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語)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斷惡法之心作用也。唯識論六曰:“勤謂精進,于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爲性,對治懈怠滿善爲業。”輔行二曰:“于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慈恩上生經疏下曰:“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升進不懈怠故。”華嚴大疏五曰:“精進,練心于法名之爲精,精心務達目之爲進。”維摩經佛國品曰:“精進是菩薩淨土。”案漢書,召屬縣長吏,選精進掾史。注:精明而進趣也。此爲精進二字之出處。
(術語)五根之一。
(譬喻)智慧譬箭,精進比弓。智度論十曰:“忍铠心堅固,精進弓力強。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
(譬喻)铠爲甲,叁種精進中之被甲精進也。法華經湧出品曰:“汝等當共一心被精進铠爲堅固意。”
(術語)五力之一。
(術語)見十信條。
(術語)十信之一。
(術語)精進行之害正道者。止觀八曰:“習魔精進,求名聞故。”
(術語)二種精進之一。見精進條附錄。
(術語)二種精進之一。見精進條。
(術語)八正道之一。
(名數)一身精進,如法致財而用于布施等。二心精進,斷悭貪等之惡心而不使得入也。見智度論八十。
(術語)見十種方便條。
(術語)見七覺分條。
(術語)二十二無減之一。見無減條。
(名數)一被甲精進,被菩薩大心之甲,不怖種種難行也。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而不倦也。叁利樂精進,勤化衆生而不倦也。見成唯識論九。
(術語)勇猛進修難行也。無量壽經上曰:“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法華經序品曰:“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于深山。”
(菩薩)位于金剛界曼荼羅外廓之南方。賢劫十六尊之一。亦名勇猛或大勇猛。梵名輸羅野。譯言勇猛。密號稱爲不退金剛。肉色。右持一股戟。左拳安于腰。
(術語)又曰勤波羅蜜。六波羅蜜之一。
(術語)四如意足之一。見四如意足條。
(雜語)傳心法要下:“問何者是精進?師雲:身心不起。是名第一牢強精進。才起心向外求者,名爲歌利王愛遊獵去。心不外遊,即是忍辱仙人。身心俱無,即是佛道。”
(菩薩)十波羅蜜菩薩之一。密號曰慧護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