樂。病僧聞音,苦惱即除,得清涼之樂,如入叁昧,往生于淨土。(中略)銀鍾者帝釋所作,頗梨鍾者月天子所造,其聲所至百億世界,至佛滅度,二鍾上去,各還本土。”
(經名)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譯。佛在伽耶山文殊師利問佛菩提之義,後向諸天子說大乘法。與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伽耶山頂經,大乘伽耶山頂經同本異譯。
(故事)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師祇洹寺感通記雲:經律大明祇洹寺基趾,多雲八十頃地一百二十院。准約東西近有十裏,南北七百余步。只陀須達二人共造,成之已後,經二百年,被燒都盡。則當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于後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經于百年,被賊燒盡。經十叁年,有王六師迦者,依前重造。屋宇壯麗,皆寶壯嚴。一百年後,惡王壞之,爲殺人場。雲雲。”
(名數)舍婆提國有二處:一祇園精舍,二摩伽羅母堂。婆羅奈斯國有一處,鹿林中之精舍也。名梨師槃陀那。毗耶離國有二處:一摩诃槃,二狝猴池岸精舍。鸠睒彌國有一處,名劬師羅園。見智度論叁。
(物名)出祇園圖經。往生要集上本曰:“祇園寺無常堂四角,有頗梨鍾。鍾音中,亦說此偈。”見鍾條附錄。
(堂塔)釋氏要覽下曰:“西域傳雲:只桓西北角,日光沒處,爲無常院。若有病者,當安其中。意爲凡人內心貪著房舍衣缽道具,生戀著心,無厭背故。製此堂,令聞名見題悟一切法無彼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