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訪問繁體版(BIG5)

佛教词典在线查询

共在15本字典中找到 144 条与“罗汉”相关的内容
以下是【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的查询结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罗汉

  (术语)Arhat(N.sg.m.Arh&amacron;n),阿罗汉之略。小乘之极果也。见阿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罗汉

  (术语)Arh&amacron;ñ,小乘极悟之位名。一译杀贼。杀烦恼贼之意。二译应供。当受人天供养之意。三译不生。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之意。智度论三曰:“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破,是名阿罗汉。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复次,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是名阿罗汉。”又译曰应真,真人。法华文句一上曰:“阿颰经云应真,瑞应云真人。”四果之一。参照阿卢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罗汉

  (术语)大阿罗汉之略。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5】罗汉

  (仪式)供养五百罗汉之法会。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6】罗汉

  (仪式)讲赞五百罗汉之法会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7】罗汉

  (术语)悟位谓之果。以是为对于修行之因之结果也。阿罗汉为小乘之极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8】罗汉

  (术语)四向之一。不还之圣者,进断余残之烦恼而向于阿罗汉果者。见俱舍论二十四。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9】大阿罗汉

  (术语)阿罗汉中年长德高者。称为大阿罗汉。阿弥陀经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慈恩疏曰:“大者名称位高,善见律云:僧中功德极大者为大阿罗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0】二种罗汉

  (名数)一,时解脱罗汉。纯根之罗汉,待衣食住处师友等好缘具足,方证罗汉之机根也。二,不时解脱罗汉。利根之罗汉,不待衣食等事缘具足,自解法之道理,随时证罗汉之人也。见俱舍论二十五。[囗@又]一,慧解脱罗汉。但得慧障解脱,发得无漏地,即证涅槃之罗汉也。二,俱解脱罗汉,解脱慧障,定障亦解脱,于为定之极处之灭尽定,得出入自在者也。此人兼好事用之功德,故练习禅定,得种种之神通等也。见俱舍论二十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1】二种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2】九种罗汉

  (名数)称之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于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三护法也。三,死相,九无学中之第二思法也。四,住相,九无学中之第四安住法也。五,可进相,九无学中之第五堪达法也。六,不坏相,九无学中之第七不退也。八,不退相。九无学中之第六不动也。八,慧解脱,九无学中之第八慧解脱也。九,俱解脱,九无学中之第九俱解脱也(大乘义章十一本)。中阿含福田经之说:一,思法,是前俱舍之第三死相也。二,升进法,是第五可进相也。三,不动法,是前第七不退相也。四,退法,是前第一退相也。五,不退法,是前第六不坏相也。第六,护法,是前第二守相也。第七,住法,是前之住相也。第八,慧解脱,第九,俱解脱,此二者与前同(大乘义章十一本)。此九无学加十八有学称为二十七贤圣。见贤圣条附录。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3】六种罗汉

  (名数)一,退法罗汉。一旦得罗汉果,遇些恶缘,便退失所得者。二,思法罗汉,惧将退失所得之证果,恒思自害而入无余涅槃者。三,护法罗汉。于所得之证果,能自防护者。四,安住法罗汉。不退不进,安住于当位者。五,堪达法罗汉,能修练根而达于不动罗汉之性者。六,不动罗汉,根性最为殊胜,遇无论如何之逆缘,亦不动转所得之法者。见俱舍论二十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4】六种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5】罗汉比丘

  (术语)比丘为男僧之梵名,罗汉比丘者罗汉之男僧。别于菩萨之男僧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6】名字罗汉

  (术语)无罗汉之实,而昌罗汉之名者。法华经安乐行品曰:“破戒比丘,名字罗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7】七种罗汉

  (名数)于前六种罗汉,加不退罗汉之一也。是前之第六不动,有练根不动与本住不动二种。因而以练根者为不动,本住者为不退也。练根者,原为劣之五种,更加修练,而成不动种性者。本住者,为生就之不动种性,不要修练者。婆沙开之。正理俱舍合之。见俱舍论二十五。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8】三种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19】三种罗汉

  (名数)就修三种之四念处,而分三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共念处,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三,无疑解脱罗汉,修缘念处而破韦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于一切之外道而无所疑,故曰无疑,罗汉中之最胜也。见四教仪二。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0】十八罗汉

  (名数)此有二种:一,于前之十六加庆友尊者为第十七,加宾头卢尊者为第十八。然庆友为难提蜜多罗之译名,即法住记之说者,宾头卢即第一尊者之宝度罗跋啰隋阇。是由不知经典不解梵语而致此讹也。如洪觉范苏轼,亦依十八罗汉而为颂赞,何耶?(然则十八中前十六为贯休之实迹,他二者后人添加,轼不辨之。)清乾隆帝考证曰:“良由此土僧伽未能深通贝荚,展转传讹,博辨如轼,亦不免因人致误耳。”(引于罗汉图赞集)。二,蜀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为东坡之颂赞者。此于十六罗汉之前,加迦叶尊者,军徒钵叹尊者之二为十八,且记各尊之示神通灵感。是更不可解者(西藏所传有加佛母摩耶夫人与弥勒之图)。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1】十六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2】十六罗汉

  (名数)以宾头卢尊者为始。十六大阿罗汉,受佛敕,永住此世,济度众生者。其名字住处等,详于法住记。此法住记为佛灭后八百年中师子国(今之锡兰)阿罗汉难提蜜多罗尊者之说。记初,有“尊者告曰:汝等谛听,如来先己说法住经,今当为汝粗更宣说。”则原为佛说,彼惟述说耳。其名第一宾度罗跋罗惰阇尊者Pi&ndotblw;&ddotblw;olabharadv&amacron;ja(旧称宾头卢颇罗堕誓),第二迦诺迦伐蹉尊者Kanakavatsa,第三迦诺迦跋厘隋阇尊者Kanakabharadv&amacron;ja,第四苏频陀尊者Suvinda,第五诺距罗尊者Nakula,第六跋陀罗尊者Bhadra(一作跋陀婆罗,今诸寺之浴室,多安其像,其因由出楞严经),第七迦理迦尊者Karika,第八伐阇罗弗多罗尊者Vajraputra,第九戍博迦尊者Śvaka,第十半托迦尊者Panthaka,第十一啰怙罗尊者R&amacron;hula(旧称罗云),第十二那伽犀那尊者N&amacron;gasena,第十三因揭陀尊者I&ndotabv;gata,第十四伐那婆斯尊者Vanav&amacron;sin,第十五阿氏多尊者Ajita,第十六注荼半托迦尊者C&umacron;dapanthaka(Śuddhipanthaka)(一作朱利槃陀迦,即周利槃特之转音)。梁贯休,梦里感见其像而画之。宋之东坡,明之柴柏之,作赞。有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一卷,阇那崛多迦译,虽载宋苑文正公之序。然不入藏中。恐为唐代之作。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3】五百罗汉

  (名数)像器笺十四曰:“五百罗汉名,莫闻藏乘说。近有南宗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碑一卷刊布,亦不载本据矣。”案殆因佛灭后第一结集之五百罗汉或毗婆沙论结集之五百罗汉等数目而私举其名号耳。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4】五百罗汉

  (杂语)法苑珠林,记过去九十一劫有一婆罗门,好学广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罗汉是。又,尔时贾客五百众者,则五百罗汉是。今佛寺中每有五百罗汉。考之佛经,其说不一。盖佛既累次转生,此五百人者。亦累次转生,故所见非一也。余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5】云居罗汉

  (杂语)居于云上之罗汉,形容远超脱于俗界者。碧岩十一则着语曰:“也是云居罗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6】住法罗汉

  (术语)六种罗汉之一。中根之罗汉止住于所证之法不退不进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7】住果罗汉

  (术语)声闻乘之人,得涅槃果,安住于其果,无更进求佛道之心,谓之住果罗汉。罗汉者,声闻乘极果之名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8】不动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阿罗汉中根性最利,而不为烦恼所动乱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29】护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于自己所证之法,心生爱乐,而常护持者。不然,则有退失所得阿罗汉果之恐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0】慧解脱罗汉

  (术语)二种罗汉之一。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1】进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积功行,精进而将至不动阿罗汉之阿罗汉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2】六种阿罗汉

  (名数)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3】漏尽阿罗汉

  (术语)断尽一切烦恼而住于阿罗汉之位者。法华经序品曰:“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同方便品曰:“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4】七种阿罗汉

  (名数)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别为不动阿罗汉与不退阿罗汉之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5】千二百罗汉

  (名数)法华经之会座,成千二百之罗汉一类,于第三周之说法得授记,是常列于诸经首之千二百五十比丘也。方便品曰:“我等千二百及余求佛者。”又“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五百弟子授记品曰:“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6】思法阿罗汉

  (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7】退法阿罗汉

  (术语)六种阿罗汉之一。最钝根之罗汉,一旦证罗汉果后时逢恶缘退没自果者。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8】罗汉具德经

  (经名)佛说阿罗汉具德经,一卷,宋法贤译。是说百弟子之德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德者。与增一阿含经之弟子比丘尼品同本。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39】十六大阿罗汉

  (名数)即十六罗汉也。见罗汉条。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0】五百雁为五百罗汉

  (本生)报恩经四谓“昔有国王,欲得雁肉,使猎师捕雁。时有五百雁过虚空,雁王误落网中。猎师大喜,将取杀之,有一雁来悲鸣投于雁王。五百雁亦徘徊虚空不去。猎师见之,不忍杀雁王,放之使去,国王闻之断雁肉。尔时之王即今阿阇世王,雁王为佛,一雁为阿难,五百雁为五百罗汉也。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41】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名数)一舍戒,二不净,三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六妄语,七群党,八恶言,九狐疑,十恐惧,十一受余师及受胞胎。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的【41】个结果已显示完毕,您可以: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